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0.爬山虎的脚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761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部编版 10.爬山虎的脚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6761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展开
学科 | 语文 | 年级/册 | 四年级(上) | 教材版本 | 部编版 | ||||||||
课题名称 | 第三单元 10《爬山虎的脚》 | ||||||||||||
难点名称 | 善于观察,写出特点 | ||||||||||||
难点分析 |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难在把观察到的事物特点怎么生动、具体地写出来。 | |||||||||||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学生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且大多数学生语言表达滞后于直观感受。 | ||||||||||||
难点教学方法 |
1.通过搜集关于爬山虎的资料及图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2.通过朗读体会及直观手段,感悟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特点写出来的。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
导入 |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爬山虎)你们在哪里见过它呢?你们知道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吗?肯定有很多人是不知道的。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种植物,看看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 课件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 ||||||||||||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思考:课文中哪几段描写爬山虎的脚? 2.细读第三段,完成表格
师出示图片爬山虎的脚:瞧,它的形状、数量、颜色。 我们的叶圣陶爷爷观察得真仔细,相信他也不是一天或者两天才观察出来的,肯定是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观察到的。那么爬山虎的脚怎么向上爬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 3.细读第四段,课件出示: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爪子。 (1)老师在读第四段时,发现一个字用的很好,那就是触,请同学们再找找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动词呢?(师板书:变 巴 拉 贴 爬) (2)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巴”能不能换成“粘或者挨”(请一生上台,演示“巴”这个动作,让该生说一说感受。)让学生体会巴字更有力度,更能体现出爬山虎把墙贴得紧紧的。体现出叶圣陶爷爷用字准确生动。 生齐读第四段,回顾爬山虎爬的过程。 预设: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曲,使嫩茎紧贴在墙上→一步一步往上爬。 (3)从爬山虎一脚一脚坚定地往上爬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爬山虎始终保持着向上的信念,努力、顽强地向上爬。我们更应该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奋进。
|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 观察一种植物,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预设: 含羞草的茎最下面是棕色的,越上面颜色越淡,到了最上面就变成了嫩绿色。顺着颜色变化的茎,我发现茎上有好多毛茸茸的小刺,不仔细看还真难发现呢。不过在茎的叶腋处的两根刺,就长得比较粗壮。
| ||||||||||||
小结 |
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了解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我们学习作者的细致观察方法,留心生活。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游戏,激疑激趣,揭示课题,感知文题,交流预习,理清脉络,初读感知,读准词语,以读代讲第二自然段,读文,自主学习爬山虎的脚,交流爬山虎脚的变化,回归整体,领悟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共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堂回顾,交流收获,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