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A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418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A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418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A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4418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练习题全套
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A卷
展开这是一份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A卷,共11页。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A卷
考试时间:9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
A.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
C.综合利用石油,合成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跟氧气、水反应,还能跟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以及钠与酒精、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3.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
B.是强氧化剂,并且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C.将和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
D.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4.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有3种分子,4种离子
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C.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D.新制氯水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5.下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的溶液
B.的溶液
C.的KCl溶液
D.的溶液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个分子
B.的质量为1g,它含有约个氢分子
C.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D.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大小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大小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8.向盛适量冷水的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取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水中,下列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现象 | 分析或结论 |
A | 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 | 钠的密度比水小 |
B | 熔成光亮小球 | 反应放热,钠的沸点低 |
C | 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 | 产生的气体不均匀,推动小球四处游动,反应剧烈 |
D | 溶液变红 | 产生了碱性物质: |
9.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含原子数相等
B.气体密度相等
C.气体质量相等
D.摩尔质量相等
10.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分子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28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面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的质量为
B.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一个分子的质量为
D.含个碳原子的的物质的量为1mol
11.下列有关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Fe可在中剧烈燃烧,生成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现红褐色
B.氯气有毒,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多余的氯气可以用饱和NaCl溶液吸收
C.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氯气泄漏,可用浸透肥皂液的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转移
12.质量相同的和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7:16
C.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13.某小组同学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合理的是( )
A.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预测)→比较得出结论,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验,再验证
B.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
C.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实验→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D.实验→分类(预测的化学性质)→观察(得出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
14.有关和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B.鉴别溶液可以用溶液
C.等质量的和分别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时,产生的质量相同
D.可以用加热的方式除去固体中的杂质
15.实验室有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溶液”,下面对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500mL该溶液,可将溶于500mL水中
B.和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
C.将该瓶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两倍,则所得溶液的为
D.从试剂瓶中取出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0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个与_________的质量相等,与_________g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含有的氯化镁是_________mol,质量是_________g,它跟_________g氯化钠含有相同数目的。
(3)与_________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4)8g甲烷是_________mol,约含_________个甲烷分子,_________g碳元素,_________mol氢原子。
17.(10分)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1)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含有______个氢原子。
(2)相同质量的CO和,它们所含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标准状况下,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的体积之比为______。
(3)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含有,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4)若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5)6.72LCO(标准状况)与一定量的恰好完全反应(生成Fe与)后,生成Fe的质量为______g。
(6)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元素A的气态氢化物,在恒温密闭容器中分解为两种气体单质,此时压强增加了75%,则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5分)用的浓配制100mL浓度为的溶液,其操作可分为以下几步:
a.用量筒量取_______mL浓缓缓注入装有约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用约30mL蒸馏水,分成三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每次洗涤液都倒入容量瓶里
c.将稀释后的溶液小心转移至容量瓶中
d.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e.将蒸馏水直接加入容量瓶,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处
f.盖紧瓶塞,振荡,摇匀溶液
g.用_______向容量瓶里逐滴滴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
(1)依次填写上述各步的空白处。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3)该实验中应选择下列哪种规格的容量瓶_______(填字母)。
A.150mL
B.100mL
C.250mL
(4)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
②配制前,容量瓶内壁上有少量蒸馏水
③未进行上述b操作
19.(18分)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及其相关产品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结合氯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氯气贮存、运输不方便,工业上常将氯气转化为漂白粉,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而失效的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由于氯气有毒,所以实验室通常用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新制氯水中含多种微粒并表现不同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使氯水呈浅黄绿色的是__________;能使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__________;能使红色石蕊试纸褪色的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或离子符号)
20.(12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将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加热,可以观察到有淡黄色固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碳酸钠: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后,再不断通入,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过滤得到晶体和含氯化铵的溶液。该过程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加热得到纯碱,实验室进行此操作的装置可以是__________(填字母)。
(4)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①解释溶液变红的原因:_______;依据实验现象推测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
