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3 交集、并集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导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集合A在集合S的补集∁SA是由给定的两个集合A,S得到的一个新集合.这种用两个给定集合按照某种规则得到一个新集合的过程,称为集合的运算.本节课我们学习集合的另两种运算:集合的交集、补集.
一、交集
问题1 某超市进了两次货,第一次进的货是圆珠笔、钢笔、橡皮、笔记本、方便面、汽水共6种,第二次进的货是圆珠笔、铅笔、火腿肠、方便面共4种,我们用集合A表示第一次进货的品种,用集合B表示第二次进货的品种,通过观察,你能用集合C表示两次进货一样的品种吗?并讨论集合A,B与集合C的关系.
提示 A={圆珠笔,钢笔,橡皮,笔记本,方便面,汽水},B={圆珠笔,铅笔,火腿肠,方便面},则C={圆珠笔,方便面},容易发现集合C是由所有既属于集合A又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
知识梳理
1.交集的概念
2.交集的性质
(1)A∩B=B∩A.
(2)A∩B⊆A,A∩B⊆B.
注意点:
(1)A∩B仍是一个集合.
(2)文字语言中“所有”的含义:A∩B中任一元素都是A与B的公共元素,A与B的公共元素都属于A∩B.
(3)如果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而是A∩B=∅.
例1 (1)已知集合A={1,2,3,4},B={y|y=3x-2,x∈A},则A∩B等于( )
A.{1} B.{4}
C.{1,3} D.{1,4}
答案 D
解析 因为集合B中,x∈A,
所以当x=1时,y=3-2=1;
当x=2时,y=3×2-2=4;
当x=3时,y=3×3-2=7;
当x=4时,y=3×4-2=10.
即B={1,4,7,10}.
又因为A={1,2,3,4},所以A∩B={1,4}.
(2)设集合A={x|-1≤x≤2},B={x|0≤x≤4},则A∩B等于( )
A.{x|0≤x≤2} B.{x|1≤x≤2}
C.{x|0≤x≤4} D.{x|1≤x≤4}
答案 A
解析 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与B,如图所示.
则由交集的定义,知A∩B={x|0≤x≤2}.
反思感悟 交集运算的注意点
若A,B是无限连续的数集,多利用数轴来求解.但要注意,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时,含有端点的值用实心点表示,不含有端点的值用空心点表示.
跟踪训练1 (1) 若A={x|1≤x≤10,x∈N},B={x|x2+x-6=0,x∈Z},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2} B.{3}
C.{-3,2} D.{-2,3}
答案 A
解析 易知A={1,2,3,4,5,6,7,8,9,10},B={-3,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2}.
(2)若集合A={x|-2
A.{x|-2
解析 因为A={x|-2
问题2 对于问题1中的集合A与集合B,你能用集合D表示两次一共进货的品种吗?并讨论集合A,B与集合D的关系.
提示 由A={圆珠笔,钢笔,橡皮,笔记本,方便面,汽水},B={圆珠笔,铅笔,火腿肠,方便面}知,集合D={圆珠笔,钢笔,橡皮,笔记本,方便面,汽水,铅笔,火腿肠},可见,集合D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
知识梳理
1.并集的概念
2.并集的性质
(1)A∪B=B∪A.
(2)A⊆A∪B,B⊆A∪B.
注意点:
(1)A∪B仍是一个集合.
(2)并集符号语言中的“或”包含三种情况:①x∈A且x∉B;②x∈A且x∈B;③x∉A且x∈B.
(3)对概念中“所有”的理解,要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例2 (1)若集合A={x|x>-1},B={x|-2
C.{x|-2
解析 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A与B,如图所示,故A∪B={x|x>-2}.
(2)已知集合A={x|-3
①当B=∅时,k+1>2k-1,∴k<2.
②当B≠∅时,则根据题意画数轴如图所示,
根据数轴可得eq \b\lc\{\rc\ (\a\vs4\al\c1(k+1≤2k-1,,-3
反思感悟 (1)并集的运算技巧
①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有限,则直接根据并集的定义求解,但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②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无限,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但要注意是否去掉端点值.
(2)利用集合交集、并集的性质解题的技巧
①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若条件中出现A∩B=A或A∪B=B,应转化为A⊆B,然后用集合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并注意A=∅的情况.
②集合运算常用的性质:A∪B=B⇔A⊆B;A∩B=A⇔A⊆B;A∩B=A∪B⇔A=B.
跟踪训练2 (1)已知集合A={x|-2
解析 因为集合A={x|-2
解析 由M∩N=M∪N,得N=M.
