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六上 2 草原 教案

    六上 2 草原 教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教学设计,共3页。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
    2.能说出从哪里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3.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积累:师生合作背诵第1自然段。(学生背诵写景的句子,教师背诵抒发感受的句子。)
    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同胞的热情与友好。
    板块二 合作共读,体味风情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1)创设情境:“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听!(课件播放《赛马》中万马奔腾的视频片段)
    (2)引发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2.师生共读,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与蒙古族同胞见面后动人的场景的?请大家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概括场面: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
    (3)合作交流: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板书。(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话别)
    3.扶放结合,感受人美。导学引路,细品“远迎”场面,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扶放结合,合作探究后三个场面,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细品“相见”“款待”“话别”场面,感受“蒙汉情深”。
    (1)场面一:远迎。
    ①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圈出重点字词,简要地写批注。(圈画“飞过来”“飞驰着”“飞过小丘”,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反复写“飞”,表现出蒙古族同胞喜迎远客的热情。)
    ②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
    ③课件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a.有感情地朗读:谁来读一读,尽量通过读再现当时的情景?
    b.再现情景: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c.思考:为什么说“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蒙古族同胞穿着各色的衣裳(这与彩虹的色彩相近),骑着飞驰的骏马,从弧形小丘上(这与彩虹的形状相似),向“我们”疾驰而来,这景象真“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作者将这种景象比作“彩虹”,生动鲜活,表现了蒙古族同胞迎客的热情与欢愉。
    d.启发交流:你什么时候才穿盛装?蒙古族同胞穿着节日的盛装来到几十里外迎接“我们”,这哪里只是朋友?这分明是久别重逢的亲人啊!(指名读,学生齐读)
    ④课件出示: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a.自读想象:自由朗读这两句话,想象“我们”与蒙古族同胞相遇时的情景,如果你在现场,会有什么感受?(在词语“远迎”前板书:热情)
    b.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引路”)
    c.带着激动的心情齐读。
    ⑤小结学法,合作学习:请大家先默读后三个场面,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然后圈画出最能表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词句,写写你的感受;再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将你的感受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试着通过朗读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相机板书“学法:默读→想象→圈画→写感受→交流→朗读”)
    ⑥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汇报成果,教师相机点拨。
    (2)场面二:相见。
    ①学生交流可以感受到主人热情好客的词句。(“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等)
    ②小组成员合作即兴表演,再现“相见”场面。
    ③教师随机分别采访“客人”和“主人”:刚才你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握住手不放呢?(在词语“相见”前板书:激情)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蒙古包外,主客双方尽管语言不同,但那握住不放的手所传递出的饱含热烈情感的心意,体现的是民族团结互助。
    (3)场面三:款待。
    ①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交流可以感受到主人热情好客的词句。(用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招待客人、多次敬酒、齐声歌唱等)
    ②课件出示图片:蒙古包、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青稞酒、哈达等。
    ③相机理解“拘束”,引导:大家语言不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可大家坐在一起为什么“一点儿不拘束”?(虽然大家语言不同,但民族团结互助的情谊是相通的,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只局限于语言互动。)(在词语“款待”前板书:盛情)
    ④再现盛情。(课件出示“歌舞”“套马”“摔跤”等体现民俗风情的图片)
    (4)场面四:话别。
    ①学生找出相应的句子,理解交流“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板书: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②“天涯碧草”又指什么?(“天涯”,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蒙古族同胞所居住的区域,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草原。)
    ③回顾全文:“蒙汉情深”体现在哪儿?
    “我们”访问陈巴尔虎旗,草原同胞远道欢迎;主客相见,互相握手、问候、敬酒等,双方亲如一家;临别时,主客在夕阳下话别,话语绵绵,难舍难分。
    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全文的中心句)
    ⑤个性表达: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即将离别的我们手牵着手,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这一幕似曾相识,生活中,我们都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和同学们说说吧。(自由交流)
    ⑥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在词语“话别”前板书:深情)
    板块三 整合全文,习得写法
    1.尽情朗读:请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读的片段尽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整合升华:作者先写草原风光,再写蒙古族同胞。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什么?(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对蒙古族同胞的热爱)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小结:是的,内蒙古大草原的景是美的,蒙古族同胞更是可爱的,他们热情好客,性格豪放,能歌善舞。老舍先生短短的一次访问,既增进了蒙汉两族同胞的情谊,也让读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美丽的大草原。
    板块四 再现风情,拓展阅读
    1.情景再现:播放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美文荐读: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希望同学们课后带着美丽的心情,带着美好的向往,去阅读艾平的散文集《聆听草原》;你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读书笔记,运用写景融情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教学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 草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 草原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草原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走进文本,质疑解答,赏读课文,引导探究,深读悟情,感受人情,升华情感,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