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886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886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886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8861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8861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8861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8861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38861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一等奖课件ppt
展开①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②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更糟。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为什么人类掌握植物生长规律,但并不急于开展种植?为什么作者说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食物来源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
生活方式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女性地位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
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哪些生活特征
2.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
(1)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2)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
中国农耕: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南稻北粟)畜牧: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居民也饲养猪和狗。
美洲农耕: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西亚农耕: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畜牧: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
(3)意义:①生产力: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A.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B.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3)意义:②生活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在小麦生长特别茂盛的地方,猎物和其他食物来源也丰富,于是人类部落逐渐能够放弃四处流浪的生活方式,在某地住上一个季节,甚至就形成永久聚落。一开始,他们可能待上大约4个星期来收获小麦。等到过了一个世代,小麦数量和面积大增,于是他们得待上5个星期,接着就是6个星期、7个星期,最后终于形成永久的村落。在整个中东地区,都能够发现这种定居下来的证据,特别是在黎凡特地区(Levant,指地中海东部沿岸及岛屿)更是常见。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3)意义:③社会分工:A.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B.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C.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使得人口得以较大的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意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地理分布(2)生产特征:灌溉农业发达
(1)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2)土地归属: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租给佃户。(3)社会生活:《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
王室、神庙和贵族官员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农村公社的土地基本上都已成为各家各户的私有地,只有牧场和灌溉系统等尚属公社集体所有,农村公社成员都必须向国王缴纳赋税和服兵役。 ——王斯德《世界通史》
古巴比伦小农经济的特点促使古巴比伦时期耕牛租赁活动的兴起,在实践中古巴比伦人形成了较完备的耕牛租赁契约。在耕牛租赁期间,因承租人个人造成的耕牛损失,由承租人承担,而因不可抗拒力造成的损失,则由出租人承担。——祝晓香、李海峰《从法典与契约看古巴比伦时期的“耕牛租赁”活动》
(1)土地归属: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2)社会生活:形成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产生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
尼罗河与其它河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泛滥带来的往往是严重的灾难, 但尼罗河水的泛滥带来的却不是灾难而是肥沃的土壤和古埃及文明的生机。并且“尼罗河泛滥了几千年, 几千年都没有成灾”。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涨落的规律把一年分成三个季节。……整个法老时期的埃及始终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法老作为最高土地所有者, 常常把部分土地遗传给他的王室人员或子女, 或者奖励给他的臣僚, 或者捐赠给神庙。但是, 全国土地的大部分则分配给广大农民使用, 以保证国家的基本税收来源。——谢振玲《论尼罗河对古代埃及经济的影响》
(1)食物生产: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2)社会生活:
(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葡萄和橄榄,把产品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2)土地归属:在古希腊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3)劳动力来源: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土地所有权与公民的身份确认及政治地位紧密结合在一起。城邦建立在以土地所有权为标志的农业生产基础之上,城邦公民是土地所有者,是战士,是政治上的特权阶级。……在公元前6世纪早期,即梭伦时期,农业生产已经采取比较集约的方式;但是,考古发现,当时并没有出现农庄,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集约式生产主要由奴隶和雇工进行,而并非土地所有者自己生产,所以土地所有者并不居住在自己所属的土地范围内。 ——李尚君《劳作与古希腊社会》
阅读课本,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格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租给佃户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果园、资金、牲畜都可以作为租赁的对象
形成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产生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
铁犁牛耕、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重农抑商、兴修水利、精耕细作
很长时间内实行土地国有制,以家庭为单位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和富人获得越来越多的土地,小农逐渐破产
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公有土地
领导对外交战过程中,军事首领地位上升,权力加强
将战争中的俘虏变成奴隶,出现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
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一个强制机关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教学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图片,课堂导入,问题探究,问题思考,讲授新课,原始农业出现,知识拓展,想一想,3农业出现的影响,图片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图文课件ppt,共1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