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钢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钢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钢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氮气作保护气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石墨用作电极
2.(3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3分)下列关于“C2H5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4.(3分)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净水方法及目的
B.灭火实例与原理
过滤﹣﹣除去难溶性固体
吸附﹣﹣将硬水软化
蒸馏﹣﹣除去全部杂质得到纯水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D.化学中常见的“三”
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氯化钠是由Cl﹣和Na+构成的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A.A B.B C.C D.D
5.(3分)已知:CaCO3CaO+CO2↑。如图表示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 )
A.剩余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CaCO3的质量
C.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6.(3分)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④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⑤⑦ C.①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⑥
7.(3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的现象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实验乙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实验丙可用于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D.实验丁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3分)已知含C、H的可燃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和H2O。某可燃性气体可能由乙炔(C2H2)、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一定量的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依次通过下列装置(每步吸收完全),实验结束后称得甲装置增重9g,乙装置增重44g。则有关该气体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乙炔
B.该气体中只含两种元素
C.可能是乙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D.可能由三种气体混合而成
二、填空题
9.(4分)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开来。如图是石油分馏的过程。请回答下题:
(1)石油是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2)石油分馏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石油分馏得到的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主要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等气体组成,其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与甲烷相同。试写出丙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0.(5分)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以下与氧气有关的问题:
(1)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如图 1 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相关信息,图 2 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图 2 所示粒子符号为 。
(2)水通电后可分解产生氧气。如图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示意图,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6分)如图,A、B、C、D、E、F是几种不同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为单质,A、B、D、F都为氧化物且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物质的名称是 ;
(2)写出D的一种用途 ;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F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E可能是金属
b.E可能具有可燃性
C.E→D的反应可能属于化合反应
d.E→D的反应可能属于分解反应
12.(5分)某同学为探究“氧化铜和铜粉”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先称取一定质量样品,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试剂均足量,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开始加热前应排尽管内空气,则弹簧夹K1、K2应如何控制?具体操作是 。
(3)装置D的作用是 。
(4)实验结束后得到了下列几组数据:
①原样品质量m
②通入玻璃管的CO质量m1
③完全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质量m2
④完全反应前后B增重的质量m3
请选择适当的数据并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13.(6分)三明市民新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求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求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钢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氮气作保护气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石墨用作电极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
【解答】解: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小、性质很稳定的性质,即体现了物理性质又体现了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体现了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体现了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体现了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3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B、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C、食盐要放在纸上称量左物右码;D、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解答】解: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A错;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手握长柄,不能握短柄,故B错;
C、称量食盐时左右两盘上应该放相同质量的纸,且食盐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C错
D、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3分)下列关于“C2H5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A.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9个原子,故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乙醇具有可燃性,可用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分)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净水方法及目的
B.灭火实例与原理
过滤﹣﹣除去难溶性固体
吸附﹣﹣将硬水软化
蒸馏﹣﹣除去全部杂质得到纯水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D.化学中常见的“三”
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氯化钠是由Cl﹣和Na+构成的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A.A B.B C.C D.D
【分析】A、过滤能够除去难溶性固体;
吸附能够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等;
蒸馏能够得到蒸馏水;
B、隔绝氧气能够灭火;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能够灭火;
隔离可燃物能够灭火;
C、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氯化钠是由Cl﹣和Na+构成的物质;
D、氧气不能燃烧;
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解答】解:A、过滤能够除去难溶性固体,该选项正确;
吸附能够除去水中的色素、异味等,该选项不正确;
蒸馏能够除去全部杂质得到纯水,该选项正确;
B、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能够隔绝空气,实现灭火,该选项正确;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能够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该选项正确;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该选项正确;
C、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正确;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不正确;
氯化钠是由Cl﹣和Na+构成的物质,该选项正确;
D、氧气不能燃烧,该选项不正确;
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该选项不正确;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该选项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3分)已知:CaCO3CaO+CO2↑。如图表示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y表示( )
A.剩余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CaCO3的质量
C.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各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A.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气体,剩余固体的质量的质量减小,故A错误;
B.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CaCO3参加反应,质量减小,故B错误;
C.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开始固体中不含二氧化碳,应从零开始,故C错误;
D.碳酸钙高温煅烧后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固体的质量在减小,所以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在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能看懂坐标并掌握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变化情况。
6.(3分)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
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④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⑤⑦ C.①②③④⑦ D.②③④⑤⑥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分析;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
【解答】解:①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保持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②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④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
⑤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7.(3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的现象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B.实验乙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实验丙可用于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D.实验丁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分析】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不能说明红磷是否是可燃物;
