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精品练习题
展开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A卷·基础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现代地球大气是距今3.5亿年前才逐渐形成的,它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人类的影响巨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多,是生物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成分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2.下列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的连线,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氧气——温室效应
C.臭氧——吸收紫外线 D.水汽和尘埃——成云致雨
【答案】1.B 2.B
【分析】1.氮气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元素是生物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元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等气体,B错误,符合题意;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尘埃是降水的条件,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1年4月30日15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从发射到上升至120km高空,在此期间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4.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地酒泉对流层的厚度最接近( )
A.8-9km B.12-13km C.17-18km D.4-5km
5.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穿过的平流层( )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气流垂直运动显著
C.含有臭氧层 D.含有电离层
【答案】3.D 4.B 5.C
【分析】3.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从发射到上升至120km高空,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根据大气分层原理和各层大气的特点可知,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平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升高;高层大气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先降低再升高。因此在此期间经历的气温变化可能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根据所学可知,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约为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约为8-9千米,中纬度地区厚度位于二者之间,根据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对流层的特点,A错误。平流层的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B错误。平流层中含有若干臭氧层,C正确。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D错误。故选C。
近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于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而造成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 )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 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
7.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8.臭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碳氧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消耗臭氧
B.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消耗臭氧
C.人类大量砍伐热带雨林
D.太阳活动会导致臭氧降至最小值
【答案】6.B 7.A 8.B
【分析】6.臭氧空洞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均有出现,尤以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图示信息表明该群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应该是受南极的臭氧空洞影响而造成的环境问题,B正确,A错,赤道上空和北大西洋上空没有出现臭氧层空洞,故CD错。
7.臭氧吸收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而不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都是红外线部分,故A正确,BCD错。
8.氮氧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A错;人类大量砍伐热带雨林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加剧全球变暖,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气候、无线短波通信等,与臭氧减少无关,CD错。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是导致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B对,故选B。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一日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赤道地区 B.中纬地区 C.高纬地区 D.高山地带
10.该地当日最有可能的天气特征为( )
A.雷雨大风冰雹天气 B.烈日高温酷暑天气
C.潮湿闷热无风天气 D.雪虐风饕地冻天气
11.导致A、B两层气温垂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 B.大气成分 C.气象条件 D.纬度
【答案】9.B 10.A 11.B
【分析】9.对流层的厚度整体由赤道地区向两极递减,高度范围在7km~17km间变动,根据本题图中表达出来的对流层厚度约为12km,推测其最有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B对,AC错。而对于高山地带,试题没有充分的信息确定其地表地形特征,D错。故选B。
10.根据对流层内的温度垂直变化,由地表25℃降至对流层顶的-70℃左右,由此可推测出该时该地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8.75℃/km,这一垂直递减率远远高于对流层的平均递减率6℃/km,故推测其可能对应为强对流天气特征,雷雨大风冰雹属于强对流天气,A对。故选A。
11.A、B两层分别为对流层和平流层,两层因距地表远近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大气成分明显不同,尤其是各层所含的温室气体成分的差异导致热源与大气温度结构的不同。对流层中的主要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等,使得地面成为直接热源,进而导致对流层内温度垂直递减。平流层中因距离地表较远,二氧化碳等含量已经极低,而臭氧含量明显增加,臭氧因主要吸收短波波段辐射,使得太阳辐射成为这一层次大气的主要热源,故而该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增。所以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成分,B对。故选B。
2020年11月28日,佛山某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傍晚最美的天空(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学生拍摄的“最美天空”,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臭氧层
13.“最美天空”的形成与右图中相关的环节是( )
A.①大气吸收 B.②大气反射 C.③大气散射 D.④大气逆辐射
【答案】12.A 13.C
【分析】12.微信图上信息表明,“最美天空”是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红彤彤的晚霞,晚霞中有大量红色云块。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臭氧层(位于平流层)各大气层中,只有对流层有大量水汽和尘埃,加上对流层对流运动显著,容易凝结成云,其它层次因此缺乏水汽凝结的条件,不可能形成云块,因此该学生拍摄的“最美天空”,这种现象出现在对流层,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3.读右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大气逆辐射。微信图文字信息表明,“最美天空”是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红彤彤的晚霞,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被空气分子大量散射掉,波长较长的红光透过大气层到达地表,从而形成红色天空,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越多时,其色彩愈显著,如果有云层,云块也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从而形成图中的晚霞景观。由此判断,“最美天空”的形成与大气散射(③)密切相关,大气吸收(①)、大气反射(②)、大气逆辐射(④)不会形成晚霞,与“最美天空”的形成无关,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女士外出必备太阳伞。下图为太阳伞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女士使用太阳伞的时刻主要是( )
A.清晨 B.正午 C.日落 D.午夜
15.夏季女士使用太阳伞可以( )
A.增强地面温度 B.减少大气辐射 C.削弱太阳辐射 D.增强地面反射
【答案】14.B 15.C
