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2课《寓言四则》03(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2课《寓言四则》03(含答案)第1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2课《寓言四则》03(含答案)第2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2课《寓言四则》03(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2课《寓言四则》03(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第22课《寓言四则》03(含答案),共7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课时练1. ( 2 ) 下列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叭        shì)然
    B. )拉      )护       tiān)头      zhuì
    C. kǎi)歌     diāo)像     zhōng)伤     )人
    D. )水      量(jiào     zhī)蛛       宿xiù2.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chú)步跐蹈
    B. )护        )叭        shě)然大喜
    C. zhóng)伤     qiáng)大     )所寄
    D. jiào)量      zhuì      闻而chuán)之3. ( 2 )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 我们从郑振铎的《猫》一文中感受到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主要源于他对猫的喜爱。
    B.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伊索。
    C. 《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些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D.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四个词都是代词。  赫耳墨斯觉得人们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个值多少钱?4. ( 2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前者是以神喻人,后者是以动物喻人。
    B.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相传为列御寇著。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C. 本课这四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流言不可信,凡事要经过调查研究才能确定真相。5. ( 2 ) 下列对《穿井得一人》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B.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C. 寓言中的原本事件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
    D. 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6. ( 2 )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家/穿井       B. 杞国有人//天地崩坠       C.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D. 晓之者//舍然大喜7. ( 2 ) 下列有关《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 两则寓言都采用对话形式推进故事发展。
    C. 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则告诉我们即使取得较大胜利也不能骄傲,要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挫。8. ( 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所寄(逃亡)                                                   B. 奈何忧崩坠乎(为何,为什么)
    C. 求闻之若此  不若无闻也(像这样)                     D. 屈伸呼吸()9. ( 2 ) 《穿井得一人》告诉我们:      杞人忧天这个故事已经演变为一个成语,常用来讽刺          10. ( 10 )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其家穿井________国人________之于宋君________因往________屈伸呼吸________11. ( 5 ) 仔细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野猪、马与猎人    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他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选自《伊索寓言》)   ( 5 ) 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只能算添头白送后,他的心情会怎样?他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续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     13. ( 12 ) 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中,某校七年级(1)班准备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请你积极参与并解决以下问题。    1)作为《我爱文学》手抄报的编辑,请你把下面的创刊词填写完整。  我爱文学,爱她那隽永的诗意语言;我爱文学,爱她那________;我爱文学,爱她那________;我爱文学,爱她那深刻的思想主旨……与文学相伴,一路花开! 2为了使手抄报的版面更加美观,同学们一致推荐你去邀请美术老师王老师来指导设计版面。见到王老师,你会怎么说?      3请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为手抄报设计两个独具特色的栏目。       14. ( 10 ) 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请你根据学习寓言的体会和课外知识积累,回答下面问题。    1[揭示特征]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个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解读寓意]
    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成语主要内容寓意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上死了,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揠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希望禾苗长快点,便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3[续写寓言]
    续写下面这个寓言故事。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经成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吃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_______  15. ( 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奈何忧其坏?    其人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因往________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奈何忧其坏________其人然大喜________ 2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16.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席子。濡():沾湿。逾:通,更加。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衽以从阴________其阴逾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4郑人的具体表现在: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5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     ( 16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蹿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17 ( 5 ) 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      18 ( 5 ) 这则材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19 ( 6 ) 就这则材料进行评论。   
    答案部分1.D   2.B   3.C   4.C   5.C   6.C   7.B   8.A9.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能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10.待,等到;讲述;使……知道;告知,开导;你   11.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他人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去报复他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12.    赫尔墨斯听了商人的话,感到非常尴尬。但是他又不好表露自己的身份,于是对商人说:“赫尔 墨斯既是神使又是你们的庇护神,为什么会把他作为添头呢?难道你们不希望得到他的庇护吗?你们这些商人真是忘恩负义。说完,不等商人回答,转身就走。13.1)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
    2)王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同学们想请您指导并设计版面,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
    3诗海泛舟;百花齐放。   14.    1)讽刺;劝诫;智慧;故事
    2守株待兔比喻违反 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意思相近即可)
    3(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15.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解除、消除
    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
    3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16.1)移动;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17.(示例)青蛙在煮沸的大锅里会迅速跳出,在慢慢加热的水里会被煮熟。
    18.太舒适的环境容易让人麻木,要时刻保持警醒,要有危机意识。
    19.(示例)材料中的青蛙面对突然到来的危险时,非常警醒,迅速逃生;面对潜藏的危险时,则失去了警惕心,最终被煮熟。材料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青蛙沸水逃生、温水丧生的鲜明对比,突出说明了人要有危机意识的道理,让人印象深刻。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