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2* 梦回繁华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课内基础练习
1.下列选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 )
A.汴梁(biàn) 拓展(tuò) 题跋(bá)
B.擅长(shàn) 跋涉(bá) 竹篙(gā)
C.檀(tán) 田畴(chóu) 冗长(chén)
D.岔道(chà) 遒劲(qiú) 城郭(guō)
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初春的寒冷。( )
(2)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
(3)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18公里左右。
C.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视点摄取对象。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有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 ⑤⑥⑦①④③②B. ④⑥⑦①③②⑤
C. ④①⑦⑥⑤③②D. ⑤⑦⑥①②③④
阅读课文,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
6.赏析下列句子。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2)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里送炭的毛驴驼队。
【答案】
1.C (冗长rǒng )
2.(1)春寒料峭 (2)摩肩接踵 (3)络绎不绝
3.D (A项中的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主语。B项中,“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C项中,“避免不再发生”指的是“一定让它发生”,属双重否定使用不当。)
4.A [此题运用排除法,⑤为总起性语句,应排在最先,排除B、C两项。 = 6 \* GB3 ⑥与 = 7 \* GB3 ⑦的排序根据①可得:⑥(“深思”)在前,⑦(“遐想”)在后,即可得到答案是A项。]
5.B (画中巍峨的城楼及城门内外繁华热闹的景象,并不是这幅图最高潮的地方。)
6.(1)列举一系列的数字,体现了说明的真实性,又从另一侧面写出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场面的宏大。
(2)环境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
一、 单选题
1. 给下列各句画线字注音或画线处填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②墙上_______________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_______________竹子或几棵芭蕉。
③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面。
A.zài 蔓延 杆 jìng
B.zǎi 漫延 杆 jìn
C.zǎi 蔓延 竿 jìng
D.zǎi 漫延 竿 jìn
2.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D.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
3.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⑤①②③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目前,城市免费WiFi“智慧桂林”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C.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是因为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D.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使同学们的阅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5. 下列课文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梦回繁华》是毛宁写的一篇介绍我国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文章首先介绍了画作的作者及其创作动机,然后交代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
B.选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的文艺性说明文《蝉》,把蝉写得活灵活现,对蝉的地穴的观察和研究是按照从洞穴到地表,再由地表到地下的顺序来写的。
C.《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课文主体部分是具体描绘,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出春、夏秋和冬季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D.桥梁专家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一篇典型的事物性说明文。
二、 填空题
6.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________
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________
③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________
④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等,无有不符。________
7.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部的侵略。________
(2)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________
(3)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________
(4)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________。
三、 综合读写
8. 某班以“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21年6月10日是我国第16个“文化遗产日”,请你来设计一则公益宣传标语。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
近日,有网友爆料,国家文物局向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函,要求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根据网友提供的图片,这封《关于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函》中提到,上述日本拍卖公司原计划于10月29日至31日在日本东京举办“横滨国际2016秋季五周年拍卖会”,拍卖一批从中国非法劫掠的文物。
