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九年级(上)学情调研化学试卷(9月份)
展开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九年级(上)学情调研化学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2.(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没有利用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C.二氧化碳用于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蒸馏水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3分)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有些同学提出“可以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可以先用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作结论
4.(3分)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量筒不仅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用作化学反应的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试管可以直接受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若指针偏向左侧,应向右盘加砝码至天平平衡为止
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5.(3分)某学生量取液体,第一次俯视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2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
6.(3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不同可燃物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起始时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将燃烧匙内的可燃物加热至燃烧或红热后,伸入瓶中塞紧瓶塞。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记录数据如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可燃物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高度
①
镁带
等于3格
②
铁丝
几乎为0
③
红磷
约为0.6格
④
红磷
约为1.5格
A.实验①可能原因是:镁带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
B.实验②可能原因是:铁丝燃烧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相等
C.实验③可能原因是:红磷量太少,集气瓶中的氧气未完全反应
D.实验④可能原因是:红磷点燃后,插入燃烧匙时,未迅速塞紧瓶塞,有部分空气逸出
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
B.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应将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的更快,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D.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
8.(3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引燃白磷;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二、解答题
9.(4分)(1)某同学在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
(2)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没有面向手心,后果是 。
(3)小明同学需要量取50mL的水并加热至沸腾,在此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4)张老师让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6g食盐,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接下来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 。
10.(6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1)图丁中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 。
(2)图丁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甲、乙、丙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但其目的各不相同。装置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
(4)写出丙实验中的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11.(5分)(1)下列物质中:①海水;②洁净的空气;③澄清石灰水;④液氧;⑤加碘食盐;⑥冰水混合物;⑦二氧化碳;⑧稀有气体;⑨人呼出的气体;⑩密闭容器内红磷燃烧后剩余的气体。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
(2)请选用一种物质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
A.带火星的木条
B.燃着的木条
C.澄清石灰水
(3)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①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为 。
②能证明人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
12.(5分)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为少年儿童所做的化学讲座中用蜡烛和玻璃导管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如图。
①他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火焰(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另一端的尖嘴处,发现尖嘴处也出现了火焰(子火焰)。
②他用湿冷的毛巾包住导管,发现子火焰熄灭。
③拿下导管去掉毛巾,发现导管内壁附有冷凝的固体。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导管内冷凝的固体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
(2)子火焰中的可燃物是 ,蜡烛能产生子母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石蜡的性质决定的,其中,化学性质是 ,物理性质是 ;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做该实验时,导气管不宜过长,否则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 ;二是导气管必须插入到母火焰的焰心处,若是插到外焰中也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 。
13.(6分)如图所示,甲为老师演示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乙为兴趣小组设计的相关改进实验。实验前,乙中集气瓶(容积为230mL)内装有20mL水,量筒(规格为100mL)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初始读数为70mL,实验时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反应结束并冷却后量筒内读数为30mL。(提示: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相似,在40℃就能够燃烧)
(1)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该实验全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
(3)列式并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4)经过计算发现实验结果发生了偏差,可能的原因是 。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九年级(上)学情调研化学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木条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没有利用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C.二氧化碳用于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蒸馏水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电灯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用于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蒸馏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的是蒸馏水,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3分)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有些同学提出“可以先用磁铁来吸一下”.就“可以先用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探究中的(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作结论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根据题意,“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在实验、假设、观察、作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
A、“可以先用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故选项正确。
B、“可以先用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假设,故选项错误。
C、“可以先用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
D、“可以先用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不是作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分)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量筒不仅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用作化学反应的容器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试管可以直接受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若指针偏向左侧,应向右盘加砝码至天平平衡为止
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分析】A、根据量筒的用途进行分析;
