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2年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a﹣b=5,那么代数式(﹣2)•的值是( )
A.﹣ B. C.﹣5 D.5
2.估计+1的值在( )
A.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
3.如图,O是坐标原点,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函数y=(x<0)的图象经过菱形OABC中心E点,则k的值为( )
A.6 B.8 C.10 D.12
4.在中,,,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所需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
A. B. C. D.
6.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标可以为( )
A.(﹣5,3) B.(1,﹣3) C.(2,2) D.(5,﹣1)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4,﹣3)绕原点旋转90°得到P1,则P1的坐标为( )
A.(﹣3,﹣4)或(3,4) B.(﹣4,﹣3)
C.(﹣4,﹣3)或(4,3) D.(﹣3,﹣4)
8.如图,在ABCD中,E为CD上一点,连接AE、BD,且AE、BD交于点F,,则DE:EC=( )
A.2:5 B.2:3 C.3:5 D.3:2
9.如图,已知△ABC,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 B,C 为圆心,以大于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 M,N;②作直线 MN 交 AB 于点 D,连接 CD.若 CD=AC,∠A=50°,则∠ACB 的度数为( )
A.90° B.95° C.105° D.110°
10.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分别交BC,AC于点D,E,若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为( )
A.16cm B.19cm C.22cm D.25cm
11.下列几何体中,其三视图都是全等图形的是( )
A.圆柱 B.圆锥 C.三棱锥 D.球
12.如图,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将第二个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第三个正方形,…,则第2018个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
14.一组数据1,4,4,3,4,3,4的众数是_____.
15.如图,已知,D、E分别是边BA、CA延长线上的点,且如果,,那么AE的长为______.
16.对于函数,我们定义(m、n为常数).
例如,则.
已知:.若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则m的值为__________.
17.如图,⊙M的半径为2,圆心M(3,4),点P是⊙M上的任意一点,PA⊥PB,且PA、PB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A、点B关于原点O对称,则AB的最小值为_____.
18.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D、BE为折痕,若∠ABE=20°,则∠DBC为_____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 平均数(分) | 中位数(分) | 众数(分) |
初中部 |
| 85 |
|
高中部 | 85 |
| 100 |
(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20.(6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与AB边交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BC于点E.求证:BE=EC填空:①若∠B=30°,AC=2,则DE=______;
②当∠B=______度时,以O,D,E,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1.(6分)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联结AD,∠ADB=∠CDE,DE交边AC于点E,DE交BA延长线于点F,且AD2=DE•DF.
(1)求证:△BFD∽△CAD;
(2)求证:BF•DE=AB•AD.
22.(8分)如图,,,,求证:。
23.(8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上的点,且AE⊥BF,垂足为G.
(1)求证:AE=BF;(2)若BE=,AG=2,求正方形的边长.
24.(10分)从广州去某市,可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已知高铁的行驶路程是400千米,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是高铁的行驶路程的1.3倍.求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若高铁的平均速度(千米/时)是普通列车平均速度(千米/时)的2.5倍,且乘坐高铁所需时间比乘坐普通列车所需时间缩短3小时,求高铁的平均速度.
25.(10分)讲授“轴对称”时,八年级教师设计了如下:四种教学方法:
① 教师讲,学生听
② 教师让学生自己做
③ 教师引导学生画图发现规律
④ 教师让学生对折纸,观察发现规律,然后画图
为调查教学效果,八年级教师将上述教学方法作为调研内容发到全年级8个班420名同学手中,要求每位同学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他随机抽取了6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统计如图
(1) 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 计算扇形统计图中方法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
(3) 八年级同学中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是哪一种?选择这种教学方法的约有多少人?
26.(12分)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是 AB边上一点,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后得到CE,连接AE.求证:AE∥BC.
27.(12分)如图1所示,点E在弦AB所对的优弧上,且为半圆,C是上的动点,连接CA、CB,已知AB=4cm,设B、C间的距离为xcm,点C到弦AB所在直线的距离为y1cm,A、C两点间的距离为y2cm.
小明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分别对函数y1、y2岁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按照下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y1、y2与x的几组对应值:
x/cm | 0 | 1 | 2 | 3 | 4 | 5 | 6 |
y1/cm | 0 | 0.78 | 1.76 | 2.85 | 3.98 | 4.95 | 4.47 |
y2/cm | 4 | 4.69 | 5.26 |
| 5.96 | 5.94 | 4.47 |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并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结合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①连接BE,则BE的长约为 cm.