【分析】14.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是使用太阳伞的主要时刻。B正确。清晨、日落太阳辐射弱,午夜无太阳辐射,不需要遮阳伞,ACD错误。故选B。
15.太阳伞多为深色,夏季女士使用太阳伞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太阳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降低体感温度等,C正确。遮挡太阳辐射可以减少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地面辐射,减少地面反射,AD错误。遮阳伞对大气辐射影响较小,B错误。故选C。
气压是空气分子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空气分子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图示季节最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6.A 17.B
【分析】16.题意表明,气压是空气分子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空气分子密度越大,单位面积空气分子产生的压力越大,则气压越高。读图可知,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在近地面海洋的空气分子密度大于陆地,表明此时海洋表面气压高于陆地表面,即①处气压高于④处,图中显示,高空②、③处空气分子密度小于近地面,单位面积空气分子产生的压力小于近地面,因此②、③处气压分别低于①、④处,由此判断,①处气压最高,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7.陆地热容量小于海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会高于海洋,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会低于海洋,春季和秋季为过渡季节,海陆气温差异较小。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近地面气压低处往往是因为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所致,近地面气压高处往往是因为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所致,前题分析可知,海洋表面①处气压高于陆地表面④处,因此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由此判断,图示季节最可能是夏季,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8.读下图等压面示意图,仅考虑热力因素,A、B、C三地温度最高的是( )
A.A B.B C.C D.不能确定
【答案】B
【详解】从图中等压线的分布来看,A、C两处等压线上凸,因此为高压区,而B处等压线下凹为低压区,根据同一水平面“冷高热低”的原理可以判断出气温最高的为B处,因此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
下图为某城市周围相关大气要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四幅图之间没有相互联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甲图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地( )
A.人口密集 B.纬度较低
C.正午太阳高度大 D.下垫面反射率大
21.乙图近地面的风向是( )
A.郊区吹向城区 B.城区吹向郊区
C.只有白天,城区吹向郊区 D.只有夜晚,郊区吹向城区
【答案】19.D 20.A 21.A
【分析】19.本题考查城市的热岛效应,甲图示意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乙图示意城市气压低于郊区,丙图示意城市相对于郊区盛行上升气流,丁图示意城市盛行下沉气流,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导致城市气压低于郊区,出现城市相对于郊区盛行上升气流的现象。丁图中城市盛行下沉气流的现象,在甲、乙两图所示的气温与气压分布状况下不会发生,故本题D项符合题目要求,选D。
20.甲图示意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属于城市热岛现象,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工业密集,产生大量废热而形成的。A项正确;与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无关,BC错;若下垫面反射率大,会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在一程度上缓解热岛效应,故D错。所以本题选A。
21.乙图示意城市气压低于郊区,故风由郊区吹向城区,A正确;BC错;热岛效应的产生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与昼夜变化关系不大,D错。所以本题选A。
夜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其多少常用夜雨率表示。夜雨率是指20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总和占一天中降雨量的百分比。下图为青海省6-9月平均夜雨率的空间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22.图中甲地的数值可能为( )
A.49 B.44 C.57 D.52
23.甲地夜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天充足 B.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的气流
C.地处高原,夜晚降水量较白天大 D.位置偏东,受夏季风影响较显著
【答案】22.C 23.B
【分析】22.图中等值线间距为5,甲地西侧等值线由50增加到55,根据等值线图的数值分布规律可知,图中甲地的数值可能为55~60之间,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故选C。
23.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湟水谷地,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气流,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夜雨,B正确;白天蒸发较强,空气中水汽更充足,A错误;夜晚降水量大,是夜雨的表现,不是形成原因,C错误;夜雨的形成是受局部热力环流的影响,而夏季风的影响属于大气环流因素,且夏季风的影响白天、夜晚差异小,D错误。故选B。
合理应用大棚种植技术,可以提高蔬菜供应的品种和产量。近年来,二氧化碳施肥(指提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成为大棚种植中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新技术。如图为近年来南京地区不同季节常见的两种大棚景观。A大棚覆盖白色塑料薄膜,B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关于A、B两种大棚说法正确的是( )
A.A大棚常见于冬春季节,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过快,有利于增产
B.A大棚可以保证作物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有利于提高蔬菜品质
C.B大棚常见于夏季,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夜晚大气逆辐射
D.B大棚可以提高蔬菜的蒸腾作用,进而有效提高棚内湿度
25.关于二氧化碳施肥增产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直接吸收大气辐射 B.二氧化碳施肥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
C.二氧化碳加大了昼夜温差 D.二氧化碳施肥量有季节差异
【答案】24.A 25.B
【分析】24.根据材料信息,合理应用大棚种植技术,可以提高蔬菜供应的品种和产量。近年来,二氧化碳施肥(指提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成为大棚种植中增产效果极为显著的一项新技术。A大棚覆盖白色塑料薄膜,A大棚常见于冬春季节,可以防止热量散失过快,有利于增产,A正确;大棚内呼吸作用受到抑制,不利于提高蔬菜品种,B错误;B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黑色尼龙网可以吸收白天的太阳辐射,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常见于夏季,C错误;B大棚可以减少蔬菜的蒸腾作用,不能提高棚内的湿度,D错误。故选A。
25.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的是地面长波辐射,A错误;二氧化碳能够吸收较多的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B正确;二氧化碳增加,白天削弱作用增强,夜晚保温作用增强,减小昼夜温差,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二氧化碳施肥(指提高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可知二氧化碳施肥量主要取决于人类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程度,受人类措施影响大,与季节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A是_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4分)
(2)B是____层,该层气流平稳,适合于飞机飞行。(2分)
(3)地球人造卫星在轨运行期间,主要是在大气中的____中运行,其返回时,在距地面10000米的高度内,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____,原因是什么?(6分)
(4)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_____)(2分)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和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答案】(1)对流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平流
(3)高层大气 气温逐渐升高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越靠近地面,大气所获得的地面辐射热量越多。
(4)C
【分析】(1)从图中各层高度数值可以看出,A是对流层,气温变化可从气温垂直分布曲线上读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B是平流层,该层的范围一般为大气层12千米至50千米的高度,该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适合于飞机飞行。
