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健康生活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0 健康生活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健康生活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
一、单选题
1.(2022八下·建湖期中)下列关于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等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人体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的
D.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2.(2022八下·建湖期中)新冠肺炎大流行给人类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请结合图例用传染病和免疫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传染病角度看,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属于甲图中的C
B.我们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等做法,主要是针对甲图中的B采取的防控措施。
C.从防控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对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起到的作用是保护A
D.新冠病毒结构简单,可独立生活
3.(2022八下·高港月考)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感染,其原因是( )
A.患者的第一道防线受到破坏 B.患者的第二道防线受到破坏
C.患者的第三道防线受到破坏 D.患者的三道防线均受到破坏
4.(2022八下·高港月考)各种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是(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5.(2022八下·高港月考)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特点的是( )
A.后天防御 B.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
C.人出生以后产生的 D.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6.(2022·泗阳模拟)众所周知,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消除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70多个新冠肺炎疫苗研发项目,当新冠肺炎疫苗投入使用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新冠肺炎疫苗预防新冠肺炎属于特异性免疫
B.人体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体
C.人体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
D.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7.(2022·泗阳模拟)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与此免疫属于同一防线的是( )
A.接种新冠疫苗预防新冠肺炎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8.(2022八下·高港月考)下列有关急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动为急救车让行,搭建生命通道
B.当有人昏迷时,应用力摇晃唤醒昏迷者
C.发现煤气泄漏需立即开灯查找泄漏处
D.动脉出血时应立即在伤口远心端止血
9.(2022八下·沛县月考)在我国,传染病专家不幸感染“非典”,他冒险尝试将已愈非典病人的血清注入自己身体内,从而成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已愈病人的血清相当于( )
A.传染病 B.病原体 C.抗原 D.抗体
10.(2022·泗阳模拟)新冠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久,采用紫外灯照射、喷洒消毒液、高温消毒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防范。这些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杀灭病原体
11.(2022八下·沛县月考)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不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传染病患者及早诊断
B.将因禽流感病死的鸡深埋或焚烧
C.保持环境卫生
D.发现传染病患者早报告
12.(2022·泗阳模拟)科学家在研究结核病时,利用小白鼠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组别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小白鼠
注射脱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注射强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乙组小白鼠
不注射脱毒结核菌
没有患结核病
注射强毒结核菌
患结核病
(1)乙组小白鼠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
A.实验 B.对照
(2)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____。
A.传染源 B.病原体
(3)该实验中强毒结核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
A.寄生 B.共生
(4)甲组第二次处理后没有患结核病是因为体内产生了____。
A.抗原 B.抗体
(5)甲组形成的免疫是____。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13.(2022·泗阳模拟)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A.夜盲症 B.贫血 C.脚癣 D.近视
14.(2022八下·高港月考)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血友病 B.血吸虫病 C.狂犬病 D.艾滋病
15.(2022·泗阳模拟)分析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传染病传播过程中的( )
A.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染源 D.患病人群、传染源、易感人群
16.(2022·泗阳模拟)“世纪瘟疫”艾滋病,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是易感人群。图8“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宣传画中,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高毒感染者共用游泳池,不会得艾滋病
B.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桌吃饭不会得艾滋病
C.与艾滋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不会得艾滋病
D.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2022·苏州) 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流行。对于新冠病毒,科学家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很多,目前已知有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传播方式。新冠病毒的结构极不稳定,在传播过程中不停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毒株或许毒性相对减弱,但传染能力却更强。
想要尽快控制住新冠疫情,需要通过核酸检测尽早发现新冠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早隔离、早治疗。核酸检测有扩增病毒基因片段的过程,这样即便检测样本中病毒较少,核酸仍可通过扩增检测出来。但该过程获得结果所需时间较长。抗原检测(检测步骤如图)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的抗原,即病毒蛋白质,从而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冠病毒。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可以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相对较低,不能替代核酸检测。
另外,接种疫苗也是应对新冠疫情的重要措施。疫情期间,做好少出门、不聚集、勤洗手、出门戴口罩等基本防疫措施,合理膳食,积极运动,我们终将战胜新冠!
