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平行线教案设计
展开5.2.1平行线
教学目标:
- .了解平行线的概念
- 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
3. 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4. 会用符号语方表示平行公理推论,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课前准备
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做成图所示的教具.
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
教学过程:
定向诱导:
- 复习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2. 观察思考:展示学具,在转动a的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呢?
自学探究:
自学课本169页到17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平行线?平行符号是------------。 直线a与b是平行线,
记作 。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1) (2) 。
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
3.思考:为什么强调“同一平面内”?在空间中,是否存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提示:用长方体来说明 )
4.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⑶.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
① 平行理内容: .
② 平行公理推论:.
结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b∥a,c∥a,那么b∥c.
展示答疑:
拓展延伸:
1..根据下列要求画图.
(1)如图(1)所示,过点A画MN∥BC;
(2)如图(2)所示,过点P画PE∥OA,交OB于点E,过点P画PH∥OB,交OA于点H;
(3)如图(3)所示,过点C画CE∥DA,与AB交于点E,过点C画CF∥DB,与AB延长线交于点F.
(4)如图(4)所示,过点M,N分别画直线AB的平行线, 判断所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⑴ ⑵ ⑶ 反反馈总结:
检测: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 )和(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的线段必相交
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
C.两条射线或线段平行,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有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的交点数为(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三条线AB,CD,EF,AB//EF,CD//EF,则. ∥ . .
理由是.
5、判断题.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⑵.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它与另一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
⑶.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平行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平行线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华师大版1 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华师大版1 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平行线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 平行线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意义建构,巩固提升,检测反馈,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