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3电阻-教学设计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473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3电阻-教学设计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473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3节 电阻教案设计
展开16.3 《电 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节是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3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初步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电流、电压两大电学基础知识之后的又一大基础知识,是学习变阻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内容的必要基础。本节知识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无论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还是物理知识的扩展来看,“电阻”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本节知识内容在物理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水平,现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通过学生探究活动,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渗
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
(2)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2、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认识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
性,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获取物理知识,因而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
电阻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在概念的理解上会感到比较困难,因而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电阻的概念的建立。
3、突破重难点方法与策略
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互动研讨,学生归纳, 为学生突出重点。从前面学习电流、电压的类比法入手,结合多媒体直观演示,为学生突破难点。
三、教法学法
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新课程标准还要求物理课堂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学生的个人自主探究、小组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的启发引导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使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设疑导学——巧引启思——教师引导——动手实验——分析总结——反馈练习——知识小结
环节一 设疑导学
问题:导线多用铜、铝,重要的电器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铁是导体,多又便宜,为什么不用它做导线呢?
演示实验:分别把相同长度和相同粗细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接入同一电路,灯泡的亮度明显不 同,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灯泡亮度的同时让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同一电路中接入不同材料金属丝,灯泡的亮度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推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灯泡亮暗的变化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发生了改变,说明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带入问题所设计的物理情景中。
设计意图:应用演示实验,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激起兴趣,引发思维,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环节二 巧引启思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电流与车流对比,像道路的构成材料、道路的长度,道路的宽度都会影响车流的速度,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的方法,把抽象的电阻概念形象化,突破教学难点,也为学生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提供了研究方向 。同时利用多媒体和实物结合的方式,把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充分体现“从物理走进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电阻的概念、单位、符号等采用学生自我研讨、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电阻
导体虽然容易导电,但同时对电流也有阻碍作用,物理学中常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
电阻越大,表示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二)电阻的单位
为了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就要比较电阻大小,要比较电阻大小就要规定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单位是“欧姆”、符号是“Ω”.
还有千欧( Κ Ω )、兆欧( Μ Ω ).
1 Κ Ω=1000 Ω
1 Μ Ω =1000 Κ Ω
(三)多媒体展示各种电阻器及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环节三 教师引导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回顾类比中的三幅图片,-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因为前面做了铺垫,学生很容易就猜想到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同时介绍实验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环节四 动手实验
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后,教师简单介绍实验器材,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因素去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正确选择实验器材,经历实验的探究过程。在教师巡视指导下,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始终强调控制变量法的准确应用,通过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出还有些因素会影响导体的电阻?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实验报告和探究结果,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
实验1: 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条件---电压相同
材料 | 镍铬 相 同 镍铬 |
长度 | 2L L |
横截面积 | 2S 相 同 2S |
电流 | 0.20A 0.40A |
结论:在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有关,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实验2: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条件---电压相同
材料 | 镍铬 相 同 镍铬 |
长度 | L 相 同 L |
横截面积 | 2S S |
电流 | 0.20A 0.10A |
结论:在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实验3:研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条件—电压相同
材料 | 锰铜 镍铬 |
长度 | L 相 同 L |
横截面积 | S 相 同 S |
电流 | 0.25A 0.10A |
结论: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总结”的探究的过程,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探索物理的兴趣。
实验4: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利用酒精灯给电路中的钨丝加热,引导学生观察灯泡亮度。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温度也会影响电阻大小。得到的结论:导体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一般地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获取物理知识。
环节五 分析总结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导体的电阻由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共同决定.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学课本科学世界。利用多媒体展示半导体、超导现象的应用。
设计意图:使学生关心科技发展,开阔视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环节六 反馈练习
1、两条粗细相同,电阻相等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的长度是( )
A.铜导线长些 B.镍铬合金长些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2、有甲、乙、丙三根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已知甲和乙一样粗,但甲比乙长,乙和丙一样长,但乙比丙粗,则三根导线中,电阻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3、甲乙是铁丝制的线圈,在相同电压下通过甲的电流比通过乙的电流小,这表明甲的电阻比乙的电阻 ;当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时,甲的电阻 乙的电阻(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把甲和灯泡、电流表串联,给甲加热,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变 ,灯泡变 。
4、一段由若干股组成的铜芯线,当抽去它其中的几股后,这段铜芯线的电阻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关于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长的导线比短的导线电阻大 B、粗的导线比细的导线电阻小
C、铜导线比铁导线电阻小 D、以上讲法均不准确
6、家庭用的白炽灯的灯丝断了,有时适当动一动灯泡可以将灯丝搭上,这时灯丝的电阻跟原来比怎样改变?
设计意图:既加强了双基,巩固了知识,也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环节七 知识小结
1.影响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因素有:一是电路两端的电压;二是连接在电路中的导体.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3.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还跟温度有关。
4.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性质。
五、板书设计
16.3 电阻
一、电阻
1、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2、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为Ω;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六、学情分析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同时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
(一)目标达成
充分地利用物理实验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主地从物理现象去探索物理规律,从学习物理知识到应用于实践,从而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材处理
在讲解的过程中, 灵活处理教材中的环节。对半导体、超导现象的介绍,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设计动手探究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加深了对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用废旧日光灯的灯丝做温度影响电阻大小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探索物理的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3节 电阻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6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电阻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3节 电阻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3节 电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策略,评价与反馈,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3节 电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第3节 电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出示目标,设置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