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深度学习单元规划表、单元课时教学规划表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深度学习单元规划表、单元课时教学规划表,共6页。
深度学习单元规划表(首席教师构思) 语 文 学科 三 年级 上 册 第二 单元 主备教师: 单元分析分析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第二学段阅读的目标与内容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全店、批注等阅读方法。”就习作的目标与内容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分析教材:本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童话。这些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那一定会很好》中的主人翁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安排童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自己遍童话、写童话”。从读童话到写童话,教材编排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也为三年级学生起步阶段的习作降低了难度。“试着”一词,明确本次习作旨在激发学生写童话的兴趣,未对写提出过高要求。 分析学情: 对童话特点的认识要把握适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拔高要求。在课内外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此外,相关知识点的了解也要与一篇篇生动地童话紧密联系,不要过于抽象。单元主题1.人文主题。本单元以“童话故事”为主题,单元导语“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看花儿跳舞,听星星歌唱。”点明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丰富的想象力。《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擦燃火柴后看到了奇异的幻象;《那一定会很好》中的主人翁不断产生愿望,恰巧不断地实现了;《在牛肚子里旅行》中,小蟋蟀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一块奶酪》中,蚂蚁队长因为小小的奶酪渣,有着激烈的思想斗争。2.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有一定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安排童话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学生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单元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认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3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3.能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相应的语气。4.能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能体会故事中朋友间的真挚情谊。5.能借助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6.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能给习作加题目。 单元评价1.能认识39个生字,认准8个多音字,能写26个字,能写33个词语。2.能默读课文,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3.能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相应的语气。4.能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能体会故事中朋友间的真挚情谊。5.能借助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6.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能给习作加题目。 单元结构化活动设计大主题:“童话故事” 任务一:初读童话故事,初步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活动一:初读童话故事、初步把握故事内容。活动二:交流故事内容,初步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活动三:默读童话故事内容,想象故事中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活动四:展开想象,体会充满奇特想象的故事情节。活动五:仿照童话故事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力,借助提示,尝试编写童话故事。 任务二:重温童话故事、激发习作兴趣活动一:回忆读过的童话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活动二:借助教材所给词语的提示,尝试编写童话故事。活动三:自主习作。活动四: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任务三:合作交流、多元积累活动一:交流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活动二:交流生字“申、介、绍、宗、乙、召、孝”的学习方法。活动三:能结合生字的偏旁“口”,理解带有口字旁的字与“口”有关。活动四:初步学会使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活动五:朗读、背古诗3句关于“理”的谚语。活动六:根据“读书吧”的推荐,多读课外童话故事。 2.基于单元设计的课时教学规划(集体备课表) 语 文 学科 三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单元主题 课型课时课时目标达成评价学习内容任务活动课时作业 精读课 5课时 1.认识21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3.能与同学交流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能复述故事。1.能识写生字。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故事情境。3.能与同学交流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能复述故事。4.能结合课本所给词语,尝试编写童话故事。1.边读课文边想象故事情境。2.和同学交流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3.借助课本所给词语,学习学习编写童话故事。活动一:初读童话故事、初步把握故事内容。活动二:交流故事内容,初步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活动三:借助教材所给词语的提示,尝试编写童话故事。活动四:朗读、背古诗3句关于“理”的谚语。活动五:根据“读书吧”的推荐,多读课外童话故事。 1.抄写生字2.背诵谚语。 略读课 2课时 1.会认“缩、努、茎、例”等1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处”。2.进一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并学会初步运用独立学习略读课文。3.默读童话故事,能说出故事的前因后果。4.能复述童话故事。1.能识写生字,认读生词。2.进一步巩固学习略读课文的基本方法——学习略读课文时,结合学习提示进行学习,阅读课文时,可以忽略一些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3.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习生字。2.按阅读提示学习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感受故事丰富的想象力,理解故事情节。 活动一: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活动二: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和同学交流怎样讲好这个故事。活动三:和同学交流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力。 利用课外读物练习略读。 习作课 2课时 1.能借助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能给习作加题目。 1.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根据课本所给的词语提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编写童话故事。2.能初步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1.巧选材:选择最熟悉的一样事务,赋予人的特点,发挥想象编童话。2.学习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编写童话故事。3.尝试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活动一:选材。活动二:结合词语编故事。活动三:自主习作活动四: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语文园地 2课时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3.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4.能了解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并在修改自己习作时尝试使用。5.能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1.能与同学交流童话故事的特点。2.能掌握结合熟字学习生字的方法。3.能了解生字形旁表义的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4.尝试使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活动一:交流童话故事的特点。活动二:交流结合熟字学习生字的方法。活动三: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学习带有口字旁得的字。活动四:学习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活动五:朗读、背诵带有“理”的谚语。背诵古诗《所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