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十四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5页。
第十四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2.选出对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赏析有误的一项的(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A.《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词的题目。B.上阕借景抒情,作者登楼远望,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思接千载,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整体情感沉郁悲怆。C.下阕借孙权来衬托曹刘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D.全词以三问三答结构全篇,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融古语入词,浑厚雄壮,意境高远。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A.词人登上京口北固亭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B.“悠悠”一词既指时间的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词人借孙权来衬托曹操、刘备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和愤慨。D.全词简洁明快,层次分明,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相互呼应。4.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A.“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这是一首著名的怀古咏志之词。B.上阕借景抒情,“悠悠”一词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长江水势浩荡,奔流入海的气势。C.下阕借曹刘来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D.词的结尾直接引用曹操对孙权的赞语,使用典故,暗示了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5.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A.首句一个“即”表明边塞冬雪来得格外早,且下得大,流露出诗人的惊奇之情以及对边塞美景的眷恋之情。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壮丽景象。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用夸张的笔法,气势磅礴地勾勒出神奇壮丽的边塞雪景,又为下文的送别友人做了铺垫。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送别友人,一个“空”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综合性学习6.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育英中学九年级(1)班将于周五下午两点上一堂以“咏诗词·会朋友”为主题的班会课,请你参与解决以下问题。(1)活动前,班主任想邀请施校长参加,班委会为此设计了一张邀请函,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邀请函遵敬的施校长:您好!我们班将举办“咏诗词·会朋友”诗词朗诵会,想聆听您对以诗交友的看法,诚邀您于2021年3月18日下午2点亲自莅临我班参与本次活动。2021年3月17日九年级(1)班班委会①邀请函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2)班长想要你去邀请语文学科组长张老师来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3)活动中有以下三个项目,请你来积极应对。①语文老师打出两则材料,你能从材料中可归纳出什么信息?【材料一】2018年,央视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材料二】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活从不缺少诗意,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的活动名称。A.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C.一丈竹竿三丈线,何处鲤鱼来上钩。( )③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只填选项)【甲】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乙】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恨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甲】_____ 【乙】_____ 三、诗歌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问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请对曲中的“望”作简要赏析。(2)请结合全曲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伤心”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1.C2.C3.C4.B5.A6.(1) 遵敬 尊敬 删去“亲自” 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2)张老师,您好!我们班定于本周五下午两点在本班教室举行“咏诗词·会朋友”主题班会,特邀您参加此次活动,期待您的光临!(3) ①中华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斗草 放风筝 钓鱼 C B 7.(1)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我身世坎坷,如同风雨中的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描绘了一幅危急存亡、慷慨悲凉的家国命运相连图。(2)尾联意为:自古以来谁没有一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忠心永垂史册。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与视死如归的爱国之情(或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8.(1)一个“望”字,作者抚今追昔,从历代王朝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的思索和深切的同情。(2)作者赴任救灾,看到百姓疾苦,心头沉重;望向西都,想到王朝兴亡,心生感慨,对百姓更增同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十四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8页。
这是一份第四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10页。
这是一份第十八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