D、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解答】解:A、过程中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进一步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说明是否含有碳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B、实验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该选项正确;
C、不能说明红磷是否是可燃物,该选项不正确;
D、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说明是否能和水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3分)已知含C、H的可燃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CO2和H2O。某可燃性气体可能由乙炔(C2H2)、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一定量的该气体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依次通过下列装置(每步吸收完全),实验结束后称得甲装置增重9g,乙装置增重44g。则有关该气体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乙炔
B.该气体中只含两种元素
C.可能是乙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
D.可能由三种气体混合而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甲装置增重9g,乙装置增重44g,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9g,二氧化碳质量为44g,
碳元素质量为44g××100%=12g,氢元素质量为:9g××100%=1g,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
A、可能含有乙炔,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可能是三种气体的混合物,只要满足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1即可,故A错误;
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错误;
C、乙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将大于1:1,故C错误;
D、可能由三种气体混合而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和分子的构成.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推断时,要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
二、填空题
9.(4分)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开来。如图是石油分馏的过程。请回答下题:
(1)石油是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2)石油分馏的过程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石油分馏得到的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主要由丙烷(C3H8)、丁烷(C4H10)等气体组成,其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与甲烷相同。试写出丙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3H8+5O23CO2+4H2O 。
【分析】(1)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根据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各成分分离开来,进行分析判断。
(3)丙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能分离出多种物质,说明石油是混合物。
(2)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各成分分离开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丙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故答案为:
(1)混合物;
(2)物理;
(3)C3H8+5O23CO2+4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石油分馏的原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方法、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5分)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以下与氧气有关的问题:
(1)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如图 1 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相关信息,图 2 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8 ,图 2 所示粒子符号为 O2﹣ 。
(2)水通电后可分解产生氧气。如图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示意图,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C、A、B (用字母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解答】解:(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图 2 所示粒子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可以表示为O2﹣。
故填:8;O2﹣。
(2)水通电后可分解产生氧气和氢气,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之间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之间结合生成氧分子,因此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C、A、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故填:C、A、B;2H2O2H2↑+O2↑。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1.(6分)如图,A、B、C、D、E、F是几种不同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为单质,A、B、D、F都为氧化物且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物质的名称是 氧气 ;
(2)写出D的一种用途 灭火(合理即可) ;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4)D→F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 反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填字母序号)。
a.E可能是金属
b.E可能具有可燃性
C.E→D的反应可能属于化合反应
d.E→D的反应可能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A、B、C、D、E、F是几种不同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为单质,A、B、D、F都为氧化物且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氧气,B会与氧气相互转化,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B是水,A会转化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E会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有机物或金属氧化物等,F会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所以F是一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解答】解:(1)A、B、C、D、E、F是几种不同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C为单质,A、B、D、F都为氧化物且D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所以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C是氧气,B会与氧气相互转化,会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B是水,A会转化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E会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E是有机物或金属氧化物等,F会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所以F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物质的名称是氧气;
(2)D的一种用途是:灭火(合理即可);
(3)A→C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D→F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5)a、金属不可能转化为水或二氧化碳,故错误;
b、若E为甲烷等含碳氢元素的可燃物,可以生成水或二氧化碳,故正确;
c、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初中只学过碳或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还需保证E能转化为水,则E只能为氧气,根据推断,C为氧气,则E→D的反应不可能为化合反应,故错误;
d、若E为碳酸,可通过分解反应得到二氧化碳,符合题意,故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氧气;
(2)灭火(合理即可);
(3)2H2O22H2O+O2↑;
(4)化合反应;
(5)b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5分)某同学为探究“氧化铜和铜粉”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先称取一定质量样品,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试剂均足量,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COCu+CO2 。
(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开始加热前应排尽管内空气,则弹簧夹K1、K2应如何控制?具体操作是 关闭K2、打开K1,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 。
(3)装置D的作用是 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
(4)实验结束后得到了下列几组数据:
①原样品质量m
②通入玻璃管的CO质量m1
③完全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质量m2
④完全反应前后B增重的质量m3
请选择适当的数据并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
【分析】加热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混合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1)装置A中,加热时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
故答案为:CuO+COCu+CO2。
(2)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开始加热前应排尽管内空气,则弹簧夹K1、K2应如何控制?具体操作是关闭K2、打开K1,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
故答案为:关闭K2、打开K1,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
(3)装置D的作用是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把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4)氧化铜质量:(m﹣m2)÷,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m﹣m2)÷}÷m】×100%=%。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6分)三明市民新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g
12g
157.6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求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4.4 克.
(2)求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2g﹣157.6g=4.4g.
故填:4.4.
(2)设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4.4g
=,
x=10g,
答: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是10g.
【点评】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3 9:31:59;用户:轻松国文培训学校;邮箱:qsgwpx@xyh.com;学号:4487409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武钢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