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9课《剃头大师》第二课时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077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9 剃头大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9 剃头大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正确认读10个生字,正确书写“表、胆、鬼”等12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比学习“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理解“剃头大师”的含义。
抓住文中有新鲜感的关键词句,一边读一边想,理解难懂的句子。
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妙处,积累比喻句。
【教学重难点】
对比“老师傅”和“我”的剃头过程,理解“剃头大师”的含义。
抓住并理解文中具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1.出示“大师”,理解“大师”。
学生认读,谈谈什么是大师。
认读“剃”字,谈经历。
出示“剃”字,学生识记,并组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剃头的经历。
3.揭题板书,理解题意。
说说怎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剃头大师”。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感知大意。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识记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出示本课生词,检查识记情况。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交流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初识人物,畅谈印象。
说说文中的小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并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细读课文,关注内容。
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学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的是谁?为什么这么讲?
(2)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傅”和“我”为小沙剃头的自然段。
2.对比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一边读一边想,比较“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1)圈出描写“老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动作的词语,边做动作边读相关句子(2)画出描写小沙剃头时感受的句子,结合生活经验边读边想,理解句子意思重点语句:“最痛苦的是……跟受刑一样
①随文认读“受刑”。理解“受刑”(遭受刑罚)。文中的“受刑”是什么意思?(和遭受刑罚样难受)联系生活经验说说,你有过类似的感受吗②表演读句子,谈体会③理解“害人精”。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词语特点:是比喻性的词语,而且非常口语化。拓展认读“淘气包、马屁精、机灵鬼、替罪羊”等,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重点语句:“嗬!’小沙高兴了,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
①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读出小沙的惊喜和高兴
②思考: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用语的精妙。
“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
“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1)反复读比喻句,读出这些句子的有趣。
(2)去掉比喻,对比读,文章有什么不同?体会比喻句的妙处。(3)试着说一说这样有趣的比喻句。
二、回顾全文,深化主题。
1.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
“剃头大师”是一种自嘲,文中的“我”其实并没有剃头的经验。以“剃头大师”为题目,不仅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还能深化文章主题,起到风趣幽默的效果。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
尝试这样拟定题目
板块五整体观察,写好生字
三、观察生字,发现规律2.生字归类,指导书写
(1)“表、夺”上大下小。“虽、骂”上小下大,“虽”倒数第二笔略往上提。(2)“仇、付、倍、件”是同偏旁的字。提示:左窄右宽
(3)“鬼”是独体字。应提醒学生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语文第六单元19 剃头大师教案,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