国家文物局要求该拍卖公司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停止拍卖这些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并将对有关文物保留追索权利。此前,横滨国际拍卖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确实收到了相关文件,调查后最终决定撤拍,将拍品返还给了委托人。
(3)如图是中国“文化遗产日”图标,请说明该图标的内容。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1.C 2.C 3.B 4.C 5.D 6.①列数字,②举例子、作比较,③打比方,④引资料
7.内忧外患 长途跋涉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8.(1)示例: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2)示例:国家文物局首次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3)示例:该图标整体呈圆形,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面的圆环部分包含“中国文化遗产”的中文及英文书写。里面的圆中是四只神鸟围绕太阳变成的火球飞行,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突出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韵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梦回繁华
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作品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②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
(1)下列有关选段的结构内容概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总写《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卷的特点及内容。
B.第②段分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画面内容,突出其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C.第①段与第②段结构上是递进关系,第②段描绘《清明上河图》更进一层。
D.《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北宋时期的经济写照。
(2)下列有关选段说明性文本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第②段主要采用了摹状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从第②段的关键词看,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而不是逻辑顺序。
D.选段的说明语言大多采用了生动说明,使说明对象形象有韵味。
(3)选段第①段和《中国石拱桥》第一段相比,你一定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请你简要概括出三点。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中国石拱桥》
【答案】(1)C (2)A (3)①都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或:比喻的修辞手法);
②都是总体概括说明(总说句);③都明确指出说明对象;
二、课外拓展练习
中国画的骄傲——《清明上河图》
黎孟德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节这一天人们的生活场景,内容繁而不杂,场面多而不乱,无论状物写人,都合情合理。
画卷以萧疏的郊外为开端,一片春风和煦的田园景色。农夫在田间耕作,两个商贩赶着驮炭的驴群姗姗而来,一列行旅,有车骑仆从,正匆匆向城里进发,轿顶上插满了杨柳,一看就知是城里富贵人家扫墓而来。作者在此巧妙地交代了时间、风俗,展开了序幕。
画面渐进,路边酒肆、茶摊渐多起来,汴河也繁忙起来。沿河有许多粮仓,靠岸的船只,搭着跑板在卸货。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接近船帮,而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河心一艘大船,尾部有八名船夫合力摇桨:河对岸,五名纤夫在拉着船艰难前行。
画卷再展,一片宏伟木质拱桥宛如飞虹,横跨河面,以拱桥为中心形成了全图的高潮。一艘大船逆流而上,将要过桥,它高高的桅杆却被桥头挡住了。船上的人有的七手八脚忙着收杆,有的奋力划桨,有的用蒿竿撑住桥洞顶端。桥上岸边挤满了热心观众,帮着出主意。桥的另一边又有一只船迎面驶来,船夫们都站在船尾焦急张望,为双方能否顺利过桥捏一把汗。围绕这一紧急事件,作者远近照应,将这一复杂场面处理得合理有序又扣人心弦。
桥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两岸挤满摊贩,店铺林立,百业兴旺。两商贩在街心争夺顾客,而那位顾客则左顾右盼,身子朝右,头却向左望,不知所从。桥上一官员骑马过桥与一小轿相遇,双方奴仆各不相让,旁边有人在看热闹。桥上下来一辆驴车,载满货物的车子惯性下冲,车夫弯腰拱背,奋力抵住:而驴子则松了一把力,摇头晃脑,漫不经心,缆绳也晃悠着,观者注意到此,多会心一笑。临河的茶肆中,茶客们或房间闲谈,或临窗眺望,好不闲适。
画的前头是巍峨的城门横断画面,这在绘画创作中是很忌讳的,安排不当就会使画面出现割裂。但见城门前后左右广植树木,使高大的城门不显单调,最妙的是用正在进城的骆驼商队衔接城内外,过渡自然。进城后,画面节奏放缓,城内道路纵横交叉,沿街店铺鳞次栉比,人物举止从容舒缓,或结伴而行,或揖让为礼,有官绅士兵、和尚乞丐、说书卖艺人……城里有官府宅第,有酒楼当铺,铺面上的招牌显示出各行各业:“香”、“孙羊店”等,一派繁荣有序的都市景象!
《清明上河图》运用中国传统“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卷中。远近人物,几笔勾勒就神情兼具,大有城楼房屋,小见铺内刀剪,无不刻画清晰,而又不给人比例失调之感,如此头绪众多、人物繁杂而无一处败笔,真可让人叹为观止!
这幅生动地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风貌的风俗画,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绘画的骄傲。
(选自《读懂中国》,有删改)
(1)下面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通过描绘城里富贵人家扫墓归来的情景,巧妙地交代了时间和当地的风俗习惯。
B.画中巍峨的城楼以及城门内外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构成了整幅画的最高潮部分。
C.画中景物,大到城楼,小到刀剪,都刻画得精细清晰,比例协调,无一处败笔。
D.用“散点透视”法,将几十里风光人情尽收画卷,形象展现了北宋的生活风貌。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
(1)B (2)作者是按照画面展开的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这样介绍条理清楚,能够清晰全面的再现《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宛若图画就在眼前。
还记得雨的味道吗?
