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1
展开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
一、基础达标(26分)
1.文学常识。(10分)
(1)《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填朝代)诗人,字________,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________”。(4分)
(2)《长沙过贾谊宅》是_______(填朝代)的________写的一首七言律诗。(2分)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_______(填朝代)的________写的一首七言律诗。(2分)
(4)《商山早行》是_______(填朝代)的________写的一首五言律诗。(2分)
2.理解性默写。(16分)
(1)《月夜忆舍弟》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抒发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惆怅之情,同时含蓄地表现出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深化主题。(2分)
(3)《长沙过贾谊宅》诗中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之景,抒写出寂寞、怅惘的痛苦、无奈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长沙过贾谊宅》诗人把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借景抒情流露诗人对国家的眷恋和对前途惆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表明自己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商山早行》中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六种景物,勾勒出一幅深秋霜晨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借梦境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课内诗歌赏析(3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7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5.下列对作品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不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了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了愤怒的质问。
6.颔联中的“空”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认真阅读《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完成8-10题。(9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8.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9.试从手法、内容和感情等角度表达你对“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描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13题。(8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全诗紧扣“早行”二字,托物言志,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B.诗人关注眼前的景物,用精练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于是有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传诵千古的诗句。
C.“枳花明驿墙”中“明”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D.尾联中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现实相映,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思杜陵”又巧妙地同首联的“悲故乡”相应,首尾圆合。
1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赏析“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15题。(6分)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①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③飞舄(xì);会飞的仙鞋。④仙人:指三元宫山僧。⑤迓(yà):迎接。
14.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杜甫 唐代 子美 李杜 (2)唐朝 长卿
(3)唐朝 韩愈 (4)唐朝 温庭筠
2.(1)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2)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3)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4)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5)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6)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7)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8)因恩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3.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写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4.尾联中“长”是“一直、总是”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平时寄出的书信尚且无法到达,更何况是在战争还没有停止的时候!
表达的情感: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5.D
6.“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凉、伤感,表现了诗人伤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
7.表达了作者对贾谊和屈原遭遇的同情和自己被贬遭遇的愤懑之情,也包含对统治者的不满。
8.D
9.“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10.描述了诗人回望长安,云横不见家,立马蓝关,大雪阻拦,前路艰危,心中感慨万分的情景(1分,意近即可)。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内心郁愤(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前途未卜的感伤(悲凉)的情感。
11.A
12.“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天色之暗,突出了行之“早”。
13.在旅店听见鸡叫声,起身时天上晓月还没有落下,然而板桥上早已有行人留下的结了霜的足迹。这两句诗写景,纯用名词,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了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14.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15.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
②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
③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