17. 下列不属于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的是( )
A.空气传播 B.气溶胶传播 C.接触传播 D.饮用水传播
18. 从阿尔法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从未停止过变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寄生环境多样性
19.如图为新冠病毒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小,结构简单 B.能寄生在活的细胞内
C.可自己制造有机物 D.核酸检测的是结构①
20. 有关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检测时应尽量保持一米距离
B.抗原检测不能完全替代核酸检测
C.抗原检测利用了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原理
D.两种检测的目的都是为尽快找出传染源
21.下列有关新冠肺炎疫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在免疫学上属于一种抗体
B.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C.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能使人体产生更多抗原
D.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人体将对多种肺炎具有免疫力
22.(2022·泗阳模拟)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A.胸腺 B.胰腺 C.扁桃体 D.骨髓
23.(2022八下·高港月考)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是( )
A.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B.消毒杀菌
C.对传染病患者集中治疗 D.接种疫苗
24.(2022·泗阳模拟)下列哪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的风险( )
A.冠心病、癌症 B.近视眼、色盲
C.糖尿病,先天性聋哑 D.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25.(2022·泗阳模拟)近年我县成功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的复验,在创卫复验活动中,全县上下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洁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卫生大扫除最主要的作用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和C
26.(2022八下·沛县月考)禽流感爆发时,病死的鸡鸭属于 (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27.(2022八下·高港月考)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主要原因是( )
A.第一道防线受到破坏 B.第二道防线受到破坏
C.第三道防线受到破坏 D.三道道防线均受到破坏
28.(2022·泗阳模拟)在打篮球的过程中,一位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慢。首先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
A.用指压法在远心端压住 B.用止血带在近心端捆住
C.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D.赶紧送医院
29.(2022八下·建湖期中)下列关于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
C.吸烟能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D.吸毒会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30.(2022·泗阳模拟)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放松自己应选用的较好方法是( )
A.大哭一场 B.吸烟 C.玩电子游戏 D.户外运动
31.(2022八下·建湖期中)下列有关用药和急救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B.处方药必须按照医嘱服用
C.对于被毒蛇咬伤的人,要立即扎紧伤口的远心端
D.人工呼吸前应确保呼吸道畅通
32.(2022八下·淮安期中)截至目前4月6日,香港有11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没有接种疫苗的病死率是3.2%,接种一针的病死率是0.96%,接种两针的病死率是0.14%,接种三针的病死率是0.03%,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种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都是
33.(2022八下·沛县月考)如图生动形象的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及相关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病毒起抗原作用
B.该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
C.该免疫细胞会产生抵抗病毒的抗体
D.该免疫细胞能够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
34.(2022·泗阳模拟)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____传染病,引起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____。( )
A.消化道 病毒 B.消化道 寄生虫
C.血液 寄生虫 D.体表 细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皮肤和黏膜组成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还有杀菌作用,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生来有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C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
防线
构成
功能
类别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阻止或杀死病菌,消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溶解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答案】B
【解析】【解答】A.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属于甲图中的A传染源,A不符合题意。
B.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勤洗手、戴口罩、常消毒等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对应甲图中的B传播途径,B符合题意。
C.注射疫苗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从防控措施分析,接种疫苗对控制新冠肺炎的流行起到的作用是保护C易感人群,C不符合题意。
D.新冠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3.【答案】A
【解析】【解答】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所以,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感染,是因为它们的第一道防线收到破坏,A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的三道防线,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人体的三道防线是: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
第三代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4.【答案】D
【解析】【解答】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可见A、B、C都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概念和环节,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各种传染病能够流行起来,必须具备的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
5.【答案】B
【解析】【解答】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可见A、C、D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为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
6.【答案】B
【解析】【解答】A.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故接种新冠疫苗产生的免疫能力属于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B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抗原是能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人体接种疫苗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故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接种的新冠肺炎疫苗能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如:患过麻疹的人,体内就产生了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抗体.抗体把麻疹病毒消灭后,自己则留在人体内,当新的麻疹病毒再次侵染该人体时,存在于该人体内的抗体就会将麻疹病毒消灭掉,使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了.还有“抗病毒血清”也是属于抗体。又如:注射疫苗后,体内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7.【答案】C
【解析】【解答】AD.接种新冠疫苗预防新冠肺炎、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都属于第三道防线,AD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B不符合题意。
C.泪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人体呼吸道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8.【答案】A
【解析】【解答】A、主动为急救车让行,搭建生命通道,A说法正确。
B、当有人昏迷时,不能随意用力摇晃昏迷者,特别是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如突发心梗的病人,B说法错误。
C、发现煤气泄漏,不应该立即开灯,燃气遇到火花会发生爆炸,C说法错误。
