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节奏的美感教案及反思
展开《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
学会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基本造型元素运用节奏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
【设计理念】
导入环节中通过让学生听节奏感强的音乐跟着一起唱,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达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在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上,转化为对美术作品节奏的鉴赏,这样过度自然,能有助于学生理解。
讲授新课环节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中的节奏,设计了大量的图片和美术作品,我注重美术作品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同学们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使学生树立起美术与生活的相互转化,相互融合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明确美术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在交流探究中让学生欣赏范画能真正去体验,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感受生活和美术作品中节奏的美,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参与,从而来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节奏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作业设计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让学生们用绘画或者剪纸等方法来创作作品,表现节奏的美感。这样的练习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是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仅要求培养孩子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等能力,还要让学生们在学习中体会创造美的乐趣。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小学美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对于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对于线、节奏、韵律、变化等也有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的提高。在本节课中我结合以前所学知识,继续坚持欣赏想象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孩子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继续提高,对节奏的美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运用到作品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什么是美术中的节奏,什么是二方连续,并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和理解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的美感,并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设计和造型能力,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图案设计的乐趣, 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在学生制作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1.体验节奏的美感,分析探究节奏的规律。
2.运用节奏的美感,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
【教学策略】
1.教法:启发法、讨论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欣赏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讨论、启发后,引导到美术中的节奏的美感。
2.学法:观察法、欣赏法、归纳法、实践法
在观察生活中的节奏和欣赏优秀作品时,需要学生在观察、欣赏后,归纳节奏的变化的规律,进而在后面创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所以在学法上我采用以上四种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优秀作品、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音乐
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首歌,那谁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呢?有的说歌曲的旋律好听,有的说歌曲的节奏欢快。原来欢快的节奏使这首歌曲更加富有感染力,那么什么是节奏呢?
【设计意图】播放一段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拍手歌’,让学生共同欣赏,在歌曲的感染下带动学生欢快地跟着节奏打拍子。
2.微课讲授
节奏原本是音乐术语,是指音响的轻重缓急和节拍的强弱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释节奏的概念并引入美术的节奏,然后举例说明线条高低起伏的变化达到从音乐中过度到美术中的节奏。
3.揭示课题
同学们想不想把节奏画出来呢?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了解一下美术的节奏。
【设计意图】用一段音乐导入感受认识什么是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理解节奏
给学生播放非洲的鼓点音乐,让学生感受鼓点的节奏,然后思考:音乐作品中的节奏与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教师出示铁栅栏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用简单的线条概括出图片中的铁栅栏。
试着找一找它们的规律。讨论,通过刚才用线条进行描绘,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图片(建筑物、风景、动物等)让学生找一找图片中的节奏,让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同时自主学习,寻找节奏的美感。
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图案?引导学生分别从建筑、植物、风景中去寻找节奏。引导学生充分投入到寻找生活中有节奏感的事物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印象深刻。
2.交流探究
(1)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的概念,出示单位纹样设计。
(2)欣赏出示的范作和学生作品并指导学生学习连续纹样的主要形式(如散点式、折线式等)和排列的方式(大与小、粗与细、曲与直、疏与密)。
(3)小组讨论:怎样使单位纹样重复不变地出现?
(4)师示范步骤:先构思设计好图形后画出或剪出图形再进行重叠排列。
美术作品中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重复出现,可以产生节奏感。它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教师演示:提示学生可以运用重复或二方连续纹样表现节奏出示范画。)
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
重复排列、交替出现、有节奏感。引导讲解节奏同样是美术作品中重要的构成因素。这些好看的花边是根据哪些事物和现象变化而来的?有太阳月亮的交替出现,植物茎叶的生长,海浪的翻涌,小朋友手拉手排列等。将这些具有节奏感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变化、排列组合,这样就形成了好看的花边。我们还可以表现哪些有节奏感的事物与现象?可以把它们变成美丽的画和漂亮的花边,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在范画赏析环节中,注重美术作品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同学们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使学生树立起美术与生活的相互转化,相互融合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明确美术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3.欣赏提升
生活中关于美术的节奏,如工艺品中的节奏——青花瓷盘(瓷器)。
绘画作品中的节奏,如《绿韵》(日本画)。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盘的花边采用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设计,由于它具有重复、条理及有节奏的形式美,具有很强的韵律感,所以常用于器皿的花边设计上。
民族服饰上的节奏,如贵州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上的花纹。
《绿韵》是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的作品。这幅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表现出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画面中颜色深浅、高矮不同的树使人们觉得画面起伏、生动,构成了画面中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去体验,感受去理解,把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参与,从而来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律动表演等活动来体验、感受节奏。
【作业设计】
1.学生作业
用绘画或剪纸的方法表现节奏感,用绘画的方法创作二方连续图案,表现节奏感。
2.教师巡视辅导,解决突出的问题。
3.展示评价
评价展示小组互评作品,选出优秀的作品展示,并请学生介绍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课后拓展】
我们还可以用电脑美术、剪纸等其他方法表现节奏感。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试着做一做。
【板书设计】
节奏的美感
节奏
韵律
变化
【备课反思】
节奏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通过学习《节奏的美感》这节课,让学生观察、体验美术节奏的特殊美感,并尝试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表现简单的二方连续纹样,培养学生设计和感受美的能力。
教学中,我通过玩音乐节奏游戏、变美术节奏图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听音乐、看图片、作品,结合教师的讲解,从而理解美术节奏的概念,了解各种不同的变化形式。学生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美术节奏的美。所以在进行剪贴、绘画创作时,学生都能较好的表现出自己喜爱的纹样内容和排列组合规律,创作出丰富的二方连续纹样。本节课对美术节奏在生活中的应用上,我引导学生细心的观察和发现,及时的展示和引导,使所学内容能与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
“艺术没有唯一的答案”,每个学生在创作中呈现出来的作品,都体现出他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呈现出他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达出他个人独到的见解。艾斯纳指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做多个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在评价学生的作品的时候,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评价手段,找出他们的优点,对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多多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喜悦的感受,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美术四年级上册第5课 节奏的美感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四年级上册第5课 节奏的美感优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作业要求,巡视辅导,课后小结,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节奏的美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节奏的美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课标内容, 设计理念,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美术第5课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5课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演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