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工程问题)教学设计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370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展开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工程问题
课型:新课 计划课时:1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习分析题意,找出“相等关系”;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工程问题”.
3.五步: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列方程-- --④解方程---⑤检验作答
一、情景引入
以学生熟悉的,近期学校举行的,践行魏书生教育思想-----大课间展示活动中的施工场地引入新课,问题1.为美化校园,绿化校道。我校大课间训练场地中,有一块荒地需要进行绿化建设。现有两个施工队,若由甲队独做需要24小时完成,若由乙队独做需要12小时完成.
(1) 甲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
乙的工作效率是 _______________ ,
甲、乙合做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________。
引出工程问题相关公式:
(1)工作效率 = _______________
(2)工作量 = _______________
(3)工作时间= _______________
(4)在总工作量没有说明具体大小时,我们常常把总工作量当做_______________
问题1.为美化校园,绿化校道。我校大课间训练场地中,有一块荒地需要进行绿化建设。现有两个施工队,若由甲队独做需要24小时完成,若由乙队独做需要12小时完成.
(2)若由甲队先做6小时,乙队再加入一起合作完成了这项工作,问两人一起合作了多长时间?
尝试解决:
1. 分析:本题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
2. 解:设两人合作的时间是x小时,依题意得: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探究(P100 例2)
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思考:每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是多少?完成这项工作(整理图书)分为几个过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思考:方程还有其他的列法吗?
分析:整理图书分成____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x人一共整理了____小时完成的工作量。
即:
第二部分:增加的2人整理了____小时完成的工作量。
即:
可得方程:
三、检测练习
四、随堂巩固(设计一个小游戏,通过选择小福袋的方式引出随堂练习)
1、一项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若乙先做2小时,然后由甲、乙合做,问还需几小时完成?
2、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丙单独做15小时完成,若先由甲、丙合做5小时,然后由甲、乙合做,问共需多少小时完成?
3、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6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如果先由甲队做4天,然后两队合作,问再做几天后可完成工程的六分之五?
五、课堂小结
-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一般步骤是?
- 工程问题相关公式有哪些?
六、能力提升
甲步行从A地到B地需要10小时,乙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需要5小时请完成如下表格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 | 乙 | 甲 | 乙 |
路程(km) | 100 | 100 | 200 | 200 | a | a | 1 | 1 |
时间(h) |
|
|
|
|
|
|
|
|
速度(km/h) |
|
|
|
|
|
|
|
|
若甲、乙两人相向而行经过多久他们相遇 |
|
|
|
|
七、布置作业(课本:1、P101 练习2 2、P106习题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优质第1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优质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展示反馈,讲解整理,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