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同步巩固练习试题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在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Ba(OH)2溶液和HCl溶液B.点燃H2和Cl2的混合气体C.NaOH溶液和CuSO4溶液D.Na2CO3溶液和稀H2SO4溶液解析:发生离子反应需具备①有电解质参加,②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答案:B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生成FeCl3溶液:Fe2++Cl2===Fe3++2Cl-B.CO2通入过量的NaOH溶液:CO2+OH-===HCOC.大理石溶于硝酸:CaCO3+2H+===Ca2++CO2↑+H2OD.碳酸钡和稀硫酸:BaCO3+2H+===Ba2++CO2↑+H2O解析:A项中电荷不守恒,应为2Fe2++Cl2===2Fe3++2Cl-;B项应为CO2+2OH-===CO+H2O;D项应有BaSO4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SO===BaSO4+H2O+CO2↑.答案:C3.下表是某矿泉水的部分标签说明主要成分钾离子K+20~27.3 mg/L氯离子Cl-30~34.2 mg/L镁离子Mg2+20.2~24.9 mg/L硫酸根离子SO 24~27.5 mg/L 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较大量存在( )A.OH- B.Ag+C.Na+ D.Ca2+解析:Cl-与Ag+、Mg2+与OH-、SO与Ca2+均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答案:C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H+===CO2↑+H2O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2H+===CO2↑+H2OC.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OH-+CO2===CaCO3↓+H2O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H++OH-===BaSO4↓+H2O解析:由题意知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发生电离反应NaHCO3===Na++HCO,A正确.B选项中MgCO3难溶于水不能拆开.C选项中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氢钙,可溶于水,故其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D选项中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SO+2H+===BaSO4↓+2H2O.答案:A5.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HCO、SO、Br-B.Cu2+、NO、Cl-、SOC.H+、Cl-、K+、COD.K+、Mg2+、SO、OH-解析:B项,Cu2+溶液呈蓝色.C项,2H++CO===H2O+CO2↑.D项,Mg2++2OH-===Mg(OH)2↓.答案:A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性溶液里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A.Fe3+、K+、Na+、SOB.Na+、K+、CO、Cl-C.Mg2+、Na+、Cl-、NOD.Ba2+、K+、HCO、SO解析:Fe3+呈黄色,与题干中“无色”矛盾,A错误;B、D项中CO和HCO与H+不能共存,故B、D错误.答案:C7.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C.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解析:A项中碳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要用分子式表示;B项错误,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生成的水也要在离子方程式中表达出来;C项中CaCO3难溶,在离子方程式中用化学式表示;D项正确,硝酸和盐酸的作用都是提供H+.答案:D8.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Fe3+、SO、Al3+和M离子,经测定Fe3+、SO、Al3+和M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A.Na+ B.OH-C.S2- D.Cl-解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以判断,M应该为负一价阴离子,可能为OH-或Cl-,但OH-与Fe3+、Al3+不能大量共存,故只能是Cl-,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9.(8分)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盐酸(硫酸),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Na2CO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Cl(CuCl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除杂原则:不改变主要成分,不引进新杂质.(1)应选用BaCl2溶液;(2)选用Ba(OH)2溶液;(3)选用NaOH溶液.答案:(1)适量BaCl2溶液 Ba2++SO===BaSO4↓(2)适量Ba(OH)2溶液 Ba2++CO===BaCO3↓(3)适量NaOH溶液 Cu2++2OH-===Cu(OH)2↓10.(9分)有一瓶溶液只含Cl-、CO、SO、Na+、Mg2+、Cu2+六种离子中的某几种.通过实验:①原溶液白色沉淀;②原溶液中加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③原溶液中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试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实验①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Mg2+,肯定不存在Cu2+;实验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和SO;实验③表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综上所述,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Cl-,一定不含有SO、CO与Cu2+,可能含有Na+.(2)该同学的想法正确,因为任何溶液均呈现电中性,而溶液呈电中性则必须含有阴、阳两种离子.答案:(1)Mg2+、Cl- CO、SO、Cu2+ Na+(2)是 溶液呈电中性,必须同时含有阴、阳离子11.(9分)A、B、C三种无色可溶性盐分别是由Na+、Ag+、Ba2+、Cl-、NO、CO中不同的阴、阳离子所组成.经实验A溶液、B溶液均可与盐酸反应,其中A产生白色沉淀,B产生气泡.则A为_________、B为______、C为__________.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于A、B、C是三种无色可溶性盐,结合六种离子可知分别构成AgNO3、BaCl2与Na2CO3三种盐,通过A、B与盐酸反应时的现象可推知A为AgNO3,B为Na2CO3,则C为BaCl2.A、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Cl-===AgCl↓,CO+2H+===CO2↑+H2O.答案:AgNO3 Na2CO3 BaCl2Ag++Cl-===AgCl↓ CO+2H+===CO2↑+H2O12.(12分)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①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固体后,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③加入________________,使沉淀完全溶解;④________________,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解析:题目要求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从提供的试剂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a2++CO===CaCO3↓,CaCO3+2H+===Ca2++CO2↑+H2O.其实验步骤是加入Na2CO3溶液使CaCl2转化为CaCO3沉淀,过滤洗涤后在沉淀中加HNO3溶解生成Ca(NO3)2,再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得纯净的Ca(NO3)2晶体.答案:(1)Ca2++CO===CaCO3↓,CaCO3+2H+===Ca2++CO2↑+H2O(2)①碳酸钠溶液 ③稀硝酸 ④蒸发结晶13.(14分)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2O、H+、SO)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所示Ⅰ、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某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Ⅲ中先加入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_________.(4)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以CuO与H2SO4的反应为起点,去探究硫酸中的H+、SO和H2O三种粒子中哪种粒子使CuO溶解.在Ⅲ中应先加入可溶性的硫酸盐,以证明在CuO的溶解过程中SO不起作用,然后再加入稀硫酸,从而证明CuO溶解是硫酸中的H+起作用.[]答案:(1)H2O、H+、SO中的某一种粒子能够使CuO溶解(2)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而是另外的H+、SO两种粒子的一种粒子使CuO溶解(3)Na2SO4(或K2SO4等) 稀硫酸(4)氧化铜固体溶于稀H2SO4是稀硫酸中的H+在起作用,而H2O、SO两种粒子都不能使CuO溶解(5)CuO+2H+===Cu2++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随堂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氯气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下列变化过程中不能直接实现的是,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