②当以A、B、C为顶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BC的长度约为 c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分析】先对括号内的进行通分,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分式的乘除法运算,最后把a-b=5整体代入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2)•
=
=
=a-b,
当a-b=5时,原式=5,
故选D.
2、B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2<<3,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2<<3,
∴3<+1<4,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正确得出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3、B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OA==5,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B=OA=5,AB∥x轴,求得B(-8,-4),得到E(-4,-2),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点A的坐标为(﹣3,﹣4),
∴OA==5,
∵四边形AOCB是菱形,
∴AB=OA=5,AB∥x轴,
∴B(﹣8,﹣4),
∵点E是菱形AOCB的中心,
∴E(﹣4,﹣2),
∴k=﹣4×(﹣2)=8,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
直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分别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
∵,,
∴,
∴,
故选项A,B错误,
∵,
∴,
故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
5、B
【解析】
主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
【详解】
综合主视图和俯视图,底层最少有个小立方体,第二层最少有个小立方体,因此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个.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解题关键在于识别图形
6、C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判断系数k>0,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由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由此得到结论.
【详解】∵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的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k>0,
A、把点(﹣5,3)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
B、把点(1,﹣3)代入y=kx﹣1得到:k=﹣2<0,不符合题意;
C、把点(2,2)代入y=kx﹣1得到:k=>0,符合题意;
D、把点(5,﹣1)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求得k>0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分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两种情形求解即可.
【详解】
解:如图,分两种情形旋转可得P′(3,4),P″(−3,−4),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换——旋转,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空间想象能力.
8、B
【解析】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EAB=∠DEF,∠AFB=∠DFE
∴△DEF∽△BAF
∴
∵,
∴DE:AB=2:5
∵AB=CD,
∴DE:EC=2:3
故选B
9、C
【解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A=5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CA=80°,根据题目中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可知BD=CD,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BC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知∠B+∠BCD=∠CDA,进而求得∠BCD=25°,根据图形可知∠ACB=∠ACD+∠BC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CD=AC,∠A=50°
∴∠CDA=∠A=50°
∵∠CDA+∠A+∠DCA=180°
∴∠DCA=80°
根据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
∴BD=CD
∴∠B=∠BCD
∵∠B+∠BCD=∠CDA
∴2∠BCD=50°
∴∠BCD=25°
∴∠ACB=∠ACD+∠BCD=80°+25°=105°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各个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10、B
【解析】
根据作法可知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根据作法可知MN是AC的垂直平分线,
∴DE垂直平分线段AC,
∴DA=DC,AE=EC=6cm,
∵AB+AD+BD=13cm,
∴AB+BD+DC=13cm,
∴△ABC的周长=AB+BD+BC+AC=13+6=19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1、D
【解析】
分析: 任意方向上的视图都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只有球,在任意方向上的视图都是圆,其他的几何体的视图都有不同的.
详解:圆柱,圆锥,三棱锥,球中,
三视图都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只有球,在任意方向上的视图都是圆,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各个图形的在任意方向上的视图.
12、C
【解析】
试题分析: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C.故选C.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1
【解析】
先分别求出第1个、第2个、第3个正方形的面积,由此总结规律,得到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将n=2018代入即可求出第2018个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
:∵第1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4××2×1=5=51;
第2个正方形的面积为:5+4××2×=25=52;
第3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5+4××2×=125=53;
…
∴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为:5n;
∴第2018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得到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
14、1
【解析】
本题考查了统计的有关知识,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详解】
在这一组数据中1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了众数的定义,是基础题型.
15、
【解析】
由DE∥BC不难证明△ABC△ADE,再由,将题中数值代入并根据等量关系计算AE的长.
【详解】
解:由DE∥BC不难证明△ABC△ADE,
∵,CE=4,
∴,
解得:AE=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16、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中所给定义先求,再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m值.
详解:由所给定义知,,若
=0,
解得m=.
点睛: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是,
△=b2-4ac,a,b,c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0说明方程有两个不同实数解,
△=0说明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解,
△<0说明方程无实数解.
实际应用中,有两种题型(1)证明方程实数根问题,需要对△的正负进行判断,可能是具体的数直接可以判断,也可能是含字母的式子,一般需要配方等技巧.
