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次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1安徽泗县一中高二月考)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心肌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②
D.③中CO2浓度低于④中CO2浓度
2.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液
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两两能够相互转换
C.无机盐离子与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pH有关
D.内环境中含有激素,但不含有酶
3.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
A.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D.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4.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Ⅰ、Ⅱ、Ⅲ、Ⅳ表示相关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丙、丁三种液体构成了内环境
B.②、④分别表示CO2和代谢废物
C.给病人输入质量分数为0.09%的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甲、乙、丙、丁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Ⅰ、Ⅳ系统的作用
5.(2021山东威海高二期末)毛细淋巴管的管壁比毛细血管的管壁薄,通透性高,其一端是盲端,盲端的内皮细胞像鱼鳞一样相互覆盖,形成了只向管内开放的单向活动瓣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B.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血浆
C.淋巴管的管壁通透性变大便于其回收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
D.淋巴管内的单向瓣膜保证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再倒流
6.下图表示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和④可进行物质的双向交换
B.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①→②→③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直接内环境
7.(2021山东高青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 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
B.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生物膜
C.①②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
D.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甲中的液体
8.下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者共同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正常情况下,图中 (填字母)液中的CO2浓度最高。CO2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
。
(2)胰腺组织能产生胰蛋白酶和胰岛素,这两种物质中可以进入血浆的是 。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 (填字母)液内存在着 物质。
能力素养提升练
9.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
C.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共需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
D.镰状细胞贫血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
1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引起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大,使肺泡腔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患者血浆蛋白含量增加
B.该病患者肺微血管内外渗透压基本相同
C.渗入组织液的血浆蛋白可进入淋巴液
D.肺泡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
11.(2021山东聊城一中高三月考)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循环不畅,积累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房水位于眼球内部,属于细胞内液
B.泪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C.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D.利用药物抑制房水的生成是治疗青光眼的根本措施
12.(2021天津学益中学高二期中)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①⑤代表细胞结构,②③④代表液体成分,箭头A、B代表血液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红细胞所携带的O2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O2进入细胞的方式为 。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4)②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H2CO3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 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5)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气体通过 、 等系统才能获得。
参考答案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1.D 解析 人体的内环境主要是由①②③组成的,不包括④,A项错误;②中不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B项错误;心肌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C项错误;CO2由组织细胞产生,扩散进组织液,故③中CO2浓度低于④中CO2浓度,D项正确。
2.C 解析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淋巴液,其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A项错误;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B项错误;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内环境中也含有酶,如溶菌酶,D项错误。
3.C 解析 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项正确;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但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肥胖,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项正确,C项错误;药物或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造成组织水肿,D项正确。
4.C 解析 乙、丙、丁构成了内环境,甲为细胞内液,A项正确;Ⅱ表示呼吸系统,②表示呼出的CO2,Ⅲ表示泌尿系统,④表示随尿排出的代谢废物,B项正确;细胞外液的等渗溶液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而不是0.09%,C项错误;口服药物后,需要经过消化系统吸收,再经过循环系统到达相关的作用部位,因此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Ⅰ、Ⅳ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作用,D项正确。
5.C 解析 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汇集到淋巴管,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脏,参与血液循环,因此,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A项正确;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三者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据此可知,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低于血浆,B项正确;淋巴液是组织液单向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的,因此,淋巴管的管壁通透性变大便于其回收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C项错误;淋巴管内的单向瓣膜保证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不再倒流,淋巴液在淋巴管中流动,最后进入血液循环,D项正确。
6.C 解析 ①~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液,其中③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在①血浆中;组织液可转化为淋巴液,而淋巴液不能转化为组织液。
7.C 解析 CO2是细胞呼吸产生,所以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内,A项错误;氨基酸经过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至少需要经过小肠上皮细胞(2层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膜)、组织细胞膜(1层膜),共要穿过7层生物膜,B项错误;由图可知,①→②表示物质的消化过程,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C项正确;甲中的液体是血浆,属于内环境,D项错误。
8.答案 (1)内环境 D 毛细血管内的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中的CO2浓度 (2)胰岛素 (3)B 缓冲
解析 (1)题图中的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液,三者共同构成内环境。正常情况下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所以正常情况下,图中A、B、C、D四种液体中,D液为细胞内液,其CO2浓度最高。CO2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而毛细血管内的CO2浓度低于胰腺组织细胞,所以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2)胰蛋白酶是外分泌腺分泌的,进入消化道,而胰岛素是激素,可以进入血浆。(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pH明显下降,是因为图中的B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食用酸性物质后,可与缓冲物质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使pH基本不变。
9.C 解析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A项错误;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是通过导管运输的,胰岛素通过甲(血浆)运输到作用部位,B项错误;甲血浆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穿过5层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C项正确;镰状细胞贫血是因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异常,D项错误。
10.C 解析 该病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血浆蛋白的渗出,即该病患者血浆蛋白含量降低,A项错误;由于肺微血管中蛋白质进入组织液,则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肺微血管内外渗透压不同,B项错误;组织液中的成分大部分可回流到血浆,有少部分会进入淋巴液,因此渗入组织液的血浆蛋白可进入淋巴液,C项正确;肺泡细胞是组织细胞,其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D项错误。
11.C 解析 房水是由睫状体突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属于细胞外液,A项错误;泪液是泪腺分泌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B项错误;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的1/200,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则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渗透压的平衡,C项正确;房水的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而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因此应该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来治疗青光眼而不能抑制房水产生,D项错误。
12.答案 (1)③④ (2)6 三 自由扩散 (3)②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4)pH (5)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解析 (1)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即图中的③④。(2)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6层膜(1层红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O2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生成水;O2属于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3)②血浆与③组织液相比,②血浆中含有较多大分子蛋白质,③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4)血浆中的化学组成中有HC、H2CO3等物质,它们对于维持pH的稳定有重要意义。(5)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所需的气体需要通过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是,3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