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
A. 3mB. 3dmC. 3cmD. 3mm
2. 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 5.7cmB. 5.65cmC. 3.65cmD. 3.6cm
3. 周末,同学们乘大巴去张謇纪念馆参观。在大巴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路边的树木B. 迎面而来的汽车
C. 身旁的同学D. 后方超越的汽车
4.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 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 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5. 学校运动会上100m决赛,运动员们同时起跑,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100m全程的平均速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
B. 小亮的平均速度比小明的平均速度大
C.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6. 我们的生活已经步入高铁时代,长约200m的复兴号列车,若以288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约6000m的隧道,对此分析符合实际的有( )
①以隧道为参照物,列车是静止的
②以列车为参照物,隧道是运动的
③列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约为75s
④列车全部在隧道内行驶的时间约为72. 5s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7. 如图4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
B. 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
C. 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D. 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 如图所示,沈亮同学学习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实验读数过程中视线应保持角度______(选填“A”或“B”);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
8题图 9题图 10题图
9. 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它们在5s内飞过了1250m的距离,则飞行速度为____ __m/s,合_______km/h。
10. 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前飞船与核心舱沿同一个方向运动,当飞船缓慢靠近核心舱时,其中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选填“飞船”或“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内的航天员看到核心舱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若以太阳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___的。
11. 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0~5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______m/s;比甲车的速度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___________m。
11题图 12题图
图甲中小车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距离为______cm;小车从A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s,已知该小车由A运动到B用时3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平均速度。
京张高铁全长174km,若行驶过程中平均车速约为232km/h,则从张家口出发到北京站需要 ______ h,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小明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向身后飞奔而去,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__。刚出站的直线路段,列车做的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小明和爸爸驾车从咸宁到革命圣地武昌参观学习,路上他看到如图10所示的交通标志牌,以______为参照物,标志牌是运动的,标志牌上的数字“100”表示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到武昌至少还需要_____ min。
作图题(2+2=4分)
15. 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
16. 如图,甲图是一物体运动的v-t图像,请在乙图中作出其对应的s-t图像。
实验题(8+8+6=22分)
17.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__________;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____(填名称);
(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_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4)图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 m/s。实验中可以发现vBC___ vAC(选填“>”“<”或“=”);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18. 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中,首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中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通过方法可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
(2)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太短从而较难测量,请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
(3)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情况,如图丙所示,可以判断纸锥在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频闪照片的间隔时间为0.5s,图丙中纸锥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0.5m/s,则ab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m。
19. 小威在实验室里做测量充水PVC管中气泡的运动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和刻度尺。
(2)为了计算气泡上升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
(3)小威测得气泡从管子a处运动到顶端的路程和时间,并画出s-t图像如图15乙所示,则气泡的运动速度是 ____ cm/s。由图像可知,气泡在此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五、计算题(8+13=21分)
20. 张先生出门办事,如图16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车上电脑自动计费器上打印出的车费发票。试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3)如果仍按照当前的速度行驶,则这辆出租车从相隔的西安到咸阳大概需要多少分钟?
21. 如图A所示,一辆汽车8:30从甲地出发,沿沪宁高速公路去上海(全程限速120km/h),途经乙地的时间为9:00;上述行驶路线可当作直线处理。
(1)计算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在不超速的情况下,该车从乙地行驶到上海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3)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反应距离。若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0km/h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经过0.6s反应时间后采取制动,汽车又行驶了80m后,恰好停在障碍物前方,求驾驶员发现障碍物时汽车所处位置到障碍物的距离。
六、综合能力题(每空1分,共11分)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南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
(1)甲车做________运动,乙车做________运动.(均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
(2)与甲车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车;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_______(选填“南”或“北”)运动.
(3)经过2 min,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车,它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m.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乘坐火车时的“哐当”声,是很多人难以忘却的经历和回忆。“哐当”声就是在火车运行时车轮与钢轨缝隙碰撞发出的声音,这种碰撞会导致火车运行不平稳。如果没有这个缝隙,钢轨受热伸长就会相互挤压、扭曲、上拱,使整条铁路变形。
今天,坐在如图所示的高铁列车上,“哐当”声响很难再听到,杯中的水都不会因为颠簸而溢出,也不用担心因为站不稳在车厢里摇摇晃晃。产生这个效果的原因是现在的钢轨之间都没有缝隙,其中的关键技术是采用了高强度的弹性扣件扣压住钢轨的轨底,有效地“抵消”了热胀冷缩对钢轨的影响。这种方法适用于一年四季温差不大的地区,例如我国的南方地区。而中国的北方冬季与夏季的温差较大,需要把扣件全部打开,定期对钢轨的应力进行释放。列车运行时车轮会对钢轨产生冲击,列车运行速度过高的时候,会有脱轨的危险,当列车的速度超过140km/h之后,就必须要使用无缝钢轨了。
(1)使用无缝钢轨好处很多,比如列车运行_______、噪音_________。
(2)使用无缝钢轨首先要减小__________对钢轨的影响。根据一年四季温差的不同,我国__________(选填“南方”或“北方”)更适合铺设无缝钢轨。
(3)一列长360m的高快列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运行1min,便可以完全通过一条平直的隧道,则隧道的长度为_________m。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C 2.C 3.C 4.D 5.C 6.D 7.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8.B;1cm;2.7cm9.静止;250;900
10.飞船;飞船;运动
11.4;大;20
12.80.0;5.0;等于
;列车;变速
14.汽车;最高限速100km/h;27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四、实验题(共22分)
17.(8分)(1(2)停表:3)小;长:
(4)40.0;0.25;>;(5)小
18.(8分)(1)A(2)换用锥角较大的纸锥;(3)变速;0.5
19.(6分)(1)秒表(2)慢(3)2
五、计算题
20.解:(1)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t=19:11−18:56=15min;
由车费发票可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s=12km,则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
v=s/t=12km/0.25h=48km/h;
(3)从西安到咸阳所需的时间:t′=s′/v=32km/48km/h=2/3h=40min。
答:(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为15min;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为48km/h;
(3)这辆出租车从相隔32km的西安到咸阳大概需要40分钟。
21.解:(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t=9:00−8:30=0.5h,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平均速度:
v=s/t=140km−90km/0.5h=100km/h;
(2)该车从乙地行驶到上海的路程是90km,汽车在不超速情况下,最高速度为120km/h,
车从乙地行驶到上海最少需要多长时间为:
t′=s′/v′=90km/120km/h=0.75h;
(3)反应距离:
s反=v′t″=120×1/3.6m/s×0.6s=20m;
驾驶员发现障碍物时汽车所处位置到障碍物的距离是汽车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之和:
s″=s反+s制动=20m+80m=100m。
答:(1)计算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00km/h;
(2)在不超速的情况下,该车从乙地行驶到上海最少需要0.75h;
(3)驾驶员发现障碍物时汽车所处位置到障碍物的距离是100m。
六、综合能力题
22.(1)匀速;匀速 (2)丙;北(3)乙;720
23.(1)平稳;小 (2)热胀冷缩;南方(3)144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