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简述,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教材同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 表内除法(一)1.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之后安排的一节练习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平均分,知道了平均分有两种情况,初步认识了除法的含义,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对于初次学习除法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能根据平均分的不同情况用除法表示,也能通过操作数出结果,但是对于抽象的除法模型理解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沟通平均分的过程、结果与除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尤其是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准确地把图形表征转化成语言表征或者符号表征。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如下:1.通过多次对比,体会除法含义的本质。首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实情境,在读懂直观图的基础上,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等分和包含);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分法的比较及对除法算式含义的比较,感悟共性与不同,深刻理解除法概念。2.通过多种表征,深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由于平均分的过程(方法)不同,相应的除法算式的含义也就不同。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不仅关注分的结果(每份同样多),同时也关注分的过程(等分和包含),先后安排了根据情境列式、结合算式讲故事以及应用拓展等内容,力求通过多种表征的相互转化,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深刻理解。3.渗透模型思想,打通乘、除法的关联。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并通过一图一式、一图两式的练习,逐步深化对除法模型的理解,进而通过一图多式沟通加法与乘法、减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多种表征之间的转化,进一步深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2.能运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感悟加法与乘法、减法与除法之间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难点 能运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同学们,大家好,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也初步认识了除法。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除法初步认识的练习课。(二)创设情境,深刻理解除法含义1.借助分饼干,复习平均分的等分情况。 (1)情境1:这是兄妹俩亲手制作的美食,一共有几块饼干?他打算怎么分?预设:哥哥想把8块饼干平均分到2个盘子里,求每个盘子放( )块。(2)提问: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哥哥平均分的过程吗?结合算式,你还知道哪些知识?预设1:8÷2=4,表示把8块饼干平均分到2个盘里,每个盘里放4块。预设2:除号前面的“8”叫被除数,表示8块饼干;除号后面的“2”叫除数,表示2个盘子;“4”叫做商,表示每个盘子放4块。(3)小结:通过分饼干,我们发现当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时,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可以用除法来表示。2.借助分蛋挞,复习平均分的包含情况。(1)情境2:看看妹妹是怎么分蛋挞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预设:妹妹想把这8个蛋挞,每2个放一盘,一共放了( )盘。(2)提问:能用算式表示妹妹分蛋挞的过程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因为是每2个放一盘,我就两个两个地圈,一共圈了4份,所以可以分4盘,用算式表示是8÷2=4。(3)小结:通过妹妹分蛋挞,我们发现:当把一些物品按照每几个一份去分时,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也是平均分,也可以用除法来表示。3.体会共性,突出本质,理解除法含义。(出示PPT)(1)引发思考:比较一下两种分法一样吗?有什么相同点?预设1:他们分法不一样,一个是按照平均分成几份来分的;一个是按照几个为一份来分的。预设2: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预设3:虽然都用同一个算式表示,但是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哥哥写的8÷2=4表示把8个物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妹妹写的8÷2=4表示把8个物品按照每2个为一份去分,能分成这样的4份。(2)自主完成学习单第1、2题。(三)联系生活,完善除法模型1.情境3:从图中你能看出哥哥准备了多少颗草莓?他是怎么分的呢?你能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吗?12÷□=□预设1:把12颗草莓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颗,可以用12÷4=3来表示。预设2:有12颗草莓,每盘放3颗,一共可以放4盘,用算式12÷3=4来表示。2.小结:通过分草莓,我们既可以把这12颗草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颗;也可以把这12颗草莓,每3颗装一盘,能装4盘。这两种方法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一幅图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四)多种表征,深化除法含义1.动手操作,深化理解。(1)情境4:出示活动规则:把12颗棋子平均分,根据摆法写出除法算式。(2)分享交流:预设1:有12颗棋子,每堆摆6颗,可以分2堆,用算式表示是12÷6=2。预设2:把12颗棋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颗,用算式表示是12÷2=6。预设3:一共有12颗棋子,如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颗,用算式表示是12÷3=4;如果每份是4颗,可以分成3堆,用算式表示是12÷4=3。评价:看了这几位同学的分法,我们发现虽然是同一幅图,但是由于分法不一样,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算式来表示。(3)小结:通过分棋子,我发现同学们不仅能熟练地进行平均分,还能准确地将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其实,棋子的分法不止这些,这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你能做到把这些棋子平均分,保证每份分得同样多,再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都是可以的 。2.一图多式,感悟联系。分完棋子,妹妹想玩纸工。他们把做好的千纸鹤穿成了漂亮的风铃,你能想到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每串有5只千纸鹤,4串一共是多少只?可以用加法算式5+5+5+5=20,也可以用乘法算式5×4=20表示。预设2:把20只千纸鹤平均分成4串,求每串有几只,用算式表示是20÷4=5。预设3:把20只千纸鹤,每5只穿成一串,求可以穿几串?用除法算式表示是20÷5=4。预设4:一共20只千纸鹤,如果每次拿5只穿成一串,拿几次就可以全部拿完?减法算式是:20-5-5-5-5=0,或者用除法算式20÷5=4来表示。评价:一串小小的风铃,还隐藏着这么多数学问题!由于同学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当然也可以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五)总结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巩固了平均分,还加深了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同时对加法与乘法、减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六)实践活动请你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或除法来解决,把你的发现讲给你的家人或者朋友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自主探究,巩固深化,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简述,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课堂检测,小结,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