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4地球的圈层结构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4地球的圈层结构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4地球的圈层结构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作业4地球的圈层结构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广东高一期末]今天探测器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但对人类脚下的地球内部却鞭长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不过12千米,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等来获知地球内部的秘密。据此完成1~2题。
    1.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说明该深度( )
    A.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差异
    B.上下层温度存在差异
    C.上下层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D.上下层硬度存在差异
    2.关于地球内部三个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核是人类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
    B.地幔分为两部分,下地幔存在一个软流层
    C.上地幔和地壳构成坚硬的岩石圈
    D.地核可以分为外核和内核,其组成物质存在差异
    [2022·宁夏银川高一期末]如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物质组成 B.地震能量
    C.地内温度 D.地内压力
    4.软流层位于( )
    A.①层下部 B.②层上部
    C.②层下部 D.③层上部
    5.最可能为液态的内部圈层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云南大理高一开学考试]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单位:千米)分布示意图(图示地区海拔高度相同)。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四地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2022·江苏省江阴高一期末]下图为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8~10题。
    8.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所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
    9.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
    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2022·湖南益阳高一期末]2021年12月22日21时46分在江苏常州市天宁区(北纬31.75度,东经120.0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是地震发生时①②两地观测站地震横波与纵波的走时曲线。据此完成11~12题。
    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幔
    B.莫霍面之上
    C.莫霍面之下
    D.古登堡面之下
    12.下列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越远离震中,反映出烈度越来越大
    B.越远离震中,反映出震级越来越高
    C.越远离震中,纵波与横波到达时的时间差越小
    D.a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b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0日21时19分,中国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台北震感强烈,宜兰县有房屋遭受破坏,同时福州、厦门、泉州等地也有强烈震感。
    材料二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状况、地球内部结构以及地震结构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两种地震波,图中字母S表示________波,字母P表示的地震波在此次地震中比S波________(先或后)到达地面。
    (2)台湾宜兰县发生的此次地震的震源,在图中对应________(甲或乙)处,图中字母B标注的虚线为等震线,该线上除震级外地震________也相等,图中丙处因降水丰富和地震破坏,易发生____________灾害。
    (3)地震时,地震波传播可能给人们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但人们也可以利用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图中字母C是________面,数字②表示________;在②这一地球内部圈层中存在________,被认为是火山岩浆的发源地。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材料二 近日,中国首制超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已完工。该船由大连中远船务建造,并取得DNV船级社的入级证书,已具备钻井作业条件。“大连开拓者”轮可以在水深3 050米海域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深度12 000米。
    (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
    (2)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________地壳较厚。
    (3)图中④为________面,该界面地下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是________。
    (4)写出“大连开拓者”号深水钻井船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构成物质及其状态。
    课时作业4 地球的圈层结构
    1~2.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和纵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大陆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说明33千米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和温度、密度、硬度关系不大,选项A正确,B、C、D错误。第2题,地壳表层是人类生存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地幔分为两部分,上地幔存在一个软流层;上地幔顶部和地壳构成坚硬的岩石圈;地核可以分为外核和内核,组成物质存在差异。选项D正确,A、B、C错误。
    答案:1.A 2.D
    3~5.解析:第3题,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能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均能传播,但在液态中传播速度较慢,因此影响地球内部地震波波速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物质组成,A正确;与地震能量、地内温度、地内压力关系不大,B、C、D错误。第4题,根据图中深度的变化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外核,④为内核,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为②层上部,B正确,A、C、D错误。第5题,由图可知,地震波进入③(为外核),横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下降,可判断③可能为液态,C正确,A、B、D错误。
    答案:3.A 4.B 5.C
    6~7.解析:第6题,莫霍面等深线数值越大,地壳厚度越厚,读图可知①地为38.5~39千米,厚度最厚,A正确;②地为35~35.5千米,③地为37.5~38千米,④地为35~35.5千米,B、C、D错误。第7题,读图及据上题分析可知,①地地壳厚度最厚,A错误;②地壳较薄,位于河流沿岸,推测可能堆积含有金属矿的岩石,B正确;②莫霍面等深线数值较小,地幔深度比较浅,③地地幔深度不是最浅,C错误;④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势低,地下水埋藏浅,D错误。
    答案:6.A 7.B
    8~10.解析:第8题,图中的地理要素主要有瀑布、森林、岩石等,其中最主要的要素是瀑布(河流),属于水圈,因此B正确,A、C、D错误。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因此C正确;瀑布属于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圈层,A错误;岩石圈并不是最活跃的圈层,C错误;大气圈是厚度最大的圈层,D错误。第10题,各大圈层中水圈是连续不规则的,A错误;图中的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B正确;各大圈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并不是独立存在的,C错误;大气圈、水圈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而岩石圈的能量来源除了太阳辐射还有地球的内能和机械能,D错误。
    答案:8.B 9.C 10.B
    11~12.解析:第1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其中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题意表明,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陆地且深度为10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之中,莫霍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之上为地壳,故B正确;莫霍面之下为地幔,古登堡面之下为地核,都位于地壳之下。故本题排除A、C、D。第12题,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图中,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用时多的a线表示横波走时曲线,用时少的b线表示纵波走时曲线,D正确;图中横坐标向右增大,表示离震中越来越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烈度越来越小,A错;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错;图中越靠近震中,纵波与横波到达时的时间差越小,C错。
    答案:11.B 12.D
    13.解析:第(1)题,由已学知识可知,S为横波,P为纵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地震时先到达地面。第(2)题,震源为地震时地球内部发出地震波的地方,为甲;等震线为烈度相同的点的连线;丙处为山地,地震和降水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第(3)题,据已学知识可知,C为莫霍面;②为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在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1) 横 先 (2) 甲 烈度 滑坡和泥石流
    (3)莫霍 地幔 软流层
    14.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题,图中有大气、生物、水、岩石,涉及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第(2)题,根据课本内容,地震波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重要依据。图示地壳厚度分布不均,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第(3)题,④界面位于地壳以下,为莫霍面,其在大陆部分的平均深度约为33千米。第(4)题,钻探地点应选择在地壳最薄的地方。“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钻井深度近12 000米,根据材料中的深度标注,该钻井能钻探到地幔之中的上地幔内。上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陆地
    (3)莫霍 33千米
    (4)③、地幔、岩石、固态。

    相关试卷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水循环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