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学案及答案
展开知识梳理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独立,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D)决定,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d)决定。
2.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DD,dd 纯合子 Dd 杂合子(D 与 d 同时存在时,D 起作用完全显性,Dd 都起作用不完全显性,d
不抑制 D 发挥作用。不同基因之间可以相互抑制。) 多对基因是一对为杂合即为杂合子。
3. 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
传因子中的一个。 (划时代意义:不知减数分裂,不知染色体存在,纯推理)
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不挑,若挑会算。a 看不上 A,A 无所谓。Aa 自交后代 1:1)
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和理解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生物性状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2.实验装置
(1)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D球与d球分别代表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
(2)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实验过程
(1)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
4.实验结果:彩球组合中,DD∶Dd∶dd接近1∶2∶1。
1.抓取小球的要求是什么?
提示:①随机抓取;②双手同时进行,且闭眼;③应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④重复多次。
2.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这是为什么?
提示:杂种F1(Dd)产生的两种雄配子(D和d)或两种雌配子(D和d)数量相等。
3.两个小桶内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吗?为什么?
提示:不必须相等。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配子、雄配子,它们的数量可以不相等。
4.有两位同学各抓取4次,结果分别是DD∶Dd=2∶2和DD∶Dd∶dd=2∶1∶1,这是不是说实验设计有问题?
提示:不一定,实验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随机抓取;统计数量太少,不一定会符合理论值,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理论值。
3.“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
(1)属于假说的内容是“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2)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是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离定律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离定律学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学案,共14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离定律的基本解题规律与方法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离定律的基本解题规律与方法学案,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