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1 赤壁赋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1、 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文言句式。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3、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 苏洵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宋神宗时,朝廷内变法派与守旧派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苏轼站在守旧派一边,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知道这是朝中“新进”做的手脚,便在给朝廷的《湖州谢上表》中流露了些许不满,新党人物抓住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指控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结果苏轼被捕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世称“乌台诗案”。被贬之后,苏轼生活贫困,行动不得自由,过着半囚徒的日子。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描述了自己黄州的生活:“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之间……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
第一次贬谪时期是苏轼创作发生重大转变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最具有个性和魅力的文学作品,多产生于这一时期。
综观苏轼一生,从文学方面看,他无疑是一个最大的成功者,但从政治上看,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身如已灰之木,心似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但从文学史的眼光来看,他的一生却又是辉煌的一生,他在文学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是宋代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
位于湖北黄冈,长江边有一状似鼻子的红色岩石伸入江中,当地人称为“赤鼻矶”,后误传为“赤壁”。 因为苏东坡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故此后被人称为“东坡赤壁”,亦称“文赤壁”。
位于湖北嘉鱼县东北,三国时东吴击破曹操大军的古战场,又称“武赤壁”。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苏东坡突围》余秋雨
赋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有时虚设主客,通过“抑主伸客” 的方式阐述观点。
1、壬戌( ) 10、酾酒( )2、桂棹( ) 11、横槊(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尊( ) 6、愀然( ) 15、蜉蝣(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9、旌旗( ) 18、枕藉( )
整体感知1.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2. 文章可分几部分?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一 (1) 月下泛舟 二 (2~3) 吊古伤今 三 (4) 阐述哲理 四(5) 开怀畅饮
3.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
乐甚——愀然——喜而笑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游览。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水波平静。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共饮,吟诵着明月的诗篇,歌唱着窈窕的诗句。
既望:农历十六日。既,过了。泛:飘浮。兴:起。 游于赤壁之下: 于赤壁之下游 (状语后置)属(zhǔ):通“嘱”,劝酒。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水上浮光远接天边。我们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少焉:不一会儿。 横:笼 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纵:任凭。 一苇:一片苇叶,指小舟。 所:……的地方
如:往,到……去 。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无边的江面。 茫然:形容江面旷远迷茫。
月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 (状语后置)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浩浩然仿佛要凌空乘风飞去,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飘飘然像要脱离了人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而飞入仙境。
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冯虚:通“凭”凌空。 御:驾。止:栖息、居住遗世:离开人世。 羽化:道家认为成仙的人能升天。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本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
本段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在黄州苏轼过的实际上是一种囚犯生活,处境相当困难。居然有如此雅兴,夜游赤壁。表现了他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反映了他超然物外、洒脱不羁的思想。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于是,我们喝着酒,感觉快乐极了,边敲着船舷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我的内心想得很远很远啊, 眺望那个美人啊,她却在天的那一边。”
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予怀:我的心。 空明:月光下江水明澈。 溯 (sù):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渺渺:悠远的样子。 美人: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常指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客人中有位吹洞萧的,依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吹箫伴奏。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余音婉转悠扬,像一缕不断的细丝。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倚:循、依。 袅袅(niǎ):指洞箫声婉转悠扬。 和(hè):伴奏。 幽壑(hè):深谷,这里指深渊。 嫠(lí)妇:寡妇。 潜蛟:潜伏的蛟龙。
舞、泣:使…起舞,使…哭泣。 (使动用法)
最早出自屈原《离骚》香草美人:1、高洁的品质2、圣明的君主3、美好的理想
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比喻自己所思慕的人。喻指圣君贤臣或美好的理想。在文中作者借美人表达自己被远贬天涯,志不得伸,美好理想的实现趋于渺茫的忧思与苦闷之情。
2、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极写了箫声强烈的感染力,表达出浓重的凄清情调,使文章顿起波澜,借此抒发内心难以掩抑的哀愁,感情基调由乐而悲。
第二段描写箫声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写箫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想象的修辞手法,
我不禁感到凄怆,理好衣服,端正坐姿,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愀(qiǎ)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整理。 危:端正。 何为: “为何” (宾语前置)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缪(liá):通“缭”,环绕,盘绕。 西.东: 朝.往.向(西.东),(名作状)
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川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
曹孟德之困于周郎: “于”介词,“被” 曹孟德之于周郎 困(被动句)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判断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方:当。 破:占领。 下:攻下。 舳(zhú)舻(lú):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酾(shī)酒:斟酒。槊(shuò):像长矛的兵器。 固:本。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安在: “在安” (宾语前置)
当曹操夺取荆州,攻占江陵,顺长江而东下的时候,战船相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酌酒,横握长矛赋诗,本是一代盖世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何况我和你在江洲之上捕鱼砍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驾着一只苇叶般的小船,举起匏樽互相劝饮。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颗米粒。
渔樵:打鱼砍柴,(名作动); 渚:江边。
侣、友: “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一叶:形容船小 匏(pá) 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蜉(fú)蝣(yóu):昆虫名,夏秋之交生在水边,朝生暮死。比喻人生短暂。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须臾:片刻。 挟:偕同,带。乎 : 用在句中表停顿。 骤得:迅速实现 遗响:余音,指箫声。 悲风:悲凉的秋风。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流水的无穷无尽。想与神仙一起邀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我知道(这些想法)不可能很快实现,(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
英雄业绩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
天地阔远 而自身渺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这方面的诗句吗?
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逝者 : 逝,往。流去的水。 斯: 这,指水。 盈虚:盈,指月圆。虚,指月缺。 卒:最终,到底。 消长:消减和增长。
我说:“客人你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像这样滚滚流去,却始终未曾流走;时圆时缺就像那月亮,可是最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啊。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盖:句首,表假设语气。 将:表示假设。 曾:简直,竟然, 连……都。 以一瞬:通“已”停止;一眨眼。 则:那么 何羡: “羡何”, (宾语前置)
假若从它的变化的方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瞬间都没有停止变化;如果从不变的方面来看,那么万物和我们都是永不消失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至于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假如不是我所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
且夫 :发语词,表示另起一个话头。 苟 : 假如。 虽 : 即使。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造物者:大自然。 藏(zàng):宝藏 。 适:引申为享用。
只有江上的秋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享用它们。”
水 月 人
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于是)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光,酒杯盘碟杂乱地摆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舟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天亮了)。
肴核:菜肴和果品。 既:已经。 狼籍(jí): 纵横凌乱。 枕藉(jiè):互相枕着睡觉。 既白:已经发白,即天亮。
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终写矛盾解决,主客皆大欢喜
但作者的这种超脱,却是政治失意后的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在旷达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的抑郁和悲伤。
主: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客:吹箫和之 其声悲凉主:愀然色变 正襟危坐客:感慨人生 情绪悲观
主:丢开愁怀 豁达开朗客:转悲为喜 畅饮酣睡
清风明月交织 露珠水珠辉映
凭虚御风 不知其所止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1.多次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是行文结构波澜起伏,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2.写景、议论、抒情的紧密结合。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1、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2、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寂寞让苏轼如此美丽,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 雷
启示: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 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评优课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评优课备课ppt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赤壁赋,一作者背景,二文本研读,香草美人,三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优质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与地坛,史铁生,学习目标,文体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0.2* 师说精品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说”,写作背景,研读第一段,研读第二段,论证方法对比论证,研读第三段,研读第四段,论证方法,引用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