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共12页。
第一单元复习巩固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长喙(yuán)嗜好(shì)筛子(shāi) 酿酒(niàng)B.依偎(wēi)执拗(niù) 剔透(tī) 凛冽(lĭn)C.嫉妒(jì)发酵(jiào)馈赠(kuì) 呻吟(shēn)D.窠里(guŏ)腼腆(diăn)苔藓(xiān) 履行(lǚ)2.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掌握知识 端正方法B.生活简朴 保卫公物C.了解情况 增强效率D.战胜困难 头脑清醒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道题目很难,尽管老师讲解了半天,我还是一知半解。B.小明得了急性阑尾炎,疼起来简直是牵肠挂肚。C.我们一定要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D.在学习上,我们要深入领会,理解透彻,做到不求甚解。4.下列句子中和“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壶口瀑布从高处泻下来,声如雷鸣,动人心魄。B.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C.这轻轻的一句话,犹如闷雷在会场炸响。D.小溪一路上轻松地迈着步伐,它想见见更为广阔的小河。5.下列不是描写同一季节的诗句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比翼而飞(较量) B.风景名胜(优美)C.众星拱月(环绕) D.乌云密布(分布) 二、填空题7.组词:撩( ) 罚( ) 锡( ) 稠( ) 惧( )缭( ) 罪( ) 赐( ) 绸( ) 慎( )8.读拼音,写词语。 jiāo shuǐ( ) dǒnɡ shì( ) ɡāo bǐnɡ( ) fēn fù( )chán rào( ) bō zhǒnɡ( ) kǒu shào( ) chén jìn(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白鹭》这篇课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幅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展现的美丽图画。(2)《落花生》通过小时候和家人______、收花生、尝花生、_______,知道了花生_____ 的精神,并明白了______________的人。(3)信赖,往往创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10.照样子,写词语。(1)例:又细又亮(ABAC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例:指指点点(AABB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例:神气十足(描写神情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课文回忆录。散文《落花生》是中国作家____________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其中__________是详写,_________是略写。12.查字典“涵”字的音序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涵”的解释:①包含;包容;②指涵洞。“蕴涵”的“涵”字应选择第( )种解释。 三、语言表达13.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1)异常①不同于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非常;特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气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命力;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按要求写句子。(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2)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 ①日日盼望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我又吃上了美味可口的粽子。②一大早,奶奶就忙着煮粽叶、洗大枣、泡糯米……,为包粽子做好了一切准备。吃过早饭开始包粽子。奶奶是包粽子能手,她的手很粗糙,包起粽子来却很灵巧,不光速度快,粽子形状也好看。奶奶熟练地把粽叶折成三角形或枕头形,装上糯米、红枣、红豆等食材,塞满裹紧,缠上红红绿绿的丝线,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就完成了。奶奶顺手把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香喷喷沉甸甸的,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看右看看。我紧贴在奶奶身边,先是递个粽叶递个枣,放上几颗红豆,后来觉得不过瘾,干脆学着包起了粽子。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我两手笨拙,顾此失彼,好半天才包出一个软骨囔囔、奇形怪状的粽子。奶奶的脸上笑开了花,还不停地夸奖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心里美滋滋的。只用了两个小时,盛粽子的大盆就满了。接下去的环节是煮粽子。 奶奶把粽子整整齐齐地放在大铁锅里,舀上一大锅水,然后添柴烧火。根据奶奶的经验,粽子煮熟后要在锅里焖上一段时间。这时候,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我的口水已经流出来了。我一次次跑进厨房,忍不住想揭开锅盖,看看粽子熟了没有。奶奶总会笑咪咪地把我赶走:“小馋猫,再等一会儿!”中午时分,奶奶终于把锅揭开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绿绿的粽叶,看到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把旁边的米都浸红了。咬上一口,糯糯的,甜甜的,这是世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刚吃了一口,奶奶就派我给不会包粽子的街坊邻居送粽子,于是整个巷子都溢满了粽子的清香。③这个端午节太有意义了!我永远不会忘记。15.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字上面的横线上。16.②段是按_________(时间、空间、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用一句话概括本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②段划线的句子是_______描写(人物描写角度),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为什么说“这个端午节太有意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丑菊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想要看看有如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是怎样丑。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整日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儿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把它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儿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待一些日子,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儿便收伞似的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儿又像撑伞似的自动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土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呢?