①在一个炎热的日子里,你呆在门窗紧闭的房间内,觉得闷热难耐。此时你懒洋洋地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见天边有厚厚的灰色云层翻滚而来。突然,豆大的雨滴开始扑打地面,冒着热气的地面渐渐被雨水冷却。你打开窗户,一股味道扑鼻而来。
②“啊,这是雨水的芬芳!”也许有人会不禁发出感叹,甚至有孩子会尝试品尝这些雨水。但科学告诉我们,雨水是没有味道的,这种味道实际上是混合了细菌、植物,也许还有闪电等作用的结果。
③雨的一部分“味道”实际上是雨水和土壤中细菌作用的结果。当湿润的雨水到达干旱的土壤时,雨水会发生喷溅,并射出气溶胶形式的微小颗粒。而土壤中的放射杆菌等细菌会产生一种叫土臭素的产物。它是一种醇类分子,通常带有土腥味,是一种挥发性物质。雨水的微小颗粒就像一个个小袋子,包裹着土壤中的土臭素,形成类似气泡的结构。这些气泡被风带到空气中,然后再释放出里头的土臭素。除此之外,土臭素也可以通过挥发进入人的鼻腔。曾有一位土壤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它闻上去像是麝香,当你在花园翻地时,也会闻到这种味道。”
④这种独特气味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植物在干旱时期分泌的混合物。据推测,当植物经历干旱时,为了争夺稀缺的水资源,会产生这种可以抑制种子萌发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会结合干燥岩石和土壤中的化合物,一同释放到空气中。
⑤如果在降雨时雷电交加,可能还会再混进一种独特的味道:臭氧散发出的强烈而带有特殊臭味的气味,臭氧和氧气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结构形态不同的单质。当闪电发生,闪电中的电荷会将大气中的氧分解成独立的原子。一部分原子和同样被闪电分解成独立原子的氮原子重新结合,形成一氧化氮,并接着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另一部分氧原子可能直接发生结合,可能会形成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也就是臭氧(比氧重,也被称为超氧)。臭氧在气流的作用下可以从高空下降到低处,我们也就可以闻到它特殊的味道了。
⑥解释完这种独特味道的具体组成,也许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雨水的“味道”很好闻?这可能归因于我们的祖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世界各地的人类都需要吃东西,而下雨往往意味着食物要比干旱时更加充足。因此,雨水意味着祖先们可以吃到丰富而美味的食物,所以祖先们喜欢下雨,也喜欢雨水的“味道”。如果这个假设真的成立,那么雨水不单单是水,它也是一种文化印记。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雨的芬芳的“味道”实际上是雨水和土壤中细菌作用的结果。
B.土臭素是一种醇类分子,通常带有土腥味,是一种挥发性物质。
C.第⑤段画线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强调“同素异形体”的特殊含义。
D.我们之所以觉得雨水的“味道”很好闻,必须归因于我们的祖先。
(2)雨为什么会散发出“味道”?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3)文章题目为“还记得雨的味道吗?”你觉得恰切吗?为什么?
【答案】
(1)B
(2)雨的“味道”混合了细菌、植物,也许还有闪电等作用的结果。雨的一部分“味道”实际上是雨水和土壤中细菌作用的结果,还有一部分来自于植物在干旱时期分泌的混合物,在降雨时雷电交加,可能还会再混进臭氧散发出的强烈而带有特殊臭味的气味。
(3)示例一:我觉得不适切。本文说明的对象是“雨的味道”,主要介绍了“雨的味道”形成的原因。文题“还记得雨的味道吗?”强调的是“记得”与否,与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不匹配。
示例二:我觉得适切。文题“还记得雨的味道吗?”先以问句形式唤起人们对“雨的味道”的感性体验,下文再就“雨的味道”形成的原因进行理性说明,如此安排较符合认知的规律,也可以引发读者兴趣。
三、中考提优练习
(一)
(2016·福建龙岩)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形神兼备中国画
①中国画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绘画发展史上,画家辈出,名作荟萃,在世界美术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②中国画有整套独特的表现手法,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着力于意境的表现,要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画的颜料由天然的植物或矿物制成。画作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因常用朱红色和青色,所以又称为“丹青”。
③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④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从传世的人物画作中,后人可以一窥中国古代帝王将相的面容,还能看到仕女图表现的宫廷生活和风俗画中展现的市井百态等。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相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⑤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现为主要对象的画作。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山水蕴含着天地宇宙间无穷的奥妙,由此形成了独到的山水观。中国的山水画常常运用散点透视法,利用远近、高低的对比,营造出江山万里、山谷深邃的立体效果,极具空间感。例如宋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这是一幅恢宏壮丽、色彩斑斓的巨幅山水作品,画卷长11.915米、高0.515米,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此画以略带俯视的角度横向展开全景式的大山大水,呈现出一派万象皆容的场景。画卷采用散点透视法,远近距离分明,空间层次清晰。在色彩表现上,该画以色调浓重的矿物颜料绘成,较同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他青绿山水画作都要鲜艳。全画除青绿主色外,还以赭石来渲染山脚、天色,并以笔墨线条皴染山石,使山峰的立体感和明暗效果格外鲜明生动。元代书法家、鉴赏家溥光和尚在此画题跋中称其“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也”。
⑥花鸟画主要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为题材。花鸟画表现的是边、角、点的小景,注重笔情墨趣。中国花鸟画并不只是纯粹的写生,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的关系,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所以,中国花鸟画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例如南宋赵孟坚的《春兰图》,描绘了两株生于杂草丛间的幽兰,摇曳多姿,舒展飘逸。兰叶、花瓣均以淡墨一笔绘出,笔法潇洒灵动、柔中带刚,画面旷淡清幽、意蕴无穷。画中左方题诗一首,以兰喻人。全图诗、书、画、印完美结合,表现了画家洁身自好、清高脱俗的追求。
⑦中国画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的生活风貌,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状态。三者的结合,构成了中国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整体认识。画家们在创作时会自觉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对哲学思考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艺术的真谛。
