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3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3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13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 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50分)
1、皮下注射(非静脉)时,药液进入人体到发挥作用一般经过的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靶细胞 B.淋巴—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D.血浆—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2、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
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
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
C.丁处可发生无氧呼吸 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部分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或细胞,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④可以直接进入A、C
B.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
C.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的主要部分
D.当D结构堵塞时液体②会有所增加
5、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房水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
B.泪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C.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D.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
6、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变为镰刀型),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④
7、下图是人体体液中的物质相互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代表人体的细胞外液
B.b、c、d共同组成了内环境
C.与b、c相比,d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与b、c相比,d中的氧气浓度较高
8、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与A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
B.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葡萄糖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
C.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由C和D排出体外
D.由图可知,C是皮肤、D是肾脏
9、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10、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NaHCO3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乙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被氧化分解,葡萄糖至少穿过了5层磷脂双分子层
二、填空题(共10分)
11、(10分)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C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右图说明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需要体内__________的参与。
(2)人体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__(填序号)排出体外。
(3)细胞与内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答出2点)。
三、读图填空题(共10分)
12(本题 10 分)如图中Ce表示人体组织细胞,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表示内环境的成分,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中[A]____________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代谢废物(不考虑水)排出的符号有_______(填图中字母)。除图中所示外,一部分无机盐和尿素还可通过_______(器官)排出体外。h指的是__________作用。
(3)图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标号____________;神经递质存在于内环境成分的____________(填标号)中。
四、实验题(共10分)
13、(10分)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脑脊液是由血浆在脑室脉络丛处滤过产生的,并可经蛛网膜处重新流入静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脑脊液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外液,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_____(填“双向”或“单向”)的。
(2)脑脊液不仅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_____。
(3)机体脑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可能会引发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脑外伤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_____,进而引起脑水肿。
(4)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脑水肿,其副作用是停药后可能会出现反弹。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促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有关医疗专家做了临床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 使用药物 | 治疗时间 | 治疗前水肿指数 | 治疗后水肿指数 | 停药两周后水肿指数 |
A组 | ACTH(79例) | 3个月 | 4.1~9.6 | 1.1~2.9 | 1.1~2.9 |
B组 | 地塞米松(79例) | 3个月 | 5.1~7.1 | 3.3~4.9 | 5.1~9.8 |
对照实验类型有空白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等,该实验方案体现了_____对照。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①_____;②_____。
五、探究题(共10分)
14、(10分)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请利用新鲜鸡血完成下列与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
(1)为了探究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现提供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滴管、显微操作器材等,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方法步骤: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滴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
d.____________。
②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的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1滴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min,之后分别测定pH并记录。
①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_________。
②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为验证他的观点,请在以上实验(完善后)的基础上写出相应的实验设计: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皮下注射(非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先进入组织液,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药物通过血液循环进行运输,然后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病变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组织液中的药物作用于病变细胞,因此一般经过的途径是组织液一血浆一组织液一靶细胞,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实例:①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②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③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答案:D
解析:
4、答案:A
解析:图中A为毛细血管,B为血细胞,C为组织细胞, D为毛细淋巴管;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④淋巴经循环后由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淋巴不能直接进入C组织细胞,A错误;①血浆的成分有水、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O2、葡萄糖、血浆蛋白和生长激素都是①的成分,B正确;内环境包括①血浆、②组织液和④淋巴等,C正确;当D毛细淋巴管堵塞时,淋巴循环受阻,②组织液增加,D正确。
5、答案:B
解析:房水的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品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房水是虹膜、角膜和晶状体细胞生存的体内环境,属于组织液,A正确;泪液是泪腺分的,不是房水外排形成的,B错误;溶液的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1/200,前药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C正确;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D正确。
6、答案:D
解析:
7、答案:A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答案:B
解析:图中ab段上升是由于初进高原,空气稀薄,人体无氧呼吸加强,产生了较多的乳酸;进入血液的乳酸能与缓冲物NaHCO3反应。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1)肺;小肠等消化器官;各个系统(或各个器官)
(2)②④
(3)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或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解析:(1)据图分析,A表示肺,进行气体交换;B表示小肠,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C表示肾脏,进行水分的重吸收。
(2)水主要通过过程②肾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另外水也可通过④汗腺的分泌,排出体外。
(3)B是小肠,小肠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进入内环境。
12、
(1)答案:组织液;组织水肿
解析:图中A、B、C表示内环境的成分,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中[A]组织液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2)答案:b、n;皮肤;重吸收
解析:图中b代表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n代表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尿液排出代谢废物的过程,即图中表示代谢废物(不考虑水)排出的符号有b. n;除图中所示外,一部分无机盐和尿素还可通过皮肤排汗排出体外。h指的是肾脏的重吸收作用。
(3)答案:C和A;A
解析:图中的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标号C淋巴和A组织液;神经递质存在于内环境成分的A组织液。
13、答案:(1)属于;双向
(2)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相对)升高
(4)相互对照、自身;①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好于地塞米松;②ACTH治疗后基本无反弹情况出现
解析:(1)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作用及相关实验设计。脑脊液相当于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脑脊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
(2)脑脊液(内环境)不仅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脑外伤时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引起脑脊液渗透压相对升高,进而引起脑水肿。
(4)该实验方案体现了两种药物之间的相互对照,同时还有实验组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①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好于地塞米松;②ACTH治疗后基本无反弹情况出现。
14、答案:(1)①a.取3支试管,编号为甲、乙、丙,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各2mL;b.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振荡摇匀,静置5min;d.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②在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原来的形态;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
(2)①缺少对照组,应再增设两个试管中加蒸馏水(代替血浆)的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试管;②增设两个试管中加缓冲液(代替血浆)的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试管
解析:(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提供的材料有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故实验时可取3支试管,编号为甲、乙、丙,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蒸馏水各2mL;然后在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加入柠檬酸钠溶液的新鲜鸡血,振荡摇匀,静置5min;分别取3支试管内的混合液各1滴滴于3张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最后在显微镜下检查红细胞的形态,并记录结果。由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和血浆的渗透压相当,故可推测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由于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渗透压大于血浆的渗透压,故推测其中的红细胞失水皱缩;由于蒸馏水的渗透压小于血浆的渗透压,故推测其中的红细胞吸水破裂。
(2)①该实验设计时应该遵循对照原则,根据题意可知此方案缺少对照,应该再增设两个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代替血浆)的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试管。②某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物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为了验证他的观点,可在完善后的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两个试管中加入缓冲液(代替血浆)的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