这我不知道,但我觉得很不公平。丑菊( )不丑,( )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想:人间万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事物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20.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虽……但…… 非但……而且……21.根据以下所划分的部分,用简短的话概括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丑菊又名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白天 _________________,晚上 ______________。23.丑菊丑吗?下面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一项是( )A.再耐心等待一些日子,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虽只有铜钱大小,但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B.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整日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儿的影子都没有。24.这篇短文描写的是丑菊,作者借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25.小练笔。(选做)细心观察一种你喜欢的鸟,再选取一处与它有关的场景写一写,注意抓住鸟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识。A、长喙(yuán)错误,应改为长喙(huì);意为:长嘴。比喻说空话或搬弄是非。B、完全正确。C、嫉妒(jì)错误,应改为嫉妒(jí);意为: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或者情感表达。D、窠里(guŏ)错误,应改为窠里(kē);意为:昆虫、鸟兽的巢穴,借指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还可指文章所依据的老套子,陈旧的格调。腼腆(diăn)错误,应改为腼腆(tiăn);意为:因羞涩或胆怯而神色不自然的样子。苔藓(xiān)错误,应改为苔藓(xiǎn);意为:苔和藓同属隐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有很多种,大多生长在潮湿的地方。一般不细加分别,统称苔藓。故答案选B。2.D【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把词组成短语的练习形式,是组词的引申,完成此类题目时要注意:一要注意词义搭配必须合乎事理,看一看词的意义适用于说什么事、什么东西或情况,意义上能不能配合。二要注意考虑搭配得当,不仅要根据意义,还要根据语言习惯。A 有误,“端正”与“方法”不搭配,“端正”指“使端正;品行端正”,一般与“态度”搭配。B 有误,“保卫”与“公物”不搭配,“保卫”指“保护使不受侵犯”,一般与“家国”、“家园”等词搭配。C 有误,“增强”与“效率”不搭配,“增强”指“增进;加强”,一般与“体质”、“信心”等词搭配。D 词语搭配正确。故选:D。3.A【详解】考查词语搭配。A项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B项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不能形容独自痛,可改为“痛不欲生”。C项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向老师请教不能用“不耻下问”,可改为“勤学好问”。D项不求甚解:只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不能形容理解透彻,可改为“了如指掌”。4.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本题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本题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是C项,把这句话比作闷雷。A项:本句话的修辞手法是夸张,写出瀑布的动人心魄。B项:普通陈述句,并没有修辞手法。D项:拟人,把小溪当成人来写。5.B【解析】略6.B【解析】略7. 撩起 惩罚 锡纸 粘稠 惧怕 缭乱 得罪 赏赐 丝绸 谨慎【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8. 浇水 懂事 糕饼 吩咐 缠绕 播种 口哨 沉浸【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懂”“缠”“播”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9. 水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种花生 议花生 默默无闻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美好的境界 居高声自远【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填空。(1)《白鹭》课文第 6-8 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分别为水田独钓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2)《落花生》这篇课文通过我们种花生、收花生,然后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在过收获节的时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花生。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3)出自当代作者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中,意思是人与鸟,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要想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只有对对方完全信任,要想创造出这样的境界,还要尊重,关爱,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4)出自虞世南《蝉》,全诗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10. 不知不觉 一心一意 再接再厉 忙忙碌碌 星星点点 明明白白 神采奕奕 炯炯有神 大惊失色【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词语,注意要仿写的词语类型,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ABAC式词语:一心一意、与千寻、不偏不倚、不屈不挠、不三不四、百发百中、可歌可泣等。AABB式词语: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等。描写神情的词语: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疾言厉色、目瞪口呆、神采奕奕等。11. 许地山 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议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故答案为:许地山;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议花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12. H 氵 8 ①【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查字典能力得掌握情况。回答此题,主要是根据字典内容进行查找。掌握正确的查字典方法十分重要。