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公开课教案设计
展开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
课题 | 23.3.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 | 单元 | 23章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九年级 |
教材分析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之后,继续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相似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又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本课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起始课,从知识的系统性看,相似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发展,他们存在着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似三角形是对全等三角形内容的进一步拓广和发展,是学习解直角三角形和圆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可类比三角形全等得到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本节的学习,不仅是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知识的需要,也是学习其他学科有关知识的需要,因此它的地位十分重要。本节课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第一课时,学习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以及它的应用,为学生学习其它判定打下基础 | ||||||
学情分析 | 初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几何学习,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部分学生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现在的学生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自己探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表现自己的才华的机会;更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 | ||||||
学习 目标 | 知识目标:1、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 的探索及证明过程。 2、能应用定理1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解决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 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应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对图形的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通过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类比得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进一步领悟类比的思想方法。 | ||||||
重点 |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以及推导过程,并会用判定方法来证明和计算。 | ||||||
难点 | 判定方法的运用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1、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三个角对应相等,三条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 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各对应角相等,各对应边对应成比例. 如果△ ABC∽ △DEF,那么 ∠A = ∠D,∠B = ∠E,∠C = ∠F.
师:同学们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什么感觉?能否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一样,只用两到三个条件就能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会有那几种情况呢?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板出课题)。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 学生跟着老师的引导回答问题
学生一起回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 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定理,以旧引新,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讲授新课 |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 观察两幅三角尺,如图,其中同样角度(30°和60°,45°和45°)的两个三角尺大小可能不一样,但它们看起来是相似的。一般地,如果两个三角形两组对角相等,它们一定相似吗?
师:同学们带着疑问,我们来继续解决这道题。 作△ ABC和 △DEF,使得∠A=∠D, ∠B=∠E, 这时它们的第三个角满足∠C=∠F吗?分别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边长,计算 , 你有什么发现? 师:把你的结果与邻桌的同学比较,你们的结论一样吗?△ ABC与 △DEF相似吗?
师总结: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1: 已知:如图,在△ ABC和△ A1B1C1中,∠A=∠A1,∠B=∠B1.求证: △ ABC ∽ △ A1B1C1。
例1 如图,在Rt△ABC和Rt△A'B'C'中,∠C与∠C'都是直角,∠A=∠A',求证:△ABC∽△A'B'C'.
师总结:两个直角三角形,若有一对锐角对应相等,则它们相似。 例2 如图,在△ABC中,DE∥BC,EF∥AB,求证:△ADE∽△EFC.
师总结:如果两个三角形三组对应角分别相等,
|
学生思考老师的提问
满足∠C=∠F △ ABC∽ △DEF
不相似
证明: ∵∠C与∠C'=90°, ∠A=∠A', ∴△ABC∽△A'B'C'(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证明: ∵DE∥BC, ∴∠ADE=∠B,∠AED=∠C. ∵EF∥AB, ∴∠EFC=∠B, ∴∠ADE=∠EFC. ∴△ADE∽△EFC(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由学生身边的事物说起,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学生动手探究真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得到的知识点,印象是最深刻的
教师总结性地说明,能让学生梳理混乱的知识点,掌握最明白简洁的知识
学生解决例题,核对答案,提高几何语言的组织能力
|
巩固练习 |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 (2) 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3)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 (4) 有一个角是50°的等腰三角形相似.( ) 2.如图, △ABC∽△AED,∠ADE=80°, ∠A=60°,则∠C等于( ) A.40° B.60° C.80° D.100°
A.3 B.4 C.5 D.6 【拓展提升】 1.下列图形相似吗?若不相似,那么满足什么条件才相似? 2.如图,Rt△ABC中,∠C=90°,AB=10,AC=8. E是AC上一点,AE=5,ED⊥AB,垂足为D.求AD的长. |
|
|
课堂小结 |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组对应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
|
板书
教学反思 | 23.3.2相似三角形判定(1) 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外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AA) 用数学符号表示: ∵ ∠A=∠D, ∠B=∠E ∴ ΔABC ∽ ΔDEF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入手,提出新问题引入新课,再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猜想结论并证明等活动中的体验,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的认识,加深对判定定理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
|
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频率与概率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频率与概率优秀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甘孜州中考,抚顺中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24.1 测量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24.1 测量优质教案及反思,共4页。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用坐标确定位置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1. 用坐标确定位置获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