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同步课时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0分)
1、(4分)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冰块熔化
②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
③NaOH溶解
④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葡萄糖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 D.①④⑤
2、(4分)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D.原电池内部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3、(4分)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均减小 D. 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4、(4分)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5、(4分)将下列各组物质置于绝热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下降的是( )
A.NaOH溶液、硫酸溶液 B.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
C.锌粉与硝酸溶液 D.铜片、溶液
6、(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在甲烷燃烧的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化为热能
C. 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D. 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7、(4分)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
A. 浓硫酸与水 B. 生石灰与水 C. 氢氧化钡与氯化铵 D. 碳酸氢钠与盐酸
8、(4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下列各组材料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两极材料 | Zn片、Cu片 | Cu片、Ag片 | Zn片、Cu片 | Fe片、Cu片 |
插入溶液 | 稀硫酸 | 溶液 | 蔗糖溶液 | 稀盐酸 |
A.A B.B C.C D.D
9、(4分)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a中加少量溶液,下图中产生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4分)某电池总反应为,下列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电极材料:Fe、Cu,电解质溶液:溶液
B.电极材料:石墨、Cu,电解质溶液:溶液
C.电极材料:Pt、Cu,电解质溶液:溶液
D.电极材料:Ag、Cu,电解质溶液:溶液
二、填空题(共30分)
11、(15分)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1)请利用反应“”设制一个化学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当生成的气体标在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24L时,电路中电子转移了_______.
(2)已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电池中有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①这个电极是燃料电池的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另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碱性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15分)现有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甲 ;
反应乙 。
(1)反应甲是___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_________(填“高”或“低”)。
(2)反应_________(填“甲”或“乙”)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原因是_________。
(3)反应_________(填“甲”或“乙”)能设计成原电池,在方框内画出该原电池的装置图(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①负极上的现象是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②该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③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增重4.4g,则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__mol。
三、实验题(共30分)
13、(15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 如图1,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石蜡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mL2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
方案二: 如图2,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 | 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 | 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
① | 氧化钙与水 | 左低右高 |
② |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分搅拌) |
|
③ | 铝片与烧碱溶液 | 左低右高 |
④ | 铜与浓硝酸 | 左低右高 |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方案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
(2)方案二的现象证明①③④组中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 。实验②中U形管里的现象为 ,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4、(15分)与均能发生反应,如图为与发生反应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完成转化Ⅰ、Ⅱ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下同)能量,完成转化Ⅲ______能量。
2.和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可用_______(填“A”或“B”)表示。
3. 在中燃烧的过程主要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过程。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C
解析:A.甲中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所以甲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乙中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没有气泡,A选项错误;B.乙中不构成原电池,铜片不是电极,B选项错误; C.甲中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气,乙中锌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两烧杯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均减小,C选项正确; D.甲能形成原电池,乙不能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所以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D选项错误。答案选C。
4、答案:A
解析: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一般的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也有分解反应(如)是放热反应,A错误,D正确;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B正确;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5、答案:B
解析:A.NaOH溶液、硫酸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放热,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升高,故不选A;B.氢氧化钡与氧化铵晶体反应放出氨气,属于吸热反应,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下降,故选B;C.金属与酸反应放热,锌粉与硝酸溶液反应,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升高,故不选C;D.铜片、溶液不反应,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不变,故不选D;选B。
6、答案:D
解析:A.一个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硫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在甲烷燃烧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B错误; C.一个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无关,和氯化铵在常温下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断裂化学键需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释放能量,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所释放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故D正确;故选:D.
7、答案:B
解析:
8、答案:C
解析:A项,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锌和稀硫酸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不符合题意;B项,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铜片与溶液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不符合题意;C项,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但蔗糖是非电解质,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符合题意;D项,两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铁和稀盐酸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形成原电池,不符合题意。
9、答案:A
解析: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少量溶液,a中部分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所以生成氢气总量减少,但构成铜锌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故A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电极材料为Fe、Cu,电解质溶液为溶液,铁的活泼性比铜的强,总反应为;电极材料为石墨、Cu,电解质溶液为溶液,总反应为;电极材料为Pt、Cu,电解质溶液为溶液,铜的活泼性比Pt的强,总反应为;电极材料为Ag、Cu,电解质溶液为溶液,铜的活泼性比Ag的强,总反应为。综上所述可知,A项符合题意。
11、答案:(1) ; 溶液 ; ; 0.03 (2) 正极 ; 减小 ; 大于
解析:
12、答案:(1)吸热反应;低
(2)甲;反应甲为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3)乙;(合理即可);①Mg逐渐溶解;;②正极;③0.4
解析:(1)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2)反应甲为吸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不能设计成原电池。
(3)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①该原电池中,Mg作负极,逐渐溶解,正极上得电子生成。②该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③设参加反应的Mg的质量为,则:
,即参加反应的Mg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转移电子0.4mol。
13、答案:(1)提起烧杯,小木片会脱落;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使石蜡熔化导致小木片脱落。
(2)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14、答案:1.吸收;放出2.A3.化学;热
解析:1.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转化Ⅰ,Ⅱ是断开化学键的过程,吸收能量;转化Ⅲ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 出能量。
2.如图可知,和生成HF的反应能设变化为,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正确,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