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节 生物生存的环境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2.1生物生存的环境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将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以防止损坏盖玻片
B.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作用时,试管应放在37℃温水中保温
C. 在做嫁接实验时,要注意接穗和砧木的韧皮部紧密结合
D.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应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两种环境作对照
-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阴暗和明亮环境中各放10只鼠妇,下面能准确表示阴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 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鼠妇的数量/只 | 光照 | 温度/℃ | 土壤 |
对照组 | 20 | 阴暗 | 25 | 湿润土壤 |
实验组 | 20 | ① | 25 | ② |
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
A. 阴暗、干燥土壤 B. 阴暗、湿润土壤 C. 明亮、干燥土壤 D. 明亮、湿润土壤
-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 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 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 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蚯蚓数量 | 光照条件 | 温度 | 土壤 |
20只 | 阴暗 | 适宜 | 一层湿土 |
20只 | 明亮 | 适宜 | 一层干土 |
A. 蚯蚓数量 B. 光照条件 C. 温度 D. 土壤
-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以鼠妇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错误的是( )
A. 每组用一只鼠妇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
B.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应适宜且相同
C. 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的鼠妇应大小相同
D.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实验变量是光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应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小鱼,用高倍镜观察
C.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以维持其正常呼吸
D.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且随机取样
- 小瑞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实验结果是光照处鼠妇数量多于黑暗处。小瑞对实验结果持怀疑态度,想进一步探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实验开始时将鼠妇都置于暗处 B. 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
C. 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D. 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
-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 鼠妇 | 光照 | 温度 | 湿度 |
纸盒左边侧 | 20只 | 明亮 | 15℃ | 适宜 |
纸盒右边侧 | 20只 | 阴暗 | 30℃ | 适宜 |
A. 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 B.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 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 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 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探究霉菌适宜在什么环境下生长。取新鲜馒头烘干后平均分成四等份,置于培养皿中,放置在不同环境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如下表所示。
装置 | 环境 | 菌落数(个) | |||
1天 | 4天 | 7天 | |||
甲 | 滴水 | 室温 | 4 | 16 | 29 |
乙 | 不滴水 | 室温 | 0 | 0 | 2 |
丙 | 不滴水 | 冰箱 | 0 | 0 | 0 |
丁 | 滴水 | 冰箱 | 0 | 4 | 12 |
能说明霉菌生长需要合适温度的是(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甲和丁 D. 丙和丁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喜温,喜透气,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呢?李凡同学就这个问题设计一组对照实验进行探究,他将20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润土之间,每隔2分钟记录干土和湿润土中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表。
统计次数 | 湿润土中蚯蚓数量(条) | 干土中蚯蚓数量(条) |
1 | 4 | 4 |
2 | 5 | 4 |
3 | 7 | 3 |
4 | 9 | 3 |
5 | 10 | 2 |
6 | 12 | 2 |
7 | 16 | 1 |
8 | 18 | 1 |
9 | 19 | 0 |
10 | 20 | 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帮李凡同学作出合理的假设:______。
(2)该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因素是:______。
(3)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 ______土壤环境中。
(4)除了土壤湿度影响蚯蚓外,还有许多其他非生物因素影响蚯蚓生活,请你试说出其中一个例子:______。
(5)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呼吸;蚯蚓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清除部分生活垃圾。这些事例说明生物能 ______环境。
(6)该实验中,蚯蚓能否只用一只,为什么?______。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会发现鼠妇在爬行;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针对以上现象对“光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在本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有______个.
(3)在实验过程中,创设下表中A______和阴暗两种环境的目的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若将10只鼠妇放入装有潮湿土壤的铁盘中央,进行对照实验,重复5次,每次都经过2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如下: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A | 0只 | 1只 | 2只 | 0只 | 2只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计算五次数据的______值.
(5)实验完毕后将怎样处理鼠妇?______.
