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01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02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03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04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05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06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07
    初中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件A08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授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心说,托勒密与地心说,日心说,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太阳光,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停的自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声望,加上这种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将近4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哥白尼的宇宙体系是有局限的,但他彻底推翻了千百年来承袭的错误的宇宙观念,第一次透过表面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它行星围绕太阳运转的客观规律,发现了真正的太阳系。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2.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吗?3.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大家注意观察:地球的自转有什么特征?
    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方向是自西向东
    想一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的产生?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地球表面面对太阳的一面出现白天,而背对太阳的一面出现黑夜,而且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很长。由于地球在不停的进行自转运动,所以产生了昼夜更替。如图上的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
    地球自转过程中不同地方的昼夜现象
    太阳当头时,人们常说:现在是中午12点了,这就是该地的“地方时”。例如,在上海,太阳当头的时候是12点。但同一时刻,对远离上海以西约1 700千米的地方,太阳还在偏东方向离当头还差1个小时,对该地而言只是11点钟。相反,对上海以东约1 700千米的地方,太阳早已偏西了1个小时,它已经是下午1点钟了。
    图中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 哪里正处正午?哪里正处日出? 哪里正处日落?哪些地方处在上午? 哪些地方处在下午?你能够看出来吗?
    1、地球自转知多少?
    2、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点拨:北逆南顺自西向东
    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转:
    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的变化
    不同经度的地区的时间不同等等
    试想:若地球不自转,会不会有上述现象的发生?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观看动画并讨论: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公转的重要特征: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23°26′)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约365天)
    地球公转的中心:太阳
    大家注意观察地球公转有什么特征
    4.观看动画后填写下表
    地球的公转(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位置变化)
    地球公转时,太阳光直射到地球表面的纬度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总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来回变化(如图):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冬至-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春、秋分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南北半球光线适中,白天和黑夜等长,接受的太阳热量适中,大部分地区天气不冷不热。
    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北半球光线强,白天长,接受的太阳热量多,天气热,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北半球光线弱,白天短,接受的太阳热量少,天气冷,南半球相反。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光直射时,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获得的热量就多,反之,受到太阳光斜射的地方,热量就少。为了区别不同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的差异,人们用太阳高度角来反映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当太阳的高度角为90度时,太阳光为直射,光照最强;太阳的高度角越低,斜射越厉害,光照越弱,背向太阳时没有太阳高度角,没有光照。
    太阳的直射与太阳高度角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的变化
    正是由于地球在公转的不同位置受到太阳照射的不同,才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中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四季。
    欧美: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划分四季。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五带的形成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里,受到的太阳照射也不相同,冷热也有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人们将其划分为五带。
    【例1】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
    【例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例3】 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①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例4】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23.5°S夏至日【例5】我国南极考察队由上海出发到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S,76°E),途经地球五带中的 个。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8、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的季节是: A. 冬季 B. 秋季 C. 夏季 D. 春季
    10、下列节日中,湛江地区黑夜最长的是 A.国际儿童节 B.国际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旦
    9、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自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A. 23.5˚S——冬至日 B. 23.5˚S——夏至日 C. 23.5˚N——冬至日 D. 23.5˚N——夏至日
    7、北京(40°N)属于 A. 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南寒带
    1、五带中 四季更替明显, 太阳光能够直射 。
    2、我国去南极考察的科学队在什么季节出发合适?为什么?
    3、一年中哪个月人的影子最长?哪个月人的影子最短?这两个月分别属于哪一季节?
    4、地球没有自转、公转,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相关课件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综合与测试复习课件ppt,共20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教课ppt课件,共22页。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人口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人口作业课件ppt,共15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