B、根据试管和烧杯加热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的步骤进行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量筒只能用来量度液体体积,不能用来做反应容器,故A错;
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不能直接加热,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故B正确;
C、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的步骤:先调平衡,再放好砝码和游码,最后加药品,若指针偏向左侧,说明药品多了,要减少药品,故C错;
D、酒精灯的熄灭方法: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
5.(3分)某学生量取液体,第一次俯视读数为4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2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无法确定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
某学生量取液体,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40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40mL;仰视读数为25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小,那么实际体积应大于25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15mL。
故选: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时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到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大;俯视读数时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到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
6.(3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不同可燃物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起始时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将燃烧匙内的可燃物加热至燃烧或红热后,伸入瓶中塞紧瓶塞。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记录数据如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可燃物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高度
①
镁带
等于3格
②
铁丝
几乎为0
③
红磷
约为0.6格
④
红磷
约为1.5格
A.实验①可能原因是:镁带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
B.实验②可能原因是:铁丝燃烧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相等
C.实验③可能原因是:红磷量太少,集气瓶中的氧气未完全反应
D.实验④可能原因是:红磷点燃后,插入燃烧匙时,未迅速塞紧瓶塞,有部分空气逸出
【分析】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A、实验①可能原因是:镁带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即能和氮气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②可能原因是:铁丝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实验③可能原因是:红磷量太少,集气瓶中的氧气未完全反应,即氧气过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④可能原因是:红磷点燃后,插入燃烧匙时,未迅速塞紧瓶塞,有部分空气逸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
B.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应将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的更快,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D.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的更快,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有些反应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不能将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的更快,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低于吸入的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呼出气体的组成成分、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化学变化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3分)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
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引燃白磷;
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
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
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分析】根据①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热,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烟,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④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由提示生石灰遇水发生反应并放热可知,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故①正确;
②.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产成大量白烟,故②错误;
③.白磷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③错误;
④.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试管内气体先膨胀,冷却后压强减小,故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故④正确;
⑤.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总体积的,消耗氧气的体积=50mL×=10mL,所以活塞停止在40mL的位置,故⑤正确;
故选:B。
【点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热点,重点考查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以及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或偏小的原因,未来中考对该实验的考查将会不断创新。
二、解答题
9.(4分)(1)某同学在实验中,若不小心将酒精灯碰翻在桌上,桌上洒落的酒精燃烧起来,最简捷有效的扑灭方法是 用湿抹布盖灭 。
(2)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没有面向手心,后果是 药液腐蚀标签 。
(3)小明同学需要量取50mL的水并加热至沸腾,在此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 。
(4)张老师让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6g食盐,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接下来小明应进行的操作是 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 。
【分析】(1)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因此灭火的原理则有:隔断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撤离可燃物。通常可使用泥沙、灭火器或湿抹布等隔断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或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是为防止流下的药液腐蚀标签,导致看不清标签上的药品的名称去分析解答;
(3)根据量取50mL需要用到量筒、胶头滴管,加热至沸腾,需要用到加热仪器进行分析;
(4)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用湿抹布覆盖在燃烧的酒精上以隔绝酒精与氧气的接触,达到隔绝氧气而灭火的目的;扑灭后不会在实验桌上残留其它物质,灭火方法比较简捷。
(2)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是为防止流下的药液腐蚀标签,导致看不清标签上的药品的名称;故答案为:药液腐蚀标签;
(3)量取50mL需要用到量筒、胶头滴管,加热至沸腾,需要用到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
(4)用托盘天平称量5.6g食盐,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多了,要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
故答案为:(1)用湿抹布盖灭;
(2)药液腐蚀标签;
(3)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
(4)减少药品至天平平衡.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
10.(6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
(1)图丁中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 坩埚钳 。
(2)图丁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氧气二氧化碳 。
(3)甲、乙、丙的集气瓶里都预先加入少量水,但其目的各不相同。装置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
(4)写出丙实验中的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铁丝生锈、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等 。
【分析】(1)图丁中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坩埚钳。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装置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4)铁燃烧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铁丝生锈、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等。
【解答】解:(1)图丁中夹持木炭的仪器名称是坩埚钳。
故填:坩埚钳。
(2)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
故填:碳+氧气二氧化碳。