- 鼠妇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如图一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方案;非洲沙漠的蝗虫常常带来蝗灾,如图二表示蝗虫所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______两种环境,以便作对照。
(3)实验装置中放入2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这样计算的原因是 ______。
(4)图二中蝗虫与鼠的关系是 ______,蝗虫聚集成团会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生态危机,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5)调查发现,由于浇水不当,使稻田中含有某种难分解的有毒物质,经检测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后发现猫头鹰体内该物质含量最高,说明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______不断积累。
(6)与利用杀虫剂治理蝗虫相比,利用鸭子消灭蝗虫是一种更好的选择。用鸭子灭蝗的优势是 ______。(答出1条就可以)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盖上,其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A错误;
B、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环境,应将试管放在37℃的水中,因为37℃是消化酶发挥作用最适宜的温度,利于淀粉的分解,B正确;
C、“嫁接”实验时,要注意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而不是韧皮部紧密结合,C错误;
D、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应设置明亮潮湿和阴暗潮湿作对照,而不是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作对照,D错误。
故选:B。
(1)在制作临时装片是盖盖玻片一步很重要,要不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与细胞重叠不易观察。其正确操作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缓缓的盖下时使水充满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不留气泡。
(2)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人们根据淀粉的这一特性来鉴定淀粉的存在。
(3)嫁接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盖盖玻片的方法和目的。
2.【答案】D
【解析】解: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中。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在阴暗和明亮环境中各放10只鼠妇。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先增多,后趋于稳定。因此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
故选:D。
在设计探究式,常用到对照实验,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还要注意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收图表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3.【答案】D
【解析】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小强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土壤干湿度等。因此表中实验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明亮、湿润土壤。
故选:D。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4.【答案】C
【解析】据题图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A错误。为了减少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该挑选多只鼠妇做实验,B错误。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C正确。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要多做几次实验,D错误。
5.【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此题要探究的问题是“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所进行的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应该完全相同,所以应把土壤条件修改成相同且适宜的,即湿土。
6.【答案】A
【解析】解:A、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用一只鼠妇进行一次实验,这样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A错误;
B、实验组和对照组除光照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如水温、水质及饵料等条件应一致,B正确;
C、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装置给鼠妇提供除光照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鼠妇应大小相同,C正确;
D、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D正确。
故选:A。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7.【答案】B
【解析】解:A、在科学实验中,当实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时,必须控制好变量.实验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其他因素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光照,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所以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A正确。
B、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因此应选取尾鳍色素较少的活小鱼作为观察材料,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宽且亮,B错误。
C、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蚯蚓正常的呼吸,C正确。
D、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D正确。
故选:B。
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
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8.【答案】A
【解析】解:A、实验开始时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A错误;
B、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在铁盘内放上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检查是否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B正确;
C、计算出各组第10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再计算出各组实验的平均值,目的是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C正确;
D、对于实验中出现的不正常的情况,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D正确。
故选:A。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9.【答案】C
【解析】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过程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的数量、湿度、光照等都相同,因此对其修改正确的是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故选:C。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0.【答案】C
【解析】甲和乙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甲和丙的变量不唯一,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甲和丁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变量是温度, 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丙和丁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11.【答案】蚯蚓喜欢(或不喜欢)湿润的土壤 土壤湿度 湿润 阳光、空气 影响 不能。如果只用一只蚯蚓,容易造成实验的偶然性和实验误差,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解析】解:(1)根据提出的问题: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呢?做出假设:蚯蚓喜欢(或不喜欢)湿润的土壤。
(2)一般进行某种试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试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这种试验为对照试验.该对照试验的变量是土壤湿度。
(3)据表中数据可见:蚯蚓喜欢湿润的土壤。
(4)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空气、水分、温度和土壤等。除了土壤湿度影响蚯蚓外,光、空气等也会影响蚯蚓的生活。
(5)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植物的呼吸;蚯蚓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清楚部分生活垃圾.说明蚯蚓能影响环境。
(6)只用一只蚯蚓做实验不行,因为用1只蚯蚓做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蚯蚓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
故答案为:(1)蚯蚓喜欢(或不喜欢)湿润的土壤;
(2)土壤湿度;
(3)湿润;
(4)阳光、空气;
(5)影响;
(6)不能。如果只用一只蚯蚓,容易造成实验的偶然性和实验误差,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科学探究的过程:
第一:提出问题,其实质就是探究什么。
第二:猜想与假设,其实质是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
第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第四: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第五:分析与论证,实质就是对探究的数据进行描述,对探究的现象归纳总结的过程,从而将实验结论升华为物理概念和规律。
第六:评估,就是对探究反思的过程,讨论科学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获得的发现和改进建议等方面内容。
第七:交流与合作。
掌握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探究实验的关键是变量的唯一性。
12.【答案】光照 1 明亮 平均值 将鼠妇放回大自然中
【解析】解:(1)由于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生活的实验,所以提出的问题是:光照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因此在本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有1个.
(3)由于探究的环境因素是光,所以在设计实验时,就要以光照为唯一变量,设置对照组,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就设置了以光为变量的对照组.因此A是明亮环境.
(4)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明亮处的平均值═(0+1+2+0+2)÷5═1(个);阴暗处的平均值═(10+9+8+10+8)÷5═9(个).明亮处少1个,阴暗处多9个.表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减少误差,提高可信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因此应计算五次数据的平均值.
(5)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
(1)光照;
(2)1;
(3)明亮;
(4)平均值;
(5)将鼠妇放回大自然中.
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具体考查的是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地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在设计探究式,常用到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注意唯一变量即所要探究的条件.
13.【答案】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阴暗和明亮 减少实验误差 竞争 自动调节能力 食物链 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解析】解:(1)图一是探究“光对鼠妇分别的影响”,因此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分别有影响吗?
(2)某班同学设计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这就形成了以光照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其中对照组是阴暗组,实验组是明亮组。
(3)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因此实验装置中放入2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两种环境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4)蝗虫和鼠都以水稻为食,因此两者属于竞争关系。蝗虫聚集成团会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猫头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经检测该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后发现猫头鹰体内该物质含量最高,说明生态系统的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6)利用杀虫剂治理蝗虫严重污染环境,而利用鸭子灭蝗属于生物防治,最大的优点是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故答案为:(1 )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2)阴暗和明亮;(3 )减少实验误差;(4)竞争;自动调节能力;(5)食物链;(6)减少农药的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初中生物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第2章 探索生命第一节 探索生命的器具优秀课后测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7章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1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7章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1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精品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2节 食物网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2节 食物网优秀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