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1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浙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5390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61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浙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5390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61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浙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5390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61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浙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61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浙教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1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全章复习与巩固
(培优篇)(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已知P是△ABC内任一点, AB=12,BC=10,AC=6,则 PA+PB+PC的值一定大于( )
A.14 B.15 C.16 D.28
2.若a,b,c是△ABC的三边,则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0
3.如图,已知AE是ΔABC的角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高.若∠ABC=34°,∠ACB=64°,则∠DAE的大小是( )
A.5° B.13° C.15° D.20°
4.如图,在和中,,,,,连接,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平分.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在△ABC中,∠ABC=90°,AB=BC,AE是中线,过点B作BF⊥AE于点F,过点C作CD⊥BC交BF的延长线于点D.下列结论:①BE=CE;②AE=BD;③∠BAE=∠CBD;④∠EAC=∠BAE;⑤BC=2CD.正确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经过已知角一边上的一点作“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规作图过程如下:
已知:如图(1),∠AOB和OA上一点C.
求作:一个角等于∠AOB,使它的顶点为C,一边为CA.
作法:如图(2),
(1)在0A上取一点D(OD<OC),以点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E;
(2)以点C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弧,交CA于点F,以点F为圆心,DE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3)作射线CC.
所以∠CCA就是所求作的角
此作图的依据中不含有( )
A.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如图,在中,点D是BC边上一点,已知,,CE平分交AB于点E,连接DE,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8.如图,在△ABD中,AD=AB,∠DAB=90⁰,在△ACE中,AC=AE,∠EAC=90⁰,CD,BE相交于点F,有下列四个结论:①DC=BE;②∠BDC=∠BEC;③DC⊥BE;④FA平分∠DFE.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9.如图,在的网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点,,,都在格点上,连接,相交于,那么的大小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在中,,AD平分,于点E,则下列结论:①DA平分;②∠=∠;③DE平分∠;④.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的角平分线与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则______.
12.在中,已知点D、E、F分别是边AE、BF、CD上的中点,若的面积是14,则的面积为_________.
13.如图,在中,,在边上取点,使得,连接.点、分别为、边上的点,且,将沿直线翻折,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处,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
14.若一个三角形中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一个角的度数的3倍,则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和谐三角形”.例如,三个内角分别为,,的三角形是“和谐三角形”,如图,直角三角形中,,,是边上一动点.当是“和谐三角形”时,的度数是______.
15.如图,在△ABC中,∠C=45°,AD⊥BC于D,F为AC上一点,连接BF交AD于E,过F作MN⊥FB交BA延长线于M,交BC于N,若点M恰在BN的垂直平分线上,且DE:BN=1:7,S△ABD=15,则S△ABE=_____.
16.如图,把两块大小相同的含45°的三角板ACF和三角板CFB如图所示摆放,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BC上,且∠CFE=13°,∠CFD=32°,则∠DEC的度数为_______.
17.如图所示,锐角△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连结BE、CD交于点F.将△ADC和△AEB分别绕着边AB、AC翻折得到△ADC'和△AEB',且EB'∥DC'∥BC,若∠BAC=42°,则∠BFC的大小是 ___.
18.如图,AP,BP分别平分△ABC内角∠CAB和外角∠CBD,连接CP,若∠ACP=130°,则∠APB=___.
19.如图,在ABC中,AH是高,AEBC,AB=AE,在AB边上取点D,连接DE,DE=AC,若,BH=1,则BC=___.
20.如图,△ABC中,∠ACB = 90°,AC = 6,BC = 8,点P从A点出发沿A→C→B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B点;点Q从B点出发沿B→C→A路径向终点运动,终点为A点.点P和Q分别以每秒1和3的运动速度同时开始运动,两点都要到相应的终点时才能停止运动,在某时刻,分别过P和Q作PE⊥于E,当点P运动 _________ 秒时,以P、E、C为顶点的三角形上以O、F、C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
21.如图,在中,,,平分,于,若,则为______.
22.如图,中,,,D为延长线上一点,,且,与的延长线交于点P,若,则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3.三角形ABC中,∠ABC的平分线BD与AC相交于点D,DE⊥AB,垂足为E.
(1)如图1,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0°.
完成下面求∠EDB的过程.
解:∵DE⊥AB,∴∠AED=90°.∵∠ABC=90°,
∴∠AED=∠ABC.∴(______).∴∠EDB=∠______.
∵BD平分∠ABC,∴.
∴∠EDB=45°.
(2)如图2,三角形ABC是锐角三角形,过点E作,交AC于点F.依题意补全图2,用等式表示∠FED,∠EDB与∠A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三角形ABC是钝角三角形,其中.过点E作,交AC于点F,直接写出∠FED,∠EDB与∠ABC之间的数量关系.
24.如图,在中,已知,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1)求的度数;
(2)试比较与的大小,写出推理过程.
25.如图所示,射线CBOA,∠C=∠OAB,E、F在BC上,且满足∠EOB=∠AOB,OF平分∠COE,∠COA=80°.
(1)求∠FOB的度数;
(2)直接写出∠OBC和∠OEC的角度的数量关系;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当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FC=∠OBA?若存在,直接写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6.在中,,点是直线上一点,连接,以为边向右作,使得,,连接.
(1)如图1,当点在边上时,
①若时,则____________°;
②若时,则____________°;
③观察以上结果,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请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7.已知:如图1,在中,,,,是角平分线,与相交于点,,,垂足分别为,.
【思考说理】
(1)求证:.
【反思提升】
(2)爱思考的小强尝试将【问题背景】中的条件“”去掉,其他条件不变,观察发现(1)中结论(即)仍成立.你认为小强的发现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举例说明,如果正确请仅就图2给出证明.