∴eq \b\lc\{\rc\ (\a\vs4\al\c1(2-t=0,,2t+1=5,))
解得t=2.
三、区间及其表示
知识梳理
1.区间概念(a,b为实数,且a2.其他区间的表示
注意点:
(1)区间只能表示连续的数集,开闭不能混淆.
(2)区间是实数集的一种表示形式,集合的运算仍然成立.
(3)用数轴表示区间时,要特别注意实心点与空心点的区别.
(4)∞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数.
例3 把下列数集用区间表示:
(1){x|x≥-1};
(2){x|x<0};
(3){x|-1
(2){x|x<0}=(-∞,0).
(3){x|-1
(1)区间左端点值小于右端点值.
(2)区间两端点之间用“,”隔开.
(3)含端点值的一端用中括号,不含端点值的一端用小括号.
(4)以“-∞”“+∞”为区间的一端时,这端必须用小括号.
跟踪训练3 (1)集合{x|-2
解析 {x|-2
(2)已知区间(a2+a+1,7],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3,2)
解析 由题意可知a2+a+1<7,
即a2+a-6<0,
解得-3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2).
1.知识清单:
(1)交集、并集的概念及运算.
(2)交集、并集运算的性质.
(3)求参数值或范围.
(4)区间及其表示.
2.方法归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3.常见误区:由交集、并集的关系求解参数时漏掉对集合为空集的讨论.
1.将集合A={x|1
C.[1,3) D.[1,3]
答案 B
解析 集合A为左开右闭区间,可表示为(1,3].
2.(多选)满足{1}∪B={1,2}的集合B可能等于( )
A.{2} B.{1}
C.{1,2} D.{1,2,3}
答案 AC
解析 ∵{1}∪B={1,2},
∴B可能为{2}或{1,2}.
3.已知集合M={-1,0,1},N={0,1,2},则M∪N=________.
答案 {-1,0,1,2}
解析 M∪N表示所有属于M或属于N的元素构成的集合,故M∪N={-1,0,1,2}.
4.若集合A={x|-1
解析 借助数轴可知A∪B=R,A∩B={x|4≤x<5}.
1. 已知集合M={-1,0,1},P={0,1,2,3},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0,1} B.{0}
C.{-1,2,3} D.{-1,0,1,2,3}
答案 D
解析 由Venn图,可知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M∪P.
因为M={-1,0,1},P={0,1,2,3},
故M∪P={-1,0,1,2,3}.
2.已知集合A={x|x≤5,x∈R},B={x|x>1,x∈R},那么A∩B等于( )
A.{1,2,3,4,5} B.{2,3,4,5}
C.{2,3,4} D.{x|1
解析 ∵A={x|x≤5,x∈R},B={x|x>1,x∈R},
∴A∩B={x|1
A.{3} B.{2,5}
C.{1,4,6} D.{2,3,5}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UB={2,5},
则A∩(∁UB)={2,3,5}∩{2,5}={2,5}.
4.(多选)若集合M⊆N,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N=M B.M∪N=N
C.M⊆M∩N D.(∁NM)∩N=M
答案 ABC
解析 因为M⊆N,
所以M∩N=M,M∪N=N,M⊆M∩N,(∁NM)∩N=∁NM,故选ABC.
5.已知集合A={x|1≤x<3},B={y|y≤m},且A∩B=∅,则实数m应满足( )
A.m<1 B.m≤1 C.m≥3 D.m>3
答案 A
解析 ∵集合A={x|1≤x<3},B={y|y≤m},A∩B=∅,∴m<1.
6.(多选)若集合A={-1,2,3,4},B={1,2,3,5},则( )
A.A∩B={2,3}
B.A∪B={-1,1,2,3,4,5}
C.A⊆B
D.A∩B=A∪B
答案 AB
解析 因为A={-1,2,3,4},B={1,2,3,5},所以A∩B={2,3},A∪B={-1,1,2,3,4,5},故选A,B.
7.设全集U=R,A=(0,+∞),B=(1,+∞),则A∩(∁UB)=________.
答案 (0,1]
解析 ∵U=R,B=(1,+∞),
∴∁UB=(-∞,1].
又∵A=(0,+∞),
∴A∩(∁UB)=(0,+∞)∩(-∞,1]=(0,1].
8.已知集合A={x|x≤1},B={x|x≥a},且A∪B=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用区间表示)
答案 (-∞,1]
解析 因为A∪B=R,画出数轴(图略)可知表示实数a的点必须与表示1的点重合或在表示1的点的左边,所以a≤1.
