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练习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土壤
A级·学考达标练
[2022·山西怀仁市高一期末]为研究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特性的差异,某科研团队在贵州——喀斯特实验样地(样地内降水、温度等气候因素大致相当)进行了生态实验研究。下图为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抗蚀指数的实验结果。据此完成1~3题。
1.实验结果表明( )
A.阔叶林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下降最显著
B.灌丛土层有机质含量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C.针叶林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变化幅度最大
D.三种植被土层抗蚀能力随深度增加均有所增强
2.10~20 cm土层中针叶林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
A.针叶林土层降水量小,有机质淋失少
B.针叶林土层温度高,有机质分解快
C.针叶林生物量流动最大,下部土层枯落物分解转化多
D.针叶林土层表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淋溶向下淀积量大
3.在喀斯特地区,如果以防治土壤侵蚀为目的,应考虑种植的树种为( )
A.灌丛 B.针叶林
C.阔叶林 D.混交林
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质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4~6题。
4.该湖泊沼泽地( )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
B.甲、乙有机土厚度可能相同
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
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5.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温 ②湿度 ③成土母质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阔的是( )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灌丛草甸土是在高山针叶林带垂直范围内,因森林遭破坏而出现适应新环境并具有相对稳定的灌丛草甸植被,在此植被下而形成的土壤类型。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7°37′N,101°19′E,海拔3 250 m,下称海北站)地处祁连山东段北支南麓,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一年仅有冷暖两季,冷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小于600 mm,暖季草类植被茂盛。
土壤CO2的释放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地表生态源之一,是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作用的结果。图1为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图,图2为海北站牧草不同物候期(5~6月为牧草返青期、7~8月为草盛期、9月为草枯黄期)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土壤中释放的CO2量)的日变化图。
(1)分析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土壤肥沃的自然原因。
(2)说明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日变化特征及原理。
(3)结合图2推测过度放牧对海北站高山灌丛草甸土CO2释放速率的影响。
B级·选考高分练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 )
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
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
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
D.降水后形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
2.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 )
A.阳坡 缓坡 B.阳坡 陡坡
C.阴坡 陡坡 D.阴坡 缓坡
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图2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降水 D.成土母质
4.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 )
A.甲与Ⅰ B.甲与Ⅱ
C.乙与Ⅱ D.丙与Ⅰ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干土的质量,通常以克/厘米3表示,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能以及保水能力的高低,土壤容重越小说明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越好。
材料二 放牧有蹄类食草牲畜采食踩踏形成的小路径称为牧道。牲畜在牧道上的活动对维持牧道景观具有重要作用。图(a)、(b)为黄土高原丘陵区一处具有山羊牧道的坡面景观图[图中浅色线条即为山羊踩踏形成的牧道,牧道景观单元平行排列,沿等高线延伸(类似水平梯田)]。
材料三 下图为牧道坡面景观基本单元示意图(牧道因山羊踩踏,坡度平缓,牧道下方凸肩区和上方坡间区的坡度较大)。牧道景观单元中牧道区、凸肩区、坡间区的微地形、植物、土壤特征各异,这些因子又相互影响。科考队研究发现,有牧道景观的坡面相对于普通坡面而言,土壤侵蚀程度较轻。
(1)判断牧道坡面上牧道区、凸肩区和坡间区土壤容重的空间差异。
(2)在牧道景观中凸肩区植被覆盖率最高。请从地形坡度和土壤容重两方面分析牧道对凸肩区植被生长的影响。
(3)说明牧道坡面能够减轻土壤侵蚀的原因。
(4)有人建议,加大黄土高原丘陵区的禁牧力度,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腐殖质层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森林土壤一般分布在,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据图推测,该地土壤,东北地区的黑土肥沃,主要原因是,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共6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由图可知,与a年份相比,b年份,图示年轮反映该树种,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风滚草的滚动传播可能会导致,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