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展开文本解读
《雪地里的小画家》描写了雪地里一群“小画家”画画的场景,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又融汇了科普知识的儿歌。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排列整齐又错落有致,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课后习题第一题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篇课文可通过教师范读、引读、带读、对读等方式,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第二题是:“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这道题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相呼应,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先找一找,把找到的信息圈画出来,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
认读10个生字,1个多音字“着”。可以用字理识字、图文结合、组词、生活识字的方式识记。
新笔画横折弯钩在书写时要注意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写竖弯钩,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2)写字。
“竹、牙”都含有竖钩,“用”与前面的“月、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外框的大小要适中,注意观察“马”的竖折折钩和“几”的横折弯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阅读理解
落实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找一找文中描写了哪些动物和景物,把小动物和景物联系起来。学生可能画不完整,可采用作业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比较。
3.积累表达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
(2)课文反复利用句式“谁做什么”介绍了小动物们脚的形状特征,比如“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等,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样的认识方式和表达句式,迁移到对其他动物的特征认识中。借助“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的句式,拓展学生对动物习性的认识,引导学生说说其他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资源
冬眠
每当春天到来,青蛙、蜥蜴、蛇等动物便要从漫长的冬眠中醒过来,纷纷爬出洞外开始新的生活。原来这些动物是冷血动物,冷血动物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随着气温的变冷,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动物就会被冻死,为了生存,像青蛙这类的冷血动物就钻进泥土里,处于假死状态,以此来躲避严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温升高后再出来活动,这就是青蛙冬眠的原因。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共9页。
语文人教部编版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 4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文 412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练习背诵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