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16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16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16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166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166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166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166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166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课件 专题2 词语(成语)(含答案)
展开根据释义,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第一单元1.这次考试他取得了很好的建树。( )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此处大词小用,应改为“成绩”。
2.以共和国的名义,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首次颁发“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比赛开始后,小骑士们一个个娴熟地驾驭着小车前进,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4.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5.这棵摧枯拉朽的老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假酒销售团伙”,此处褒词贬用。
“摧枯拉朽”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不能用来形容“老树”,此处对象误用,可改为“赈济”。
6.面对经常性的雾霾天气,司机们常常眼花缭乱,只好减速慢行。( )7.机构改革后,种植业管理处合并了之前种植业处、经作处等处室的多项职能,新牵头人殚精竭虑,丝毫不敢懈怠。( )8.“英雄机长”刘传健说:“飞行不能有半点的含糊,只有你一丝不苟地把每一个动作做好,才能保证安全。”( )
“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是一种心理感受,不能用来形容因雾霾带来的视觉受阻现象。
9.硕士毕业后他凭借父辈积攒下的人脉和资金,白手起家创办了这家科技公司。( )10.《开讲啦》节目上,“八一勋章”获得者韦昌进走到台前,讲述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感动了无数观众。( )
“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与句中“父辈积攒下的人脉和资金”的语境不符。
第二单元11.他破坏了学校公物,受到老师的严厉诘责。( )12.洪灾过后,政府想方设法周济灾民。( )13.母亲是与我们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我对任何不尊重母亲的言行都深恶痛疾。( )
“诘责”指用盘问、追问或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用在此处程度过重。
“周济”指给予帮助、救援,一般只用于个人对个人,此处对象误用,可改为“赈济”。
14.电影《中国机长》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15.张校长工作一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务空名,因此深受大家敬重。( )16.小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他特别激动,诚惶诚恐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 )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用来形容“情节”。
“诚惶诚恐”形容拘谨的样子,与“取得了好成绩”“特别激动”的语境不符。
17.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消息。( )18.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19.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此处与语境不符。
“杳无消息”指没有一点儿音信。强调的是“音信”,此处对象误用。
20.他这个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21.无论对待什么人,他总是和颜悦色,诊疾问病,总是仔细认真、一丝不苟。( )22.公安机关要依法查处网络违规行为,确保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藏污纳垢之处。( )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不能用来形容性格,此处与语境不符。
第四单元23.海啸过后当地房屋被水淹没,而街上也满布被洪水冲翻的汽车,可谓一片狼藉。( )24.近年来,我国近视患病率持续上升,专家呼吁:“预防大于治疗”,尽可能早治,遏制近视患病高发。( ) 25.如今,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绝活濒临消亡。( )
“遏制”指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常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此处对象误用。
26.他比同龄人显得成熟稳重多了,周围再吵闹,人们再喧嚷,他也无动于衷。( )27.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至于吹毛求疵、嚼文嚼字什么的,毫无意义。( )28.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是通衢大道,坦荡如砥,可真实的人生既有平路坦途,也有崎岖小路。( )
“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29.走过圆明园遗址,多少景致惹人触目伤怀,步履沉重。( )30.他在战斗中表现出的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爱国热情值得我们永远赞颂。( )31.用评书方式讲述岳飞故事,人们也会在潜滋暗长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精神熏陶。( )
“潜滋暗长”指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是一个动词,此处用作了名词。
第五单元32.我们要推崇并致敬“孤岛村医”余家军那种一心为百姓的情怀和精神。( )33.经反复斟酌后,该博物馆碑记终于定稿,并由著名书法家亲笔挥毫。( )34.早晨起来,我总是习惯性地到公园里去徘徊,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与语境不符。
35.《经典咏流传》这个栏目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36.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 )37.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38.她的眼泪如串线珠子一般,络绎不绝地落下来。( )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能用来形容栏目,对象误用。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不能用来形容眼泪,对象误用。
39.近日,市图书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前来办证、借书的读者络绎不绝。( )40.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41.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两个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
“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对象误用。
“摩肩接踵”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对象是“很多的人”,与句中“我和同桌”的语境不符。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建树”表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或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此处大词小用,应改为“成绩”)√√×(“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假酒销售团伙”,此处褒词贬用)
×(“摧枯拉朽”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不能用来形容“老树”,此处对象误用,可改为“赈济”)×(“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纷繁复杂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是一种心理感受,不能用来形容因雾霾带来的视觉受阻现象)√√
×(“白手起家”形容在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与句中“父辈积攒下的人脉和资金”的语境不符)√×(“诘责”指用盘问、追问或反问的口气来责备对方。用在此处程度过重)×(“周济”指给予帮助、救援,一般只用于个人对个人,此处对象误用,可改为“赈济”)√
×[“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不能用来形容“情节”]√×(“诚惶诚恐”形容拘谨的样子,与“取得了好成绩”“特别激动”的语境不符)×(“杳无消息”指没有一点儿音信。强调的是“音信”,此处对象误用)√
×(“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此处与语境不符)×(“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不能用来形容性格,此处与语境不符)√√√×[“遏制”指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常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此处对象误用]
√×(“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潜滋暗长”指在暗中不知不觉地生长,是一个动词,此处用作了名词)√√×(“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与语境不符)×(“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不能用来形容栏目,对象误用)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不能用来形容眼泪,对象误用)√×(“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对象误用)×(“摩肩接踵”指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对象是“很多的人”,与句中“我和同桌”的语境不符)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期末复习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期末复习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可歌可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锋芒毕露,家喻户晓,知人之明,马革裹尸,层出不穷,截然不同,任人宰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期末复习专题二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期末复习专题二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指少有人来,非常疲乏难以忍受,定喜爱不专一,迟钝或漠不关心,离奇古怪不合常理,形容彼此相差很远,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期末复习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于运用 课件: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2.期末复习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于运用 课件,共32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