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如图,小明扛着煤气罐走在回家的路上,以小明为参照物煤气罐是 的,煤气罐中的液体是通过 的方式液化得到的。2.如图,在测量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读数是 ℃。3.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同时 大量的热(选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4.如图甲中,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该示数 (选填“高于”或“低于”)人体的正常体温。5.随着气温的降低,备战体育中考的同学在早训时嘴里会呼出“白气”,这是 现象,这种物态变化会 热。6.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 (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一会儿,其示数将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过程的是( )A.露的形成 B.河水结冰 C.晨雾散去 D.霜的形成8.关于水循环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前冷雪后寒”说明霜和雪的形成都是吸热过程B.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中,只有热量的吸收没有热量的放出C.自然界的水在循环过程中总量基本不变,因此不需要节约用水D.自然界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9.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碗中液态氮沸腾,冰激凌周围“烟雾缭绕”,碗壁出现白霜,则( )A.看到的“烟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B.碗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碗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0.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A. B.C. D.11.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12.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3.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冰、橡胶、铁块 B.铜块、固态水银、金条C.玻璃、沥青、石蜡 D.萘、松香、海波14.《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凝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熔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1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B.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甲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36℃D.甲、乙两种温度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16.如图所示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海波的凝固温度是48℃,则( )A.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 B.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海波在BC段温度逐渐降低 D.海波在CD段放出热量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17.小丽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的图像和温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1)该温度计的读数是 ℃;(2)实验时选用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3)从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 ℃, 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 。18.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活动中使用的实验装置。 小丽负责的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 min0123456789温度/ ℃90929496979898959898(1) 当水沸腾时, 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 大小 (选填“变大”、 “变小”、 或“不变”); 分析图乙可知, 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2) 表中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 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第 min, 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3)小明在第 9 分钟撤掉酒精灯后, 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 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 “等于” 或“低于”) 杯内水的温度, 你判断的依据是 。19.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从9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温度/℃90.094.2 98.498.899.099.099.099.099.0(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2)t=2.0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是 ℃;(3)实验中小川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图(选填“C”或“D”);(4)沸腾时,继续加热,水 (吸收/不吸收)热量,水温 (保持不变/继续升高);(5)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水的沸点为 ℃;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6)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20.小明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并运用等分原则为它做好了刻度。现在他用这支温度计与一支标准温度计一起测量两杯水温,所得数据如表: 第一杯第二杯自制温度计示数T/℃1450标准温度计示数t/℃1050这说明小明自制的温度计是一支不标准的温度计。(1)若用此温度计测出的室温是23℃,实际室温是多少?(2)写出T与t的关系式。 21.小明自制了一支粗细均匀的水银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分别测冰水混合物和沸水的温度时,温度计中液柱的长度分别为10cm、30cm,则:(1)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9℃,则该温度计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零下50摄氏度的温度;(2)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多少cm?(3)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多少℃? 答案1.静止;压缩体积2.乙;-33.压缩体积;吸收;降低4.D;29;低于5.液化;放6.不会;不变7.D8.D9.C10.B11.B12.A13.B14.A15.D16.D17.(1)-3 (2)秒表 (3)0;保持不变18.(1)变大;杯中的水太多 (2)7;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3)高于;水汽化要吸热19.(1)B (2)97 (3)C (4)吸收;保持不变 (5)99;低于(6)减小热量损失,缩短加热时间20.(1)解:由于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越高,示数越大,假设T=kt+b 把表格中的数据(10,14)和(50,50)代入可得14=10k+b,50=50k+b解出k=0.9,b=5所以可得T=0.9t+5把T=23℃代入可以得到23℃=0.9t+5所以t=20℃(2)解:T与t的关系式为T=0.9t+5 21.(1)不能(2)解: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时液柱长度为10cm;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此时液柱长度为30cm;所以0℃~100℃对应的液柱长度为20cm,所以每1℃所对应的液柱长度为 即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0.2cm。答:所测物体温度每升高1℃,该温度计的液柱会伸长0.2cm;(3)解:液柱长度为10cm时,温度计示数为0℃,当实际刻度为15cm时,所测量的实际温度为 答:液柱的长度为15cm时,所测物体的温度为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