13. 他最近的行为十分异常。 周末的时间总是过得异常快。 我小心翼翼地看着他,生怕惹他生气。 窗台上的盆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很有生气。【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1)异常①不同于寻常:入冬以来,天气发生了异常变化。②非常;特别:董存瑞点燃导火线时,神情异常坚毅。(2)生气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说起来就让人生气,今天遇到了一个毫不讲道理的人,大家都在排队,唯独他跑前面去了。②生命力;活力:田里的禾苗终于浇上了水,现在又恢复了生气。14. 海浪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沙滩上活蹦乱跳。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改写句子。(1)本题主要考查仿写句子。例句把白鹭比作诗,运用比喻的手法,仿写句子时,需要注意,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2)本题主要考查了陈述句改反问句。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上难道;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上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本句把“就是”改为“不就是”,加上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即: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15.包粽子 16. 事情发展 端午节这天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17. 动作描写 生动形象写出了奶奶包粽子时熟练的手法。 18.因为“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还给邻居送去了节日的祝福。 19.妈妈,因为妈妈是个孝顺的好儿媳。 【解析】15.此题考查给短文加标题能力。给阅读短文加题目一般说来,给一篇文章加题目,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1.根据主要内容概括出题目这是最常用的概括方法。记事的文章提炼出中心事件做题目,比如,《草船借箭》《狱中联欢》;写人写景的文章以主要人物、景物或他们的特点来命题,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詹天佑》《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2.根据文章中心提炼出题目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有他的目的,根据中心去命题能使人一下子抓住文章的灵魂。像《伟大的友谊》《丰碑》《做人要有尊严》就是以中心来定题目的典型例子。3.利用相关的物或景做题目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常常围绕某个物或景展开,这些物或景就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比如,肖复兴写的《荔枝》一文,母亲和我之间的四件事都是围绕荔枝展开的,作者借荔枝表达了母亲对儿孙深深的爱。4.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也可做题目它们或者像引子一样引出主要人物和事件,或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我们可以从学过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景阳冈》中得到借鉴。这只是给短文加题目的一般的思考方法,具体做题时,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综合去考虑,因文而异。题目可以源自文章,也可以自己概括,倡导有创意的带有个性化的表达。16.此题考查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解题时,根据本段主要内容简要概括,不啰嗦,语句要通顺。第二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重点讲解了 “我”和奶奶包粽子。17.此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的掌握。划线句子是对奶奶包粽子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奶奶的动作娴熟。18.此题考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读全文,可知这个端午节学会了包粽子,还给邻居送去了祝福。19.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中,妈妈的所作所为不得不让我们敬佩,她是一个孝顺的儿媳。20.非但 而且 21. 写“我”为什么种丑菊,还差点儿拔掉它。 写丑菊开花,美丽动人。 写丑菊开花引发了“我”的思考 。 22. 状元伞、假葵花 像撑伞似的自动张开 像收伞似的自动收拢 23.A 24.作者借丑菊说明了看事物要看名实是否相符,要全面公正地看待、了解事物。 【解析】20.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虽然……但是……”表转折,后一句分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非但……而且……”表递进,递进关联词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近一层。本题前后分句是递进关系,所以用关联词“非但……而且……”。21.本题考查对段落大意的概括归纳。文中由“我”种了一株丑菊很久都没有开花以至于我想要扔了它,到后来描写它开花的过程,发现它开出的花竟然很漂亮,从而引出在实际生活中处理问题我们不仅要知其名,而且要究其实的道理。据此分析作答。22.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掌握,只要认真阅读文章,这道题做起来就很容易。本题结合第三段的内容进行分析。2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本题中,A选项中描写了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突出了花的美丽。而B选项并没有说丑菊的美或丑,所以不是问题的答案。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结合“由此我想:人间万物中,有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事物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一句进行作答。25.小鹦鹉总是用它那淡黄而又锋利的爪子紧紧地抓住铁管,一双黑亮灵活的眼睛下有一张尖钩般的红嘴巴。它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脖子上仿佛围着绣满了花纹的围巾;背上披了一件浅绿色的外套;腹部像穿了一件黄色的衬衣;长长的尾巴镶着花纹。它看起来漂亮极了。有时,我真想帮助它,给它快乐,让它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但我又觉得,如果那样,我就再也看不到这只美丽可爱的小鹦鹉了。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我变成一棵大树,树上住着好多好多的小鹦鹉。【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话能力。细心观察一种你喜欢的鸟,再选取一处与它有关的场景写一写,注意抓住鸟的特点,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如:唧儿,唧儿……”黄莺那婉转悦耳的叫声吸引了我。仔细看,灌木丛中飞来了好几只黄莺,它们长着一身黄绿相间的羽毛,漂亮的尾巴翘得高高的,小脑袋灵活地、不停地转动着,“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柳枝上飞到了那边的竹林中,真是有趣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