9.已知集合A={x|3≤x<7},B={x|2
解 (1)由集合A={x|3≤x<7},B={x|2
(2)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1)当m=-1时,B={x|-1
∴eq \b\lc\{\rc\ (\a\vs4\al\c1(1-m≥3,,m≤1,))且m<1-m,解得m≤-2.
11.设集合S={x|x<-1,或x>5},T={x|a
答案 A
解析 ∵S∪T=R,∴eq \b\lc\{\rc\ (\a\vs4\al\c1(a+8>5,,a<-1.))
∴-312.已知全集U,集合M,N是U的子集,且MN,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UM)∪(∁UN)=U
B.M∩(∁UN)=∅
C.M∪(∁UN)=U
D.(∁UM)∩N=∅
答案 B
解析 集合M,N是U的子集,且MN,
对于A,(∁UM)∪(∁UN)=∁UM,故A不正确;
对于B,M∩(∁UN)=∅,故B正确;
对于C,M∪(∁UN)≠U,不包括属于N且不属于M的部分,故C不正确;
对于D,(∁UM)∩N≠∅,其交集为属于N且不属于M的部分,故D不正确.
13.已知集合A={x|x<1,或x>5},B={x|a≤x≤b},且A∪B=R,A∩B={x|5
C.-4 D.-5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
可知a=1,b=6,2a-b=-4.
14.已知集合A={-2,3,4,6},集合B={3,a,a2},若B⊆A,则实数a=________;若A∩B={3,4},则实数a=________.
答案 -2 2或4
解析 ∵集合A={-2,3,4,6},
集合B={3,a,a2},B⊆A,∴a=-2.
∵A∩B={3,4},∴a=4或a2=4,
∴a=±2或4.
当a=-2时,B={3,-2,4},不符合题意;
当a=2或4时,B={3,2,4}或{3,4,16},符合题意,
∴实数a=2或4.
15.某班共30人,其中15人喜爱篮球运动,10人喜爱乒乓球运动,8人对这两项运动都不喜爱,则喜爱篮球运动但不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设所求人数为x,则只喜爱乒乓球运动的人数为10-(15-x)=x-5,故15+(x-5)=30-8,解得x=12.
16.在①B⊆(∁RA),②(∁RA)∪B=R,③A∩B=B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若问题中的实数a存在,求a的取值范围;若问题中的实数a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已知集合A={x|1≤x≤4},B={x|a+1
若选①:∁RA={x|x<1,或x>4},
由B⊆(∁RA)得,
当B=∅时,a+1≥2a-1,解得a≤2;
当B≠∅时,eq \b\lc\{\rc\ (\a\vs4\al\c1(a+1<2a-1,,2a-1≤1))或eq \b\lc\{\rc\ (\a\vs4\al\c1(a+1<2a-1,,a+1≥4,))
解得a∈∅或a≥3,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
综上,存在实数a,使得B⊆(∁RA),
且a的取值范围为(-∞,2]∪[3,+∞).
若选②:
∁RA={x|x<1,或x>4},
由(∁RA)∪B=R,得B≠∅,
所以eq \b\lc\{\rc\ (\a\vs4\al\c1(2a-1>4,,a+1<1,))解得a∈∅,
所以不存在实数a,使得(∁RA)∪B=R.
若选③:
由A∩B=B,可知B⊆A,
当B=∅时,a+1≥2a-1,解得a≤2;
当B≠∅时,eq \b\lc\{\rc\ (\a\vs4\al\c1(a+1<2a-1,,a+1≥1,,2a-1≤4,))解得2综上,存在实数a,使得A∩B=B,
且a的取值范围为eq \b\lc\(\rc\](\a\vs4\al\c1(-∞,\f(5,2))).自然语言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符号语言
A∩B={x|x∈A,且x∈B}
图形语言
自然语言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者属于集合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
符号语言
A∪B={x|x∈A,或x∈B}
图形语言
定义
名称
符号
数轴表示
{x|a≤x≤b}
闭区间
[a,b]
{x|a
(a,b)
{x|a≤x左闭右开区间
[a,b)
{x|a
(a,b]
定义
R
{x|x≥a}
{x|x>a}
{x|x≤a}
{x|x区间
(-∞,+∞)
[a,+∞)
(a,+∞)
(-∞,a]
(-∞,a)
数学必修 第一册1.3 交集、并集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1.3 交集、并集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小结,精炼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2 对数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2 对数学案及答案,共3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 指数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1 指数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n次方根的概念,利用根式的性质化简或求值,有限制条件的根式的化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