(3)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地球人造卫星主要在高层大气中运行,其返回时,在距地面10000米的高度内,也就是10千米的高度内,属于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其返回时,在距地面10000米的高度内,越来越靠近地面,所经历的气温变化特点是气温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对流层大气主要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越靠近地面,大气所获得的地面辐射热量越多。
(4)300千米以上的高层大气中,气温很高,但空气稀薄,气压低,人造卫星在运行中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很有限,并且人造卫星从大气中吸收的热量很少,所以不会被烧毁。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M(如图17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的偏动情况。
材料二:图左和图右。
(1)该实验模拟的原理最可能是( )(2分)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大气受热过程 D.水循环过程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M向____(左或右)偏,图左中电炉对应图右中的____(填字母)。(2分)
(3)将下列各环节序号,按该原理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填入相应方框内。____、____、____、____(4分)
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空气垂直运动④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
(4)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请提出你的建议____(写出两条)。(2分)
【答案】(1)B
(2) 右 B
(3) ① ③ ④ ②
(4)选择更轻薄的纸进行实验;增加电炉的功率和冰块的数量
【分析】(1)电炉处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冰块处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因此该实验验模拟的原理最可能是热力环流,不是温室效应、大气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等,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电炉处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冰块处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相对于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向上拱起,低压区等压面下下弯曲,故实验中纸片M偏向冰块方向也就是右侧;图左中电炉温度高,对应图右中的B,等压线向下弯曲,说明气压低,气温高,因此图左中电炉对应图右中的B。
(3)电炉处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冰块处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故该原理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①③④②。
(4)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纸片的摆动幅度更大,可从保持风力不变,改变纸片或增大风力两方面分析;如可以选择更轻薄的纸进行实验,在同等风力下摆动幅度会更大;或者增加电炉的功率和冰块的数量,增大冷热差异,从而增大气压梯度,增大风力。
2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箭头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作用。(2分)
(2)图中箭头②说明大气对地面具有____作用。(2分)
(3)图A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____,主要原因是____。(3分)
(4)图B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____,主要原因是____。(3分)
(5)由此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____。(2分)
【答案】(1)反射
(2)保温
(3)低 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4)高 云层加强了大气逆辐射
(5)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形成地球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1)大气的削弱作用包括反射、散射、吸收作用。据图可知,图中箭头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2)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据图可知,图中箭头②说明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3)图A显示有太阳辐射,说明是白天,阴天有云时,大气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晴天无云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而阴天的白天温度较无云时低。
(4)有云的夜晚大气温度高的原因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5)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之一是昼夜温差小,温度适宜,因为地球有大气,白天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晚有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从而形成地球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每年的4-5月份,白天9时至午后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观察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着火炉的烘烤一样,热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
春季呼伦贝尔草原开垦地出现地气上升现象时,能把开垦地土壤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严重时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气温日较差较小。下图为白天开垦地和草地地面温度的平均变化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4分)
(2)运用大气受热原理阐释发生严重扬尘时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白天开垦地和草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
(4)绘制地气上升时开垦地与草地之间的大气运动状况示意图。(2分)
【答案】(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反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地气上升引起严重扬尘时,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3)白天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开垦地高于草地。白天地面温度开垦地高于草地;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开垦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高。
(4)
【分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①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 表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③箭头来自于地面,表示地面辐射;④箭头来自于大气,且箭头射向地面,因此可判断是大气逆辐射。
(2)严重扬尘时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较多,通过吸收和反射作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夜间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作用,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3)结合图示信息可看出白天地面温度开垦地高于草地。原因:开垦地区多为裸地,土壤中和空气中水气含量少,比热容小,升温快,草地地表植被覆盖率高,近地面空气和地层中水汽含量多,比热容大,升温慢。同时开垦地地表裸露,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较低,吸收较多,温度较高。由于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开垦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高于草地近地面空气平均温度。
(4)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进行绘制。开垦地白天气温高于草地,开垦 地气流上升,草地气流下沉,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草地形成高压,开垦地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流由草地流向开垦地。高空由于气压差异,气流由开垦地流向草地。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作业,文件包含第六章自然灾害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六章自然灾害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训练,文件包含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五章植被与土壤基础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四章地貌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第四章地貌提升卷-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双测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