28.如图1,,,,,连接、,交于点.
(1)写出和的数量关系及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连接,若、分别平分和,求的度数;
(3)如图3,连接、,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探究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在三个三角形中分别利用三边关系列出三个不等式,相加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到正确的结论.
解:如图所示,在△ABP中,AP+ BP> AB,
同理: BP + PC > BC,AP+ PC > AC,
以上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到:
2(PA+ PB+ PC)> AB+ BC+ AC,
即PA+ PB+ PC>(AB+ BC+ AC),
∴PA+ PB+ PC>×(12+10+6)=14,
即PA+ PB+ PC>14
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三个三角形中分别利用三边关系列出三个不等式,相加后即可得到正确的结论;
2.B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到a-b-c BC,DA+DC> AC,则2 (DA+DB+DC) > AB+BC+AC,即可得出结论.
(1)解:∵∠BAC=70°,
∴∠ABC+∠ACB=180°-70°=110°,
∵∠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ABD=∠CBD=∠ABC,∠ACD=∠BCD=∠ACB ,
∴∠CBD+∠BCD= (∠ABC+∠ACB) ==55°,
∴∠BDC=180°- (∠CBD+ ∠BCD)=180°- 55°=125°;
(2)解:DA+DB+DC> (AB+BC+AC) ,理由如下:
在△ABD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DA+DB>AB①,
同理∶ DB+DC> BC②,DA+DC> AC③,
+②+③得∶ 2 (DA+DB+DC) >AB+BC+AC,
∴DA+DB+DC> (AB+BC+AC) .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5.(1)40°(2)∠OEC=2∠OBC(3)存在,60°
【分析】
(1)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AO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FOB= ∠AOC;
(2)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OBC=∠AOB,从而得到∠AOE=2∠OBC,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OEC=∠AOE,从而得解;
(3)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OF=∠AOB,从而得到OB、OF、OE是∠AOC的四等分线,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1)∵CB∥OA,∠C=∠OAB=100°,
∴∠COA=180°﹣∠C=180°﹣100°=80°,
∵CB∥OA,
∴∠EBO=∠AOB,
又∵∠EOB=∠AOB,
∴∠EBO=∠EOB,
∴OB平分∠AOE,
又∵OF平分∠COE,
∴∠FOB=∠EOF+∠EOB= ∠COA= ×80°=40°;
(2)结论:∠OEC=2∠OBC.
∵CB∥OA,则∠OBC=∠BOA,∠OEC=∠EOA,
则∠OBC:∠OEC=∠AOB:∠EOA,
又∵∠EOA=∠EOB+∠AOB=2∠AOB,
∴∠OBC:∠OEC=∠AOB:∠EOA=∠AOB:2∠AOB=1:2,
∴∠OEC=2∠OBC.
(3)存在
在△COF和△AOB中,
∵∠OFC=∠OBA,∠C=∠OAB,
∴∠COF=∠AOB,
∴OB、OF、OE是∠AOC的四等分线,
∴∠COF= ∠AOC= ×80°=20°,
∴∠OFC=180°﹣∠C﹣∠COF=180°﹣100°﹣20°=60°,
故存在某种情况,使∠OFC=∠OBA,此时∠OFC=∠OBA=60°.
【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各性质并准确识图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6.(1)①140;②100;③,理由见分析
(2),理由见分析
【分析】
(1)证,推出,代入求出即可求出即可;
(2)由已知条件可得证出,,推出,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证.
解:(1)①∵,
∴,即.
在和中,
∴.
∴,
∴,
∴,
当时,.
故答案为:140.
②由①可得:,
当时,.
故答案为:100.
③.
方法一:
∵,
∴,即.
在和中,,
∴,
∴,
∴.
方法二:
∵,
∴,即.
在和中,
∴,
∴.
∵,∴,
∴,∴,
∴.
即.
(2).
∵,
∴,即.
在和中,
∴,
∴,
∵,,
∴.
【点拨】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7.(1)证明见详解;(2)正确,证明见详解;
【分析】
(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即可求解;
(2)在AB上截取CP=CD,分别证、即可求证;
证明:(1)∵AD平分∠BAC,CE平分∠ACB,
∴点F是的内心,
∵,,
∴,
∵,,
∴
∴
∴
∵
∴
∴
∴
∴
(2)如图,在AB上截取CP=CD,
在和中,
∵
∴
∴,∠CFD=∠CFP,
∵AD平分∠BAC,CE平分∠ACB,
∴∠CAD=∠BAD,∠ACE=∠BCE,
∵∠B=60°,
∴∠ACB+∠BAC=120°,
∴∠CAD+∠ACE=60°,
∴∠AFC=120°,
∵∠CFD=∠AFE=180°-∠AFC=60°,
∵∠CFD=∠CFP,
∴∠AFP=∠CFP=∠CFD=∠AFE=60°,
在和中,
∵
∴
∴FP=EF
∴FD=EF.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全等证明及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相关知识并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8.(1),理由见分析(2)(3),理由见分析
【分析】
(1)设交于点,根据已知条件证明,可得,,进而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即可求解;
(2)根据(1)的结论结合已知条件证明,可得,进而根据即可求解;
(3)过点,分别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可得,进而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根据等底等高可得.
解:(1),理由如下,
如图,设交于点,
,,
,
,
,
又,,
,
,,
又,
,
,
(2)、分别平分和,
,,
,
,
,
在与中,
,
,
,
,
;
(3)如图,过点,分别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
,
,
,
又,
,
,
的面积为,的面积为,
,
,
.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4.20 《实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苏科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7.46 《相似》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共39页。
这是一份专题 17.20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与巩固(培优篇)(专项练习)-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