17、6
【解析】
点P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P是两个圆的交点,当⊙O与⊙M外切时,AB最小,根据条件求出AO即可求解;
【详解】
解:点P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
∴P是两个圆的交点,
当⊙O与⊙M外切时,AB最小,
∵⊙M的半径为2,圆心M(3,4),
∴PM=5,
∴OA=3,
∴AB=6,
故答案为6;
【点睛】
本题考查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够将问题转化为两圆外切时AB最小是解题的关键.
18、1
【解析】
解: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ABE=∠A′BE,∠DBC=∠DBC′.又∵∠ABE+∠A′BE+∠DBC+∠DBC′=180°,∴∠ABE+∠DBC=90°.又∵∠ABE=20°,∴∠DBC=1°.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三角形折叠以后的图形和原图形全等,对应的角相等,得出∠ABE=∠A′BE,∠DBC=∠DBC′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
| 平均数(分) | 中位数(分) | 众数(分) |
初中部 | 85 | 85 | 85 |
高中部 | 85 | 80 | 100 |
(2)初中部成绩好些(3)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解析】
解:(1)填表如下:
| 平均数(分) | 中位数(分) | 众数(分) |
初中部 | 85 | 85 | 85 |
高中部 | 85 | 80 | 100 |
(2)初中部成绩好些.
∵两个队的平均数都相同,初中部的中位数高,
∴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初中部成绩好些.
(3)∵,
,
∴<,因此,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1)根据成绩表加以计算可补全统计表.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回答.
(2)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分析得出即可.
(3)分别求出初中、高中部的方差比较即可.
20、(1)见解析;(2)①3;②1.
【解析】
(1)证出EC为⊙O的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得出EC=ED,再求得EB=ED,即可得出结论;
(2)①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由勾股定理求出BC,再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即可得出DE;
②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DA=∠A=1°,于是∠DOC=90°然后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证明:连接DO.
∵∠ACB=90°,AC为直径,
∴EC为⊙O的切线;
又∵ED也为⊙O的切线,
∴EC=ED,
又∵∠EDO=90°,
∴∠BDE+∠ADO=90°,
∴∠BDE+∠A=90°
又∵∠B+∠A=90°,
∴∠BDE=∠B,
∴BE=ED,
∴BE=EC;
(2)解:①∵∠ACB=90°,∠B=30°,AC=2,
∴AB=2AC=4,
∴BC==6,
∵AC为直径,
∴∠BDC=∠ADC=90°,
由(1)得:BE=EC,
∴DE=BC=3,
故答案为3;
②当∠B=1°时,四边形ODEC是正方形,理由如下:
∵∠ACB=90°,
∴∠A=1°,
∵OA=OD,
∴∠ADO=1°,
∴∠AOD=90°,
∴∠DOC=90°,
∵∠ODE=90°,
∴四边形DECO是矩形,
∵OD=OC,
∴矩形DECO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切线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切线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1、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 ,可得∽ ,从而得,
再根据∠BDF=∠CDA 即可证;
(2)由∽ ,可得,从而可得,再由∽,可得从而得,继而可得 ,得到.
试题解析:(1)∵,∴,
∵ ,∴∽ ,
∴,
又∵∠ADB=∠CDE ,∴∠ADB+∠ADF=∠CDE+∠ADF,
即∠BDF=∠CDA ,
∴∽;
(2)∵∽ ,∴,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能结合图形以及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证明是关键.
22、见解析
【解析】
据∠1=∠2可得∠BAC=∠EAD,再加上条件AB=AE,∠C=∠D可证明△ABC≌△AED.
【详解】
证明:∵∠1=∠2,
∴∠1+∠EAC=∠2+∠EAC,即∠BAC=∠EAD.
∵在△ABC和△AED中,
∴△ABC≌△AED(AAS).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23、(1)见解析;(2)正方形的边长为.
【解析】
(1)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ABC=∠C=90°,∠BAE+∠AEB=90°,由AE⊥BF,得出∠CBF+∠AEB=90°,推出∠BAE=∠CBF,由ASA证得△ABE≌△BCF即可得出结论;
(2)证出∠BGE=∠ABE=90°,∠BEG=∠AEB,得出△BGE∽△ABE,得出BE2=EG•AE,设EG=x,则AE=AG+EG=2+x,代入求出x,求得AE=3,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C=∠C=90°,
∴∠BAE+∠AEB=90°,
∵AE⊥BF,垂足为G,
∴∠CBF+∠AEB=90°,
∴∠BAE=∠CBF,
在△ABE与△BCF中,
,
∴△ABE≌△BCF(ASA),
∴AE=BF;
(2)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C=90°,
∵AE⊥BF,
∴∠BGE=∠ABE=90°,
∵∠BEG=∠AEB,
∴△BGE∽△ABE,
∴=,
即:BE2=EG•AE,
设EG=x,则AE=AG+EG=2+x,
∴()2=x•(2+x),
解得:x1=1,x2=﹣3(不合题意舍去),
∴AE=3,
∴A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与相似是解题的关键.