(3)装置乙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故填: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4)丙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过程中没有观察明显的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是铁丝生锈、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等。
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铁丝生锈、氧气不纯、温度没有达到铁的着火点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5分)(1)下列物质中:①海水;②洁净的空气;③澄清石灰水;④液氧;⑤加碘食盐;⑥冰水混合物;⑦二氧化碳;⑧稀有气体;⑨人呼出的气体;⑩密闭容器内红磷燃烧后剩余的气体。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②③⑤⑧⑨⑩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④⑥⑦ 。
(2)请选用一种物质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B 。
A.带火星的木条
B.燃着的木条
C.澄清石灰水
(3)利用如图装置探究“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①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为 检验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②能证明人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Ⅱ更明显 。
【分析】(1)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①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是混合物;
②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是混合物;
③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是混合物;
④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⑤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是混合物;
⑥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是纯净物;
⑦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⑧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是混合物;
⑨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是混合物;
⑩密闭容器内红磷燃烧后剩余的气体中含有氮气、稀有气体等物质,是混合物。
故填:①②③⑤⑧⑨⑩;④⑥⑦。
(2)可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故填:B。
(3)①Ⅱ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为检验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填:检验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②能证明人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的实验现象是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Ⅱ更明显。
故填: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Ⅱ更明显。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5分)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为少年儿童所做的化学讲座中用蜡烛和玻璃导管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如图。
①他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火焰(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另一端的尖嘴处,发现尖嘴处也出现了火焰(子火焰)。
②他用湿冷的毛巾包住导管,发现子火焰熄灭。
③拿下导管去掉毛巾,发现导管内壁附有冷凝的固体。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导管内冷凝的固体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固体石蜡 。
(2)子火焰中的可燃物是 石蜡蒸气 ,蜡烛能产生子母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石蜡的性质决定的,其中,化学性质是 石蜡具有可燃性 ,物理性质是 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较低 ;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做该实验时,导气管不宜过长,否则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 石蜡蒸气在较长的导管中冷凝为固态,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 ;二是导气管必须插入到母火焰的焰心处,若是插到外焰中也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 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 。
【分析】(1)根据导管内冷凝的固体的主要成分应该是石蜡解答;
(2)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的沸点较低,受热易汽化为蒸气,如果点燃石蜡蒸气,蒸气会继续燃烧;
(3)考虑导管太长,温度降低,蒸气冷却,就不会燃烧;蜡烛母火焰的中心部位还没有来得及与氧气接触,仍是石蜡蒸气,所以可以燃烧。
【解答】解:
(1)导管内冷凝的固体的主要成分应该是固体石蜡;
(2)蜡烛的主要成分石蜡的沸点较低,由于烛芯的温度较高,石蜡会蒸发变成蜡烛蒸汽,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这些蜡烛蒸气就是子火焰的可燃物。蜡烛能产生子母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石蜡的性质决定的,其中,化学性质是石蜡具有可燃性,物理性质是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较低,受热易汽化为蒸气;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导气管不能太长,如果导气管太长,由于温度的降低,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气管的末端导出,使实验不成功;
再就是导气管必须插入到母火焰的焰心处,若是插到外焰中也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
答案:
(1)固体石蜡;
(2)石蜡蒸气; 石蜡具有可燃性; 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较低;
(3)石蜡蒸气在较长的导管中冷凝为固态,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母火焰中心部分未与氧气接触燃烧,仍为石蜡蒸气。
【点评】通过本题希望同学们了解,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可以燃烧。
13.(6分)如图所示,甲为老师演示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乙为兴趣小组设计的相关改进实验。实验前,乙中集气瓶(容积为230mL)内装有20mL水,量筒(规格为100mL)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初始读数为70mL,实验时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反应结束并冷却后量筒内读数为30mL。(提示: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相似,在40℃就能够燃烧)
(1)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2)该实验全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白磷燃烧冒白烟,放热,集气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
(3)列式并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9.0% 。
(4)经过计算发现实验结果发生了偏差,可能的原因是 白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等(合理即可) 。
【分析】(1)根据白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2)根据白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量筒内的水流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就是氧气体积进行分析;
(4)根据白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进行分析。
【解答】解:(1)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集气瓶内气压变大,液面降低,冷却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量筒内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故答案为:白磷燃烧冒白烟,放热,集气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3)量筒内减少水的体积为:70mL﹣30mL=40mL,集气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20mL=210mL,40mL水的体积就是21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则有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0%,故答案为:×100%=19.0%;
(4)实验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白磷量不足,不能将氧气全部消耗掉;装置气密性不好,冷却过程中空气进入集气瓶,故答案为:白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等(合理即可)。
【点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依据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就是氧气体积进行计算。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5 17:07:02;用户:东西湖区轻松国文培训学校;邮箱:qsgwpx@xyh.com;学号:44874092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化学试题(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是, 按要求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如图装置可以完成以下实验,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三),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