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探究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连加、连减和乘法做基础,有了对除法的认识做铺垫和平均分实物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是着重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求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体会用多种方法求商的过程,感受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单,并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操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背1~6的乘法口诀。
2、填出( )里的数,并说书自己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 )=6 2×( )=8 ( )×4=12
5×( )=10 3×( )=9 ( )×6=12
(设计意图:梳理、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面所学的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课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看来同学们对乘法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除法知识好吗?
生:好!
师:你知道猴子最爱吃什么吗?
生:桃子!
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师:猴妈妈怎么分才公平?谁能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2÷3=□
(设计意图:把学生引入小猴分桃子的情境中,抽象出除法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展示交流,方法多样
①分一分
师:你们能在练习本书上画一画分一分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学生通过分一分可以知道12÷3的商是4。
师:分一分这个方法好不好?
生:比较麻烦,当被除数很大时,分起来很浪费时间。
师:那有什么好的方法吗?你是怎样想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
②连减
生:
第一只分3个,12—3=9;
第二只分3个,9—3=6;
第三只分3个,6—3=3;
第四只分3个,3—3=0。
师:这位学生用我们学过的连减的方法算出商为4,非常好!还有什么好方法一起分享以下吧!
③连加
生:3+3+3+3=12,一共有4个3,所以商为4。
师:这位同学用连加的方法也可以算出商是4,真棒!
根据本班的情况,教师进一步组织交流,让学生更多的方法得到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的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基础上,明确要探究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和教师的评价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④用乘法口诀求商
展示图片,看看小猴分桃后的图,你能想到那个算式?
生:3×4=12 (教师板书)
师:谁来说一说3、4、12分别代表什么?
生回答。
师:对比3×4=12和12÷3=4,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是有联系的,我们要计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来帮忙。
师:(板书)想: 3和几相乘得12?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看来计算除法时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
生:方法4。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的道理,明确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1)出示例2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看完图,汇报交流。
(2)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说说算式的含义。
(3)这两道算式怎么计算?分别用哪句乘法口诀?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 4×6=24
24÷4=6 24÷6=4
想:四(六)二十四,商是4。 (四)六二十四,商是6。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9页“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样化的练习,突出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巩固求商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言语表达和概括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内化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十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