D、动脉是由心脏送往全身各处的血管,所以,出血时应立即在伤口近心端止血,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急救的相关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并能达到学以致用,对于血管出血的处理方法如下: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做人工呼吸时,首先要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让被救者仰卧,必须先清除口鼻内的泥土、血块、吸进的水,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再捏住被救者鼻孔,然后进行口对口的吹气。
9.【答案】D
【解析】【解答】由于“非典”病毒的侵入,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了抗体,抗体存在于血清中,因此“非典”已愈病人的血清中含有抵抗非典病毒的抗体,所以已愈病人的血清相当于抗体。
故答案为:D。
【分析】抗原: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或异物),叫做抗原.又如:注射的“疫苗”和“类病毒”以及“移植的器官”也是属于抗原。
抗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体存在于人体血清中。如:患过麻疹的人,体内就产生了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抗体.抗体把麻疹病毒消灭后,自己则留在人体内,当新的麻疹病毒再次侵染该人体时,存在于该人体内的抗体就会将麻疹病毒消灭掉,使患过麻疹的人以后不再患麻疹了.还有“抗病毒血清”也是属于抗体。又如:注射疫苗后,体内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
10.【答案】B
【解析】【解答】新冠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久,可以采用紫外灯照射、喷洒消毒液、高温消毒等方式进行有效防范,这些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答】AD.传染病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都有利于控制病原体,故属于控制传染源,AD不符合题意。
B.“将因禽流感病死的鸡深埋或焚烧”是将鸡体内的病原体隔绝或杀死,故属于控制传染源,B不符合题意。
C.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好环境消毒、消灭媒介生物,加强检疫,封锁交通,可以有效的切断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2.【答案】(1)B
(2)B
(3)A
(4)B
(5)B
【解析】【解答】(1)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结核菌,甲组注射了脱毒结核菌为实验组,乙组未注射,起到对照作用,因此为对照组。
故答案为:B。
(2)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强毒结核菌能使实验中小白鼠患病,因此,乙组中强毒结核菌在传染病中属于病原体。
故答案为:B。
(3)细菌的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必须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这种生活方式为异养,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有的细菌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营腐生生活;有些细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强毒结核菌属于细菌,从活的动物体内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
故答案为:A。
(4)题干中甲组小白鼠在第一次注射脱毒结核菌,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度结核菌后,由于体内具有了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可以抵抗该病菌,表现为无症状。
故答案为:B。
(5)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说明在脱毒结核菌(抗原)的刺激下小白鼠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可利用脱毒结核菌作为疫苗预防结核病)。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过程一般先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做出正确的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13.【答案】C
【解析】【解答】A.夜盲症就是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不流行,不属于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不传染、不流行,B不符合题意。
C.脚癣还是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属于传染病,C符合题意。
D.近视是由于遗传或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而出现的一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视力问题,不是传染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4.【答案】A
【解析】【解答】A、血友病是遗传病,不属于传染病,A符合题意。
B、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是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
C、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C不符合题意。
D、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起因是感染了HIV病毒,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直接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为基础题,熟记即可,传染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常见的传染病有:肝炎、狂犬病、流行性感冒、艾滋病、红眼病等。
15.【答案】B
【解析】【解答】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甲的唾液和飞沫中含有病原体,甲是传染源;乙是病原体离开甲到达丙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丙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叫易感人群。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16.【答案】C
【解析】【解答】艾滋病病毒简称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故答案为:C
【分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答案】17.D
18.C
19.B
20.C
21.B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7.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很多,目前已知有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传播方式,故答案为:D饮用水传播不属于新冠肺炎主要传播途径。故答案为:D。
18.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所以,新冠病毒的结构极不稳定,在传播过程中不停发生变异,这些变异毒株或许毒性相对减弱,但传染能力却更强。这体现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故答案为:C。
19. A.病毒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故A错误;B.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增殖,故B正确;C.病毒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为异养,故C错误;D.分析图可知,①是蛋白质,②是遗传物质,核酸检测检测的是病毒的遗传物质,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0. A、新冠病毒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研究表明,在重⼒作⽤下,飞沫从⼝⿐排出到落地的⽔平距离一般在1⽶以内,所以核酸检测时应尽量保持一米距离,A正确。B、相比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的速度可以更快,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相对较低,所以不能完全替代核酸检测,B正确。C、抗原检测的目的是利用人工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检测病毒的蛋白质外壳,让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看被检者是否被病毒感染,因此抗原检测利用了特异性免疫作用原理,C错误。D、无论是抗原检测还是核酸检测,都可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尽快找出传染源,D正确故答案为:C。
21. A、新冠肺炎灭活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入的疫苗属于抗原,A错误。B、新冠疫苗疫苗进入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B正确。C、接种新冠疫苗能够产生抵抗新冠病毒的抗体,注射新冠肺炎疫苗加强针能使人体产生更多抗体,能有效预防新冠肺炎,C错误。D、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新冠病毒的抗体具有专一性,只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对多种肺炎没有免疫力,D错误。故答案为:B。
22.【答案】B
【解析】【解答】ACD.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它们对淋巴细胞的发生、分化、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脾脏和淋巴结还具有清除病原体等物质的作用,ACD不符合题意。
B.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腺的外分泌部能够分泌胰液,胰液是一种消化液;胰腺的内分泌部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主要调节糖的代谢。因此胰腺不是人体的免疫器官,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
防线
构成
功能
类别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阻止或杀死病菌,消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溶解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3.【答案】D
