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课时训练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课时训练2.docx
    • 练习
      课时训练1.docx
    •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docx
    • 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docx
    课时训练2第1页
    课时训练2第2页
    课时训练2第3页
    课时训练1第1页
    课时训练1第2页
    课时训练1第3页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第1页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第2页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第3页
    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第1页
    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第2页
    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课时训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课时训练含答案,文件包含第三节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docx、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docx、课时训练2docx、课时训练1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概念理解练1.对摩尔根等人得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 )A.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B.孟德尔的遗传定律C.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D.萨顿提出的遗传的染色体假说解析:DNA双螺旋结构的确定是研究DNA的分子结构及本质,与摩尔根的基因定位分析不存在关联。2.下列关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该学说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B.该学说有助于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C.该学说的内容是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D.该学说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解析: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所以该学说有助于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而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该学说的内容是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该学说没有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科学家发现孟德尔定律中的遗传因子(即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从而建立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下列关于其依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都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B.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会彼此分离C.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D.配子中只有一个基因或一条染色体解析:基因和染色体都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会彼此分离;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或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4.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让一只纯合的灰身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子二代。为了确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下列指标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D )①统计子二代中雄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②统计子二代中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③统计子二代中黑身果蝇的性别比例④统计子二代中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一代的基因型是XAXa、XAY,那么子二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雌果蝇∶灰身雄果蝇∶黑身雄果蝇=2∶1∶1,即雌果蝇全是灰身,雄果蝇中灰身∶黑身=1∶1;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子一代基因型都是Aa,子二代表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雌性∶黑身雄性=3∶3∶1∶1,不同性别的性状表现一样,不同性状的性别比例也一样。5.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C )解析: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可知,控制这两种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中,且每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中。6.下列有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染色体是真核细胞中全部基因的载体B.基因和染色体在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C.该学说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孟德尔定律的重要意义D.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都发生分离解析:染色体是真核细胞中基因的主要载体,还有少量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基因和染色体在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可以圆满地解释孟德尔定律,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孟德尔定律的重要意义;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7.某植株及其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表型及比例为黄皱∶绿皱=3∶1C.图甲、乙所表示个体进行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对于植株的粒色、粒形来说,丁的基因型是Yyrr,且遵循分离定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Y rr∶yyrr=3∶1,前者表现为黄色皱粒,后者表现为绿色皱粒;图甲基因型是Yyrr、图乙基因型是YYRr,不论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都产生比例是1∶1的两种类型的配子,因此不能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图丙中虽然存在3种基因,但是dd纯合,故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型比例为9∶3∶3∶1。 8.如图表示某种二倍体生物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图中共存在4对等位基因B.图中粒形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图中茎高和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能被观察到解析: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图中共存在除花顶生—花顶生之外的3对等位基因;由于控制粒形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由于控制茎高与花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该生物体内,甲染色体上有些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为隐性性状,将不能被观察到,故A、C、D所述均不正确。9.如图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株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考虑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A.①②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9∶3∶3∶1B.①③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C.四株豌豆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D.①株中基因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解析:①(AaBb)×②(AaBb)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之比是9∶3∶3∶1;①(AaBb)×③(AAbb),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且比例为1∶1∶1∶1;四株豌豆细胞中都含Ab基因,都能产生含Ab的配子,所以自交都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后代;A与a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10.柿子椒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开两性花。已知每对相对性状均由一对基因控制,且为完全显性,其中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形(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D)对甜味(d)为显性。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现利用3个纯合亲本做杂交实验,甲为灯笼形红色辣味,乙为灯笼形黄色辣味,丙为圆锥形黄色甜味。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1)A、a与B、b基因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2)用甲、乙、丙两两分别杂交,F2中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植株所占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这对组合产生的F2表型及比例为                                                     (3)用某甜味植株与乙杂交,F1中圆锥形红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1∶1,则该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是                          (4)若基因型为如图所示的个体与某一基因型未知的植株杂交,产生的后代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解析:(1)由题图可知,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题意中的显隐性可知,3个纯合亲本中甲(灯笼形红色辣味)的基因型为aaBBDD,乙(灯笼形黄色辣味)的基因型为aabbDD,丙(圆锥形黄色甜味)的基因型为AAbbdd。甲和乙杂交,F1为aaBbDD,则F2中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植株(aabbdd)为0;根据题图可知,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亲本甲中a和B连锁,亲本丙中A和b连锁,不考虑交叉互换,则甲和丙杂交的F1(AaBbDd)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则F2中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植株(aabbdd)为0;乙和丙杂交,F1为AabbDd,则F2中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植株(aabbdd)为1/4×1×1/4=1/16,所以用甲、乙、丙两两分别杂交,F2中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植株所占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乙和丙。这对组合产生的F2表型及比例为圆锥形黄色辣味(A bbD )∶圆锥形黄色甜味(A bbdd)∶灯笼形黄色辣味(aabbD )∶灯笼形黄色甜味(aabbdd)=9∶3∶3∶1。 (3)用某甜味植株(       dd)与乙(aabbDD)杂交,F1中圆锥形红色辣味(A B D )∶圆锥形黄色辣味(A bbD )=1∶1,即控制果实形状和果实味道的基因在后代都没有出现性状分离,而控制颜色的基因在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该甜味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 (4)若基因型为如题图所示的个体与某一基因型未知的植株杂交,由于如题图所示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ABD∶ABd∶abD∶abd=1∶1∶1∶1,而杂交产生的后代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说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只能产生abd一种配子,所以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dd。答案:(1)不遵循 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乙和丙 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9∶3∶3∶1(3)AABbdd(4)aabbdd素养提升练11.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D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C.在后代中能表现出该染色体上所有基因控制的性状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控制白眼与朱红眼的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遗传时不分离,所以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不一定都表达;该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连锁与交换定律。1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出的依据是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不属于所依据的平行关系的是( C )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在形成配子时,某些非等位基因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都能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都分布在染色体上D.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解析: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这属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在形成配子时,某些非等位基因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都能自由组合,这属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这不属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属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13.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与d之间自由组合D.可以用AaBb基因型的个体研究自由组合定律解析: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能形成2种配子,即3+X和3+Y;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其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不相等;基因a与d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a与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不能用AaBb基因型的个体研究自由组合定律。14.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C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B.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C.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着丝粒分裂,向每一极移动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分析题图可知③是后期Ⅱ的细胞,由于第一次分裂时等位基因已经发生了分离,因此向每一极移动的荧光点红、黄色不能同时出现,蓝、绿色也不能同时出现;②为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发生了复制,基因加倍,此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该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精细胞存在等位基因B和b,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B与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所致。15.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摩尔根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       是显性性状。 (2)摩尔根让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结果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 (3)F2红眼果蝇中有雌雄个体,而白眼果蝇全是雄性,可推测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现有纯种的红眼雌、雄果蝇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果蝇的眼色基因与X、Y染色体的关系。杂交实验:选择           交配。 结果预期:若子代中           ,说明在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若子代中              ,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 解析:(1)白眼雄果蝇与正常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是红眼果蝇,这表明红眼是显性性状。(2)F1中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这一比例符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性状分离比,这说明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3)杂交实验中选择(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结果预期:如果X、Y染色体上都存在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B、b),即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B,则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B,即子代中(雌、雄果蝇)全为红眼;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则子代基因型为XBXb、XbY,即子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答案:(1)红眼  (2)基因的分离(3)(纯种的)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雌、雄果蝇)全为红眼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