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我研学,生成新知,合作探究,生成能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背影》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写父子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相怜相爱的感情。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背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挚与至诚的父子情,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同时,它又是构思精巧、叙事中结合抒情的散文代表篇目。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2.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
1.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2.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教学难点
1.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
2.体会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准备相关资料。
2.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搜集课文及其作者的有关背景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1.积累基础知识
2.理顺大致框架
3.锁定重点范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背景音乐《时间都去哪了》)
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可当我们面对着苍老而可敬的父亲时,他的眼神、他的手势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他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不由得而升腾起一种尊重之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普通的父亲,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亲情——《背影》。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1.关于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我们在去年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还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匆匆》《荷塘月色》《绿》等。
2.关于背景
1916年,朱家的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去北京大学读书。几乎与此同时,家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务交卸了,祖母的去世,都给家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父亲设法变卖了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笔高利贷。这时,朱自清接到了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与父亲同路奔丧回扬州,此时他才真正感到了家境的凄凉:往日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等,均早已进了当铺;满院枯枝败叶,一派萧条的景象。他凝视着微微发胖而略显龙钟的父亲、老实巴交的母亲和弟妹,心情十分沉重。办完祖母的丧事,朱自清要回北大,父亲也为了生计而匆匆前往南京谋职,于是父子同行至南京。《背影》记载的便是他俩在浦口东站分手时的情景。
3.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交卸(jiā xiè)奔丧(bēn sāng) 狼藉(láng jí)簌簌(sù sù)
典质(diǎn zhì)赋闲(fù xián) 颓唐(tuí táng)琐屑(suǒ xiè)
差使(chāi shi)亏空(kuī kōng) 勾留(gōu liú)拣(jiǎn)
搀(chān)蹒跚(pán shān)
(2)理解并记忆重点词语的词义。
差使:旧时指官职、职务。
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
踌躇:犹豫。
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拭:擦。
颓唐:衰颓败落。
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琐屑:细小而繁杂的事。
箸:筷子。
大去:委婉语,指去世。
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一)精读课文 理解内容
1.找出本文的文眼。
明确: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在时候?当时见面的情景如何?
明确:两年前的冬天。
背景: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情形: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3.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明确:思背影---------思念父亲
望背影---------望父买橘
别背影---------父子分别
念背影---------别后怀念
4.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
明确:作者着重刻画的是“望背影”。①作者细致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先写了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黑色与家中死了亲人有关。②同时这是一个黑色的背影,而黑色给人压抑、凝重的感觉。这也是父亲心情的一个映射,让人印象深刻。
5.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明确: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做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学生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6.如何体会作者写“父亲”买橘子时,“攀”“缩”“倾”等细致描写。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
明确: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小结:
a.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b.走路的姿势—————蹒跚———————年龄大,腿脚不便
c.爬月台时的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艰难
四、课堂小结
《背影》是一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的标题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可以视作贯穿文章的主线。“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分析课文时,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
五、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请重点赏读第六段,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
1.分析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感情。
2.注意父亲穿着、动作、语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
六、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思背影---------思念父亲
望背影---------望父买橘
别背影---------父子分别
念背影---------别后怀念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13 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再读领悟,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第1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