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6页。
第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选择题1.关于本单元写作:学写传记,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有时还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B.传记重视细节。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C.从小传入手。与一般的传记相比,小传的记述较简略,篇幅也较短,因此,作者往往把笔墨集中在传记主人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特点。D.传记作者不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2.为家人写传记,下列做法有误的是( )A.与你要写的家人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他的生活经历。B.既要有概括性的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C.注意要面面俱到,根据要着重表现的特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言行。D.写完后给传主看一看或读给他听,听听他的意见,做些修改。 二、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3.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信”的名言。请简要概括“信”的含义。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主题活动话诚信】4.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策划者,请设计两项主题活动。【班级演讲论诚信】5.某班级准备用下面两幅漫画证明当今社会中“信”的重要性,请你分别用100字以内的简洁语言,叙述下面两幅漫画的内容。【甲】 【乙】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传记《屠呦呦与青蒿素》,完成下列各题。屠呦呦与青蒿素①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理由是她研发出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但青蒿素获奖是集体攻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②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③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把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作为自己的志向。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但屠呦呦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是能战胜一切的。她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④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领导团队的才干,至今让当年科研组的人们所称道。而屠呦呦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则更是令人叹服不已。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⑤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⑥“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⑦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6.这篇传记主要记述了屠呦呦的____和____的事迹。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B.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少数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在短期内显而易见,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研发的青蒿素就属于这一类。C.传记第⑦段“各种肤色的人表达敬意”的主要原因是: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对屠呦呦研发青蒿素艰难历程的描写就很细腻生动。8.第④段告诉我们: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改进了提取药物的方法。她这样做是从哪里受到的启发?改进的最关键的两种提取药物的方法是什么?9.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请参考示例,从第③④段中再梳理出一个因素并稍加说明(可以引用原文说明,也可以概括说明)。示例:志向。屠呦呦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把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作为自己的志向。10.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哪一个因素对你触动最大?请就这一因素谈谈你的感受。 四、作文1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把毕生精力全部献给科学事业的诺贝尔,曾写下一篇短小精悍的自传。全文如下:阿·诺贝尔呱呱坠地之时,小生命差点断送在仁慈的医生手中。主要美德:保持指甲干净,从不累及他人。主要过失:终身不娶,脾气不佳,消化力差。唯一愿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罪恶:不敬鬼神。重要事迹:无。诺贝尔的自传可谓诙谐幽默、个性鲜明。你自己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自己吗?生活中的哪些事情能真正体现自己呢?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自传。 参考答案:1.D2.C3.诚信、信誉;说话算数,说到做到。 4.例:举办诚信故事会;开展诚信人物专访活动;举办诚信图片(书画)展览会。(两项即可) 5.【甲】示例:失信像拴在腿脚上的铁链一样拖累你,又会像牢笼一样禁锢你,你将被禁止乘坐飞机和列车软卧,被限制贷款,面临资金缺乏的困境。【乙】示例:有人经常拖延信用卡还款时间,违背与银行订立的信用,在银行信用系统中留下不良信用记录,需要贷款时就会因欠款不良信用记录而无法获得银行批准。 6. 立志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 发明青蒿素的经过 7.D 8.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乙醇冷浸法 低沸点溶剂提取法。 9.示例: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②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③选对研究方向,并具有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把从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素上;④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 10.示例:屠呦呦在设备简陋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说明其心无旁骛。屠呦呦在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等情况下,不气馁,坚持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说明其坚持不懈。 11.[例文]是灰姑娘,也是女王自呱呱坠地起,亦活了十四五载了。可谓收获良多,见识颇丰。我自认为是被父母当男孩子养大的,做饭刷碗样样行,下地劳作亦是常事。所以,比起同龄的女孩子,我更多了一份刚毅。也正是这样的童年,塑造了一个如今的我。本人生性开朗好动,喜交朋友。对知己的寻觅更是从未间断。因为我认为,友情是世界上最真挚最单纯的情感,所以我很珍视每一份友情。对待朋友,我喜欢开玩笑,喜欢对她们撒娇,甚至“损”对方,和她们在一起,我很放得开。自然,在她们心里,我是个好动的女汉子。朋友如此,父母也是这般。对待父母,我会经常调侃父亲乱丢臭袜子,亦会嘲笑母亲买的衣服很落伍。在他们眼里,我根本不是个女孩子吧!因为我常常会和弟弟打架,拌嘴。我们会因为争夺电视遥控器展开“世界大战”,而那个小屁孩仗着母亲宠爱,总会让我败下阵来,可我重申,这不是能力问题。如今,我女汉子的形象早已在父母心中定型了。有时,我更觉得自己神经质。闹的糗事也不少呢!记得有次去问老师问题,脑子不知怎么回事,一下子短路了,开口便问:“姥姥,这道题怎么做?”声音太小,“姥姥”没有听见,于是,我加大了嗓门:“姥爷,这道题怎么做啊?”话一出口,我瞬间呆了,老师也傻了,我清楚地记得老师当时的表情,全班更是一阵哄笑。哼,有那么好笑吗?好吧,的确好笑!这种糗事我还真干了不少,哎,我也是醉了。这就是我的童年,一个回忆起来满满都是爱和欢乐的童年。而童年里,有一个真实开朗的我。虽不是出身豪门,更没有挥金如土的豪气,可我过得仍然很充实,很快乐。我承认,我是个灰姑娘,但你也不能否认,我也是自己的女王。一个追求完美,但又不完美的我,可我并不觉得遗憾,每一个人都是人世间的旅行者,谁对谁错,任人评说。[点评]这篇自传语言十分简练,幽默风趣,诙谐生动,事例典型,人物形象鲜明。文章以横向为序,从对朋友、对父母、对弟弟等不同侧面描述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活泼可爱而又追求上进,健康阳光而又诙谐幽默。叙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6页。
这是一份第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共6页。
这是一份第六周作业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