【解析】【解答】计划免疫是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一种简便易行的预防传染病的手段,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计划免疫,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4.【答案】A
【解析】【解答】A.冠心病、癌症又称为生活方式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的风险,A符合题意。
B.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色盲是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
C.糖尿病的原因一般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造成的,另外肾小管出现病变,使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全部吸收,也会出现糖尿病。先天性聋哑是遗传病,C不符合题意。
D.心血管疾病属于生活方式病,白化病是遗传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25.【答案】B
【解析】【解答】全县上下进行卫生大扫除,清洁环境,主要是清除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卫生大扫除最主要的作用是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B。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6.【答案】A
【解析】【解答】“病死的鸡鸭”,是能够散播禽流感病毒的动物,因此属于传染源,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27.【答案】A
【解析】【解答】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粘膜、和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代防线是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产生严重的后果,是第一道防线皮肤被破坏,失去了皮肤的阻挡作用,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
防线
构成
功能
类别
第一道
皮肤和黏膜
阻止或杀死病菌,消除异物
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吞噬、溶解病菌
第三道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特异性免疫
28.【答案】A
【解析】【解答】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远心端结扎;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干净纱布包扎伤口。某同学不慎摔伤,伤口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首先采用指压法远心端压住,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动脉出血的特点,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动脉出血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毛细血管出血,血液缓慢渗出。
29.【答案】C
【解析】【解答】A.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A不符合题意。
B.过量饮酒酒精或长期酗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等。可见喝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不应该酗酒,B不符合题意。
C.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的焦油等多种有毒成分,会损害神经系统,C符合题意。
D.毒品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所以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症、肺癌等;
②酗酒:酒精会损害人的心脏和血管使肝脏硬化,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长期酗酒,会造成酒精中毒,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车祸元凶之一);
③毒品:吸毒(摇头丸、K粉、冰毒、鸦片、大麻、可卡因、吗啡、海洛因)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脏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④网瘾:染上网瘾的人会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还会出现心理疾病,产生错误的思想道德观念。
30.【答案】D
【解析】【解答】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放松自己应选用的较好方法是户外运动。
故答案为:D。
【分析】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①身体健康:指身体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②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③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31.【答案】C
【解析】【解答】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通过药品使用说明书,我们能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是否过期等信息,这是我们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正确。
B.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正确。
C.被毒蛇咬伤后,蛇毒会随着静脉血管先运回心脏,因此要迅速用绳勒紧伤口上方(近心端),错误。
D.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使患者仰卧,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32.【答案】C
【解析】【解答】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所以香港有11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没有接种疫苗的病死率是3.2%,接种一针的病死率是0.96%,接种两针的病死率是0.14%,接种三针的病死率是0.03%,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进入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接种三针疫苗在体内保持抗体含量较高,预防新冠肺炎的能力增强。
故答案为:C。
【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a. 对急性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防止病原体的扩散;
b. 患传染病的动物也要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a. 要注意饮食卫生;
b. 加强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c. 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d. 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减少病原体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保护易感人群:
a. 减少或防止易感者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
b. 易感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c.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33.【答案】D
【解析】【解答】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病原体等异物称为抗原,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显然该免疫细胞可以把入侵的病毒全部消灭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人体免疫分为两种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如: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如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
34.【答案】B
【解析】【解答】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体的消化道内而引起的疾病,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因此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人蛔虫,人蛔虫属于寄生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这四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病例如下表所示:
传染病类别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病原体主要传播途径
发病季节
常见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肺
飞沫、空气传播
冬、春
流行性感冒、百日咳、肺结核、猩红热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和食物传播
夏、秋
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蛔虫病等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昆虫传播
四季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黏膜
接触传播
四季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疥疮、癣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 生物技术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6 生物圈中的动物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 生物与生物圈 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练习(江苏专用),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食物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