⑧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中国画有壁画、屏风、卷轴、册页、扇面等多种画幅形式,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潢画幅,给人带来更多的审美感受。
⑨领略中国画的魅力,不仅要欣赏画面,还要从古人的妙笔中感受他们的性情与哲思。
(节选自《中国画》,有删改)
(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中国画按照题材主要分为A 人物画 、B 山水画 、C 花鸟画 三类。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请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中国画主要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水墨为主体色,也常用朱红色和青色,又称为“丹青”。
B.宋代《千里江山图》是一幅巨幅山水作品,画幅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
C.中国花鸟画注重笔情墨趣,重视形似但不拘泥于形似,更崇尚意境与情趣。
D.选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地介绍了中国画。
(4)请根据选文信息,说说下面的《梅花》扇面中,除了画以外,还可以增添哪些中国画的元素?请简要说明增添的理由。
【分析】这篇文章第1﹣2段介绍了中国画的独特表现手法,第3﹣6段分类介绍了中国画的特点,第7﹣9段介绍了中国画的哲学思想和综合性艺术的特点。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可仔细读文,从第3﹣6段可知,中国画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
(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由画线句“例如”可知,这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它附近的上下文中,它的前一句“这些画作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就是举例子要说明的特征。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ACD.正确。B.有误,原文是“画幅几乎是同时期《清明上河图》的两倍”,“几乎”的运用使语言表达更准确。故选:B。
(4)本题考查拓展应用能力。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此题可根据第8段“中国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将诗、书、印等元素与画结合,这些元素丰富了画面的内容,提升了图画的境界”给扇面添加诗、印等内容。
答案:
(1)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2)画线句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
(3)B
(4)示例一:可以增添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诗句与梅花相得益彰,不仅提高了扇面的观赏性,且以梅喻人,还体现出人的精神追求。再盖上印章,将诗、书、画、印结合起来,可以丰富画面的内容,提升图画的境界。
示例二:可以增添“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并盖上印章。这句诗能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诗与画融为一体,突显出人的高洁品格。题诗盖印,使画面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点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假设等。
(二)
1.(广西崇左市)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蓬蒿(gā) 亵渎(dú) 静谧(mì) 镂空(lóu)
B.污秽(huì) 狩猎(shòu) 狡黠(jié) 殷红(yīn)
C.怂恿(sǒng) 归省(shěng) 荣膺(yīng) 决眦(zhì)
D.黄晕(yùn) 陨落(yǔn) 酬和(hè) 确凿(zá)
2.(广西贺州市)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B.贺州客家围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众多游客,我们不得不叹服建造者的别具匠心。
C.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的爱国情怀会油然而生。
D.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3.(广东省)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近发生在马里北部加奥地区联合国维和人员营地的恐怖袭击事件,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无比愤怒和谴责。(删去“和谴责”)
B.只要聊起时事要闻,王林经常充当“主播”,原来他每天都看中央13台的“新闻24小时”,难怪对时事这么熟悉。(将“原来”改为“因为”)
C.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他人的帮助,离不开家庭小环境,也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删去“和发展”)
D.凭借《太阳的后裔》爆红的男神宋仲基在与广州粉丝的见面会上表示,会不会再来广州,关键看广州影迷欢迎。(在“欢迎”前加“是否”)
4.(广西南宁市)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答案与解析】
1.D(A项“镂”读“lòu”;B项“黠”读“xiá”;C项“省”读“xǐng”)
2.A 【解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A“说长到短”指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不符合句意。
3.B 【解析】B项,关联词缺失,“只要”与“就”搭配,在“经常”前加“就”,“原来”也是表示原因,并没有错误。
4.A 【解析】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突出悠远自在;“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表现出寂寞和淡然;“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桂花”有馨香,静夜空山显得空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优秀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翻译下列句子,解释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优秀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选项中注音有误的一组,选文最后一段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优秀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意思写词语,把下列的四字短语填写完整,活动二,甘孜)阅读下文,完成1-4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