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6.1《数列的概念》教案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3/136425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6.1《数列的概念》教案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3/136425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6.1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展开6.1.2 数列的通项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意义,能根据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以及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
2. 了解数列的递推公式,会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前几项.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例题解决法.通过列举实例,进一步研究数列的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类题目,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为以后学习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环节 | 教学内容 | 师生互动 | 设计意图 |
导 入 | ⒈ 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注意:(1)数列中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 (2)同一个数在数列中可以重复出现. 2. 数列的一般形式 数列a1,a2,a3,…,an,…,可记作{ an }. 3. 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 an }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 |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通项公式,应用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
新 课
新 课
新 课 | 如果已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则可依次用限定的正整数1,2,3,…去代替公式中的n,就可求出数列中的各项. 例1 根据通项公式,写出下面数列{ an }的前5项: (1)an = ; (2)an = (-1)n ·n . 解 (1)在通项公式中依次取n=1,2,3,4,5,得到数列的前5项为 , ,, ,; (2)在通项公式中依次取n=1,2,3,4,5,得到数列的前5项为 -1,2,-3,4,-5. 练习一 根据下列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前5项: (1)an = n3; (2)an = 5(-1)n+1 . 练习二 根据下列数列{an}的通项公式,写出它的第7项和第10项: (1)an = ; (2)an = n (n+2); (3)an = ; (4)an = -2n+3 . 例2 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1)1,3,5,7; (2),,,; (3)- , ,- , . 解 (1)数列的前四项1,3,5,7都是序号的2倍减去1,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n = 2n-1; (2)数列的前四项,,,分母都是序号加上1,分子都是分母的平方减去1,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n = = ; (3)数列的前四项 -,,-,的绝对值都等于序号与序号加1的积的倒数,且奇数项为负,偶数项为正,所以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n = . 总结: (1)当一个数列中的数依次出现“+”“-”相间时,应先把符号分离出来,用(-1)n或(-1)n+1等来表示. (2)认真观察各数列所给出的项,寻求各项与序号的关系,归纳其规律,抽象出其通项公式. 练习三 (1)已知一个数列的前4项分别是,,,,…,则它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2)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 (B) (C)(D)
例3 已知数列{an}的第1项是1,以后各项由公式 an = 1+(n≥2) 给出,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例3中的函数表达式,表达的是任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式叫做数列的递推公式. 解 不难得出 a1 = 1; a2 = 1+ = 1+ = 2; a3 = 1+ = 1+ = ; a4 = 1+ = 1+ = ; a5 = 1+ = 1+ = . 练习四 (1)已知数列{an},其中a1=1 981,an = an-1+12,n≥2,写出这个数列的前5项. (2)已知数列{an}中,a5 = 2009,an = an-1+12,n≥2.求a1. |
学生解答例题.
师:你能总结一下这类题目的解决方法吗?
学生总结解法,教师点拨、解答学生疑难,多媒体出示解题过程.
请学生在黑板上做练习一和练习二.
老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列的每一项与这一项的序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项 1 3 5 7 ↓ ↓ ↓ ↓ 序号 1 2 3 4 师:你能找出各项与项数二者的对应关系满足什么规律吗? 学生探究找出规律:数列的前四项1,3,5,7都是序号的2倍减去1. 师:如何用含有n的式子来表示第n项an?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点评,板书解题过程.
学生根据(1)题的解题思路,分组合作,讨论解答后两道题.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说明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不止一个.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师:当一个数列中的数依次出现“+”“-” 相间时,应如何解决? 师: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教师出示例3,引导、点拨. 师:数列中, an 项与an-1项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得出:是任一项与前一项的关系. 教师给出递推公式的定义.
学生分组探究.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代数计算时,要注意正确性.
请学生在黑板上做题. 教师巡视指导、订正. |
将例题直接当作成练习,由学生自己寻找解题方法,让学生体验探索与成功的快乐.
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是简单的代入法,本练习为写通项公式做准备,尤其是对接受能力偏弱的学生,可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观察,归纳通项公式与各项序号的关系,尽量为例2做准备.
由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要帮助学生分析各项的结构特征,让学生依据前几项的规律,寻求项与序号的关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生可能会写出多种不同的通项公式,对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给予赏识性评价.
培养学生勤动手、动脑、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写通项公式的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实践、科学探究的学习态度.
加强练习,体会递推公式的应用. |
小 结 | 三类题目: (1)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写出数列某一项; (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3)根据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 学生阅读课本P5~P7,畅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引导梳理,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 梳理总结也可针对学生薄弱或易错处强调总结. |
作 业 | 教材P8,习题第5,6,7题. | 学生课后完成. | 巩固拓展. |
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6.3 等比数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6.3 等比数列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任务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第6章 数列6.1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数学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第6章 数列6.1 数列的概念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第2章 不等式2.2 区间教案: 这是一份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上册第2章 不等式2.2 区间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区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