24、(1)520千米;(2)300千米/时.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高铁的行驶路程×1.3得出答案;(2)首先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高铁平均速度为2.5x千米/时,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求出未知数x的值.
试题解析:(1)依题意可得,普通列车的行驶路程为400×1.3=520(千米)
(2)设普通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高铁平均速度为2.5x千米/时
依题意有:=3 解得:x=120
经检验:x=120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高铁平均速度:2.5×120=300千米/时
答:高铁平均速度为 2.5×120=300千米/时.
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
25、解:(1)见解析; (2) 108°;(3) 最喜欢方法④,约有189人.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喜欢方法②的学生有60-6-18-27=9(人);
(2)求方法③的圆心角应先求所占比值,再乘以360°;
(3)根据条形的高低可判断喜欢方法④的学生最多,人数应该等于总人数乘以喜欢方法④所占的比例;
【详解】
(1)方法②人数为60−6−18−27=9(人);
补条形图如图:
(2)方法③的圆心角为
故答案为108°
(3)由图可以看出喜欢方法④的学生最多,人数为 (人);
【点睛】
考查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比较基础,难度不大,是中考常考题型.
26、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C=BC,∠B=∠ACB=60°,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CD=CE,∠DCE=60°,求出∠BCD=∠ACE,根据SAS推出△BCD≌△ACE,根据全等得出∠EAC=∠B=60°,求出∠EAC=∠ACB,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
试题解析:∵△ABC是等边三角形,
∴AC=BC,∠B=∠ACB=60°,
∵线段CD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CE,
∴CD=CE,∠DCE=60°,
∴∠DCE=∠ACB,即∠BCD+∠DCA=∠DCA+∠ACE,
∴∠BCD=∠ACE,
在△BCD与△ACE中,
,
∴△BCD≌△ACE,
∴∠EAC=∠B=60°,
∴∠EAC=∠ACB,
∴AE∥BC.
27、(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①6;②6或4.1.
【解析】
(1)由题意得出BC=3cm时,CD=2.85cm,从点C与点B重合开始,一直到BC=4,CD、AC随着BC的增大而增大,则CD一直与AB的延长线相交,由勾股定理得出BD=,得出AD=AB+BD=4.9367(cm),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
(2)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即可;
(3)①∵BC=6时,CD=AC=4.1,即点C与点E重合,CD与AC重合,BC为直径,得出BE=BC=6即可;
②分两种情况:当∠CAB=90°时,AC=CD,即图象y1与y2的交点,由图象可得:BC=6;
当∠CBA=90°时,BC=AD,由圆的对称性与∠CAB=90°时对称,AC=6,由图象可得:BC=4.1.
【详解】
(1)由表中自变量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测量,分别得到了y1、y2与x的几组对应值知:BC=3cm时,CD=2.85cm,从点C与点B重合开始,一直到BC=4,CD、AC随着BC的增大而增大,则CD一直与AB的延长线相交,如图1所示:
∵CD⊥AB,
∴(cm),
∴AD=AB+BD=4+0.9367=4.9367(cm),
∴(cm);
补充完整如下表:
(2)描出补全后的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1),(x,y2),画出函数y1、y2的图象如图2所示:
(3)①∵BC=6cm时,CD=AC=4.1cm,即点C与点E重合,CD与AC重合,BC为直径,
∴BE=BC=6cm,
故答案为:6;
②以A、B、C为顶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分两种情况:
当∠CAB=90°时,AC=CD,即图象y1与y2的交点,由图象可得:BC=6cm;
当∠CBA=90°时,BC=AD,由圆的对称性与∠CAB=90°时对称,AC=6cm,由图象可得:BC=4.1cm;
综上所述:BC的长度约为6cm或4.1cm;
故答案为:6或4.1.
【点睛】
本题是圆的综合题目,考查了勾股定理、探究试验、函数以及图象、圆的对称性、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理解探究试验、看懂图象是解题的关键.
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各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