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1.5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第4课时教案新版湘教版
展开1.5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法、除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律熟练地运算以及确定运算中的符号。
课前准备
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练习:计算下列各题
(1) (-56)÷(-2)÷(-8) (2) (-3.2)÷0.8÷(-2)
指定两名学生上台做,使学生明确,做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注意每一步中的符号。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入:如何计算 8÷4×3
学生回答(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2、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在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3、做一做:计算
(1) (-10)÷(-5)×(-2) (2) ()×()÷()
引导学生按照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完成上述运算,再思考上述两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引导:有理数除法运算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然后再求几个因式的积。计算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几个因式的绝对值相乘。如
(-10)÷(-5)×(-2)
=(-10)×()×(-2) (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
=-(10××2) (负因数有奇数个,积为负,再把绝对值相乘)
=-4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P40第1、2题
四、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在没有括号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也可以先把除法运算转化成乘法运算,再求几个因式的积。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