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唐代诗人孟郊骑马赏花的情景。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道出了诗人孟郊金榜题名后纵马奔驰,欣喜若狂的心情和神态。关于此场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孟郊纵马奔驰是做机械运动
B.百花生长开放也是机械运动
C.孟郊纵马奔驰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马为参照物
D.以马为参照物孟郊是静止的,以百花为参照物孟郊又是运动的,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经历的时间分别为1.4s和2s,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测量时间方便,斜面倾斜度应该小一点
B.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5cm/s
C.小车通过下半段平均速度为22.5cm/s
D.小车在斜面上加速下滑
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8s时甲乙两同学相遇
C.8s~12s内,甲乙两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4.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5.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内页的总厚度为1.50cm,这本书内页共有30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0.1mmB.0.1cmC.0.005cmD.0.05mm
6.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记录小球竖直向下运动过程的各个位置如图,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
A.B.C.D.
7.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B.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
C.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D.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8.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9.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
10.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
B.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11.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或木块的边长时,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12.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小明穿40码的鞋子,鞋码与鞋长的关系是:(鞋码单位为码,鞋长单位为),以脚长等于鞋长估算,则小明( )
A.脚长为,身高是
B.脚长为,身高是
C.脚长为,身高是
D.脚长为,身高是
13.小明坐在甲车上,以甲车为参照物。他看到乙车正向左运动,而看到丙车正向右运动。有关三车的运动情况肯定错误的是( )
A.有可能甲、丙两车均向右运动,而乙车正向左运动
B.有可能甲、乙两车均向左运动,而丙车正向右运动
C.有可能甲、乙两车均向右运动,而丙车正向左运动
D.有可能甲、乙、丙三车均向右运动
14.小明坐在甲火车某节车厢的窗旁。突然,小明发现窗外并列车道上的火车乙向西运动起来,对于火车甲、乙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车静止,乙车向西运动
B.乙车静止,甲车向西运动
C.甲、乙均向东运动,但甲车更快
D.甲、乙均向西运动,但乙车更快
二、填空题(共0分)
15.如图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所得到的小球和刻度尺的照片;AB段之间的路程为____ cm,平均速度为 ____ cm/s。小球正在做_____ 运动。(选填“变速直线”“匀速直线”)
16.如图是在中国空军航空开放日上,几架飞机并驾齐驱展现出优美的“舞姿”的情景(队形整齐不变),若以其中一架飞机为参照物,其他几架飞机是______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______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
17.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安安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每张纸的厚度:①将从封面开始的6页纸叠紧;②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记为;③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该同学在以上做法中有三个错误,这三个错误分别是:(1)______。(2)______。(3)______。
19.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__km/h;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km。通过这段路的时间为______h。
三、实验题(共0分)
20.小明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C、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D、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______和______;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______;
(3)小明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
①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②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③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④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上显示的时刻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_(选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__________dm,=__________s,=____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共0分)
2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3.小明同学,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六次的测量结果为:L1=25.8,L2=27.81cm,L3=25.82cm,L4=25.816cm,L5=25.81cm,L6=25.82cm,
(1)这些测量结果中哪些是错误的?
(2)物理课本的长度应记作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4.家住德州的小宏想在“五一”假期陪奶奶去北京游玩,他在网上查到动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附表所示.
附表:动车组时刻表
请根据附表帮小宏选择并求出:
小宏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哪次动车?
小宏所选动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车 次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路 程
(上海虹桥–北京南)
德州东
北京南
公里
(青岛–北京南)
德州东
北京南
公里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C
7.C
8.D
9.A
10.C
11.B
12.C
13.C
14.ACD
15. 7.50 15 变速直线
16. 静止 运动
17. 加速 8.00 0.10
18. 应除去封面 6页纸太少 纸张数为3
19. 80 40 0.5
20. A E 用铜丝绕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
21. 刻度尺 停表 缓 5.00 1 0.300 大
22.(1);(2)600m
23.(1)L1、 L2 、L4(2)25.82cm
24.次动车;.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