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课文课件ppt
展开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主张“施仁政”“民贵君轻”“行王道”“性本善”;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故不为苟得也( )( ) 死亦我所恶(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尔( )
【如使】【万钟】【本心】
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 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译文】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译文】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件不可以做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 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 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丧失它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文】 对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注:“于我何加焉”即“于我加何焉”,这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天性。
1.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由设喻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舍鱼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
第三层(本段最后一句)作者得出结论:其实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持“本心”而已。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的进一步论证。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 “舍生取义”就是人应该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由“鱼”和“熊掌”的类比引出来的
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文的论点。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3.在论证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鱼和熊掌与生和义的类比,论证要舍生取义。
用贫贱不受嗟来之食和受厚禄也要讲礼义的事实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得兼时就会舍生取义。
“如使人之所欲……是故所欲有甚至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论证了“义”比“生”更珍贵的道理。
把“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对比,论证了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
本文运用事实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应该以“义”为重,不要失去“本心”。
在说理的过程中,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用舍鱼而取熊掌喻指舍生取义,恰当地说明了人们在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将“生”和“义”对比,“死”与“不义”对比等。
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正确对待“鱼肉”“熊掌”。当两者不可兼得时,别抵制不了“鱼肉”的诱惑,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请举一个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例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欲——莫甚于生——何不为
生、欲——甚于生——不为苟得
鱼、熊掌——生、义——舍生取义
死、恶——甚于死——不辟祸患
恶——莫甚于死——何不用
行道之人、乞人——弗受、不屑
不辩礼仪受万钟——失本心
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学演示ppt课件,文件包含9鱼我所欲也第1课时ppt、9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ppt、9鱼我所欲也朗读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获奖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词类活用,“辟”通“避”躲避,“辩”通“辨”辨别,“乡”通“向”从前,通假字,舍生取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9 鱼我所欲也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9 鱼我所欲也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鱼我所欲也,作者简介,读准字音,课文精讲,提出论点,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第一段探究,第二段探究,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