②加入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故A错误;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故B错误;综合利用石油,合成优良人造纤维,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C正确;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是信息科学的研究范畴,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研究金属钠跟氧气、水等无机物反应,跟酒精等有机物反应,用到的是实验法,故A不符合题意;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实验现象,用到的是观察法,故B不符合题意;没有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故C符合题意;研究金属钠跟酒精、水反应的异同点,用到的是比较法,故D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Na的化学性质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不能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单质,A错误;具有强氧化性,其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故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将和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都生成,C正确;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D错误。
4.答案:A
解析:氯水中含有水分子、次氯酸分子、氯气分子、氢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故A正确;新制的氯水中有次氯酸,在光照的条件下分解生成HCl和氧气,故B错误;新制氯水中含有,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C错误;新制氯水中有次氯酸,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
5.答案:A
解析: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中,故A符合题意;的溶液中,故B不符合题意;的KCl溶液中,故C不符合题意;的溶液中,故D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还可以由原子或离子组成,故A错误;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1mol氢气的质量为2g,含有约个氢气分子,故B错误;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故C错误;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都约为,故D正确。
7.答案:B
解析: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近似相等,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其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数目的多少, A错误,B正确;气体摩尔体积是指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不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同,标准状况下约为22.4L/mol,C错误;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不同条件下体积不同的气体所含分子数可能相等,D错误。
8.答案:C
解析:钠的密度比水小,钠投入水中后浮在水面上,故A不正确;熔成光亮小球,说明钠的熔点低,故B不正确;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不正确
9.答案:A
解析:同温同压时,体积相等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因为瓶内气体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由于和的比例不确定,故两瓶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和摩尔质量也不一定相等。
10.答案:C
解析:的质量为282g,故A错误;摩尔质量以为单位时,和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故B错误;个分子的质量为分子的质量为282g,则1个分子的质量为,故C正确;中含有15molC,个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含有个碳原子的的物质的量为,故D错误。
11.答案:D
解析:Fe可在中剧烈燃烧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于水后溶液呈现黄色,故A错误;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B错误;HCl和通入硝酸银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检验HCl中的,故C错误;氯气能溶于水易被碱性溶液吸收,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应向高处转移,故D正确。
12.答案:D
解析:质量相同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分子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7:16,故A正确;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是17:16,故B正确;氢原子个数之比为,故C正确;原子个数之比为,故D错误。
13.答案:A
解析:探究性质的基本程序是先从色、味、态方面观察二氧化硫,得出的物理性质,然后根据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性质,预测的化学性质,再做实验验证预测,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再分析实验现象并用已知化学知识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所以A符合。
14.答案:D
解析: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故A错误;鉴别溶液,不能用溶液,二者与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故B错误;碳酸钠的摩尔质量大于碳酸氢钠,则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更多,故C错误;受热易分解,生成和,所以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固体中的,故D正确。
15.答案:C
解析:将溶于500m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500mL,即所得溶液的浓度不是,A错误;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B错误;稀释前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稀释前后的物质的量不变,将该瓶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两倍,则所得溶液的为,C正确;溶液具有均一性,从试剂瓶中取出该溶液的一半,所取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D错误。
16.答案:(1)22;64
(2)0.2;19.0;23.4
(3)3
(4)0.5;;6;2
解析:(1),其质量为44g,。中含2mol氧原子,中也含2mol氧原子,的质量为64g。
(2)中含,则,;与0.4 mol NaCl中所含的数目相同,。
(4)含12mol氧原子,与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4),,。
17.答案:(1)5.6;
(2)22:21;2:1
(3)95g/mol;24
(4)
(5)11.2
(6)
解析:(1)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0.25mol甲烷的体积为0.25mol×22.4L/mol=5.6L;0.25mol甲烷中含有氢原子个数为。
(2)相同质量的CO和,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一个CO中含有2个原子,一个中含有3个原子,则相同质量的CO和,它们所含的原子数之比为(11×2):(7×3)=22:21;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和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2:1,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2:1。
(3)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则该氯化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又已知其质量,则该氯化物的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2×35.5=24。
(4)若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该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则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体积为。
(5)标准状况下6.72LCO的物质的量为,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化学方程式可知,0.3molCO与一定量的恰好完全反应可以生成0.2mol Fe,则0.2 mol Fe的质量为0.2mol×56g/mol=11.2g。
(6)设A的单质为,则可将化学方程式写成,反应后压强增加75%,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恒温恒容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有,解得,故化学方程式为。
18.答案:(1)10.0;胶头滴管
(2)dacbegf
(3)B
(4)③
解析:(1)设取浓的体积为,根据稀释定律可得:,,即需用量筒量取10.0mL浓;定容时需用胶头滴管。
(2)操作步骤有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量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故正确的顺序为dacbegf。
(3)配制100mL浓度为的溶液,只能选用100mL的容量瓶,故选B。
(4)①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导致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大;②配制前,容量瓶内壁上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配制无影响,溶液的浓度不变;③未进行题述b操作,即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损失,则溶液浓度偏小。
19.答案:(1);;
(2);
(3);;;
解析:(1)由于氯气贮存、运输不方便,工业上常将氯气转化为漂白粉,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而失效是因为次氯酸钙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于氯气有毒,所以实验室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新制氯水中含多种微粒并表现不同的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氯水中因含有而呈浅黄绿色;氯离子能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褪色。
20.答案:(1)
(2)
(3)AB
(4)①与反应生成了NaOH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②
解析:(1)将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2)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后,再不断通入,一段时间后,得到晶体和含氯化铵的溶液,该过程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不稳定,加热后易发生分解;由于反应中有水生成,故不能用装置C;D装置用来蒸发结晶,故D不适用。
(4)①与反应生了氢氧化钠,所以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过氧化氢生成,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②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