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B卷·提升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很少,但却在天气变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汽主要集中在平流层②水的相变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③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④在同一季节,各地水汽含量是一样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大气中固体杂质含量最多的地区是( )
A.海洋上空 B.公园绿地 C.水田耕地 D.建筑工地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下图示意1957—1993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约75°S,30°W)1月和7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
A.1.5千米 B.8.5千米 C.12.5千米 D.22.5千米
4.a月,高度1.5千米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 )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全球变暖趋势和臭氧层空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全球变暖趋势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减弱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全球沙尘暴多发
6.出现臭氧层空洞的原因与人类活动有关,下列关于大气中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红外线,使生命免受伤害
B.臭氧的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C.人类大量使用含氟的制冷剂导致臭氧浓度降低
D.青藏高原的臭氧浓度下降会减少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下图左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右为无锡市2019年12月8日与9日天气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8.与8日相比,9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减弱,④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①增强,④减弱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⑤箭头分别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冬季,农民通常用燃烧秸秆杂草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预防霜冻,其原理是増强了(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在夏季,我市的园林工人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强④,提高夜间温度 B.减弱③,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②,提高树木存活率 D.增强①,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切洋葱时洋葱中的大蒜素会散发岀来刺激人的眼睛产生流泪现象,有网友做了如下图所示试验(已经尽可能避免干扰因素),在案板旁边点燃一攴蜡烛再切洋葱,流泪的状况明显缓和很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有关该实验涉及到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C.D.
12.关于该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蜡烛处气压高,使气流水平扩散 B.切洋葱处垂直气流整体下沉
C.点蜡烛处垂直气压差大于切洋葱处 D.切洋葱处气温高于点蜡烛处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属于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现象。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房屋布局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夜晚,“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A.由西向东 B.由东向西 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
14.“穿堂风”是通过建筑物的门、窗等形成通道,图示“穿堂风”通道的门窗应开在( )
①东墙②西墙③南墙④北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下列与“穿堂风”形成原理不同的是( )
A.城市风 B.山谷风 C.干热风 D.海陆风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大气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就是逆温。下图示意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图示大气逆温层的出现,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大气保温作用弱 B.下层东北风较上层温度低
C.雨雪天气复杂多变 D.近地面大气运动活跃
17.图中易出现雾霾现象的大气层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某校同学通过测量记录地表温度,探究不同下垫面对地面辐射的影响。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地表温度记录表单位:℃
实验地点(下垫面类型) | 测量时间 | ||||
13:00 | 13:20 | 13:40 | 14:00 | 14:20 | |
操场(塑胶地面) | 29.0 | 27.5 | 27.0 | 26.8 | 26.5 |
池塘(水面) | 16.0 | - | 16.0 | 15.8 | 15.2 |
灌木土地 | 23.0 | 21.0 | 21.0 | 20.2 | 20.0 |
沙坑(沙地) | 25.0 | 24.4 | 24.2 | 24.2 | 24.0 |
草坪(草地) | 24.0 | 20.5 | 20.0 | 20.0 | 19.8 |
18.依据表中数据,推测地面辐射从强到弱的排序是( )
A.池塘、灌木土地、沙坑 B.操场、草坪、沙坑
C.草坪、池塘、灌木土地 D.操场、沙坑、池塘
19.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的措施有( )
A.每天测量一种下垫面地表温度,最后比较数据
B.测量塑胶操场不同部位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
C.同时测量沙坑不同深度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
D.尽量选择草地的边缘测量温度,以免破坏草坪
飞机颠簸指飞机在飞行中遇到乱流而突然出现的忽上忽下、左右摇晃及机身振颤现象。飞行颠簸层高度一般不超过海拔1000米,强颠簸层高度只有几百米,颠簸层水平范围多数在100km以内。图为2006年我国某航空公司西南高原航线飞行颠簸次数年内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4月我国西南高原航线飞行颠簸次数明显偏多的原因主要是( )
A.风向变化频繁 B.降水日数较多 C.太阳辐射较强 D.冰雪反射较强
21.由青藏高原飞往云贵高原的飞机发生颠簸的概率会(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2.若飞行员正在低空飞行时屏幕上显示前方有强颠簸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速前行 B.调头返回 C.迅速爬升 D.向下俯冲
23.如下图所示(线条为等压线),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顺风飞行,可判断出低气压位于飞行员的( )
A.东侧 B.北侧 C.西侧 D.南侧
地理研究团队调研落基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下左图)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比较右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
A.T甲>T乙 B.T甲<T乙
C.T甲=T乙 D.T甲≥T乙
25.导致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大气削弱作用较强 B.甲地吸收地面辐射多
C.乙地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乙地大气逆辐射较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的椭圆轨道。
(1)卫星是环绕________运行的天体;“东方红一号”卫星环绕________运行。
(2)“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运行轨道位于地球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
(3)“东方红一号”卫星向地球发射信号,利用了电离层的特点,即大气处于高度________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从大气垂直分层的角度,电离层属于________。
27.某学生做一实验,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光源下照射,保证两只烧瓶接受同样的红外线照射,观察温度变化过程。读实验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半小时后,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较高的是充满___________的烧瓶。
(2)这个实验模拟的是___________原理。
(3)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将A(海平面上升)、B(全球气候变暖)的字母填在相应的位置,完成其内在联系图。
大气含量二氧化碳增加→_________→两极冰川融化→_________→沿海低地被淹
(4)深秋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为了预防霜冻农民常在田间地头燃烧柴草制造烟幕,其作用是(_____)
A.向大气释放热能B.增强大气逆辐身
C.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D.增加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环流探测装置、测温探头、食用色素(红、蓝)、烧杯(图)
实验步骤:①分别向环流探测装置的1、2号柱内加入红色、蓝色色素适量;
②再分别向1、2号柱内加入等量温水,水位接近柱口;
③将环流探测装置分别放入两个装有不同温度的水的烧杯中;
④用测温探头测水温,数据是甲号杯10°C、乙号杯30°C。
实验现象:1、2号杯内水颜色都成混合色。
(1)该实验模仿的自然地理现象是_________。实验后,红、蓝水开始流动,请在上图中(ABCD间)用实线箭头画出该实验模仿的大气运动状况_________。(4分)
(2)图中ABCD四地气压由高到低进行排列_________。若想让水流动的更快些,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形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请填写以下框图说明其过程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4分)
(4)若该现象发生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则代表郊区的是________,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9.甲为“岳阳市位置简图”,图乙为“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岳阳市位于洞庭湖东北部,深受湖陆风的影响。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可以使气温降低、湿度增加)和陆风(进湖风)。
(1)该日8:00至10:30,岳阳市气温逐渐___________,湿度逐渐___________,此时段,可能吹_________(陆风、湖风)。
(2)在下图中画出当日9:00岳阳市与洞庭湖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3)该日,岳阳市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段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陆风转湖风8:00至9:00
B.陆风转湖风10:00至11:00
C.湖风转陆风12:00至13:00
D.湖风转陆风13:00至14:00
(4)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湖陆间的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湿度差异B.面积差异C.海拔差异D.热力性质差异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优秀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优秀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第六章自然灾害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六章自然灾害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优秀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优秀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五章植被与土壤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四章地貌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四章地貌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