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科版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优秀达标测试
展开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关于科学探究和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科学探究必须独立探索,不能与他人合作
B. 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必须与探究假设相符
C. 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升降
D. 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 如图所示: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 B. C. D.
- 红微藻是一类藻类植物,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藻。若要进一步观察微藻A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 ②向右移动装片 ③向左移动装片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①④ D. ③①④
- 下列实验中,实验材料或操作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实验名称 | 实验材料或操作 | 使用目的 |
A |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 碘液 | 检测是否产生淀粉 |
B |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清水 | 保持细胞正常形态 |
C |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 | 转动转换器 | 调换物镜 |
D | 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 5%的食盐水 | 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
A. A B. B C. C D. D
- 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关图中所示实验器材或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和可以升降镜筒 B. 甲图转换物镜可直接转动
C. 乙图可以证明人呼出了氧气 D. 丙图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清水
- 下列关于“学习使用显微镜”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目镜内看到的圆形光屏,叫做视野
B. 只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
C. 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
D.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表达交流
- 关于“练习使用显微镜”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光时目镜内看到的圆形光屏,叫做视野
B. 只能调节粗准焦螺旋使观察的物像更清晰
C. 科学探究中可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改
D.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设计实验和表达交流
- 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 )
A. 反光镜上有个污点 B. 目镜的放大倍数太大
C. 镜筒离载物台太远 D. 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在不更换目镜的情况下,依次观察到如图甲和图乙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甲的物镜短
B. 要从图甲转换成图乙视野应先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
C. 图甲中出现“A”所示情况的原因是玻片未擦干净
D. 图甲视野中草履虫的纤毛区分度不高,可尝试转换较小光圈进行观察
- 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光线暗时须用的平面对光 B. 使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C. 转动可使物像变得清晰 D. 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 生物课程的学习让同学们获得了生物学基本知识,具有了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了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1)回忆实验课情景,你认为在实验中应具备哪些科学态度?你掌握了哪些实验探究方法?(至少两条2分)
(2)学习了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后,你形成了哪些生物学基本观点?(至少三条3分)
(3)“鱼儿离不开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能很好地体现上述某些生物学基本观点,请用所学知识解释它们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 下列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和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请据如图回答:
(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图甲中[④]______对准通光孔。如果观察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③]______。
(2)图乙是人血涂片视野,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⑤]______,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高于正常值的是[⑥]______,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是 ______(填序号)。
(3)图丙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野,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则[⑧]是 ______。 - 为了研究影响月季的生态因素,七年级某班同学对种植有月季花的某小区进行了调查。
(1)某小区的部分动物名称及所吃的食物如表所示:
动物名称 | 黄刺蛾 | 蚜虫 | 瓢虫 | 食虫鸟 |
所吃的食物 | 月季的叶片 | 月季幼嫩器官的汁液 | 蚜虫 | 蚜虫、瓢虫 |
该小区内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构成了一个 ______ ,从组成成分看,月季属于 ______ ,其中瓢虫和食虫鸟的关系是 ______ 。
(2)调查发现,在夏季烈日下,月季的叶片常有焦灼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光照对月季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处理 | 株高/cm | 茎粗/mm | 花朵直径/cm | 成花率/% |
不遮阳(100%光照) | 54.07 | 11.71 | 7.96 | 62.78 |
轻度遮阳(75%光照) | 62.60 | 12.01 | 7.59 | 59.54 |
中度遮阳(50%光照) | 55.20 | 9.76 | 6.97 | 56.64 |
重度遮阳(25%光照) | 45.97 | 9.37 | 6.07 | 50.16 |
①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遮阳程度的增加,月季的花朵直径和成花率都逐渐 ______ 。
②生活中,株高与茎粗代表月季长势,花朵直径和成花率是评价月季观赏品质的重要指标。据表中信息可知,栽培月季推荐使用 ______ 遮阳处理。
(3)综合(1)和(2)研究可知,影响月季生长的生态因素包括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科学探究中,可以独立探索,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假设只是对探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科学探究得出的结论有时与假设不符;顺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下降,逆时针转动粗、细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上升;故A、B、C均错误。由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时需要转动转换器, D正确。
2.【答案】C
【解析】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观察时,物镜离玻片越远,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故选C。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熟记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由于显微镜成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因此,要将视野左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移动装片,选③;为观察红微藻内部结构,需要更大的放大倍数,因此要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选①;为了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选④。D正确。
故选D。
4.【答案】D
【解析】
【分析】
(1)淀粉遇碘变蓝色;
(2)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保持细胞正常形态。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3)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解答即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生物学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
【解答】
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用碘液检测是否产生淀粉,A正确;
B.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滴加清水,目的是保细胞正常形态,B正确;
C.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转动转换器,调节物镜,C正确;
D.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加5%的食盐水,食盐对于草履虫来说是不利的刺激,草履虫要逃离,D错误。
故选D。
5.【答案】A
【解析】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升降的幅度大;转动细准焦螺旋,镜筒升降的幅度小。转换物镜可直接转动转换器。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丙图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二氧化碳,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解题关键是熟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探究实验的基本过程。
【解答】
显微镜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为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升降镜筒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所得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不一样,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这时要对实验的设置和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多做几次实验,若实验结果仍然与预期的或者与课本知识不一致,此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相关知识提出质疑。
A.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故A正确;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B错误;
C.科学探究中获得的实验数据不能随意进行修改,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故C错误;
D.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题关键是熟练正确操作显微镜,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解答】
A.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故A符合题意;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B不符合题意;
C. 科学探究中实验数据是实际测量出来的,不能修改,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D
【解析】解: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前,对光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看不到明亮的视野会影响后面的观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反光镜没有调节到位;遮光器没有选择合适光圈;可能遮光器遮住了通光孔。与反光镜上污点、放大倍数、镜筒与载物台距离没有关系。
故选:D。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
正确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实验技能。严谨、规范的操作有利于提高实验效率,保护显微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9.【答案】D
【解析】解:A、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乙的放大倍数高于图甲,因此观察图乙所用的物镜比观察图甲的物镜长,A错误;
B、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使视野中左下方的草履虫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B错误;
C、图甲中出现“A”是气泡,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造成的,C错误;
D、图甲视野中草履虫的纤毛区分度不高,需要调暗视野,可尝试转换较小光圈进行观察,D正确。
故选:D。
1、本题考查显微镜的相关使用方法,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2、比较两图可知:图乙的放大倍数高于图甲。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10.【答案】C
【解析】图中结构名称:转换器、物镜、遮光器、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光线暗时须用反光镜的凹面镜,A错误。使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B错误。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变得清晰,C正确。能放大物像的结构是物镜和目镜,D错误。
11.【答案】(1)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团结合作等;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设置对照实验,等等。
(2)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进化的观点;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等生态学观点,等等。
(3)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鱼要适应水生环境而生存,它具有一系列适应水生环境生活的特征:体形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用鳃呼吸;有鳍协助游泳等。鸟具有一系列适应飞行功能的结构特征:体形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骨骼轻、薄、坚固,有气囊辅助肺呼吸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及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掌握常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明确生物体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1)在科学探究中,尤其是在实验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测量和资料分析,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2)①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如:鸟类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两翼展开,面积很大,能够扇动空气而飞翔。②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如:仙人掌的叶进化为针状,减少了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干旱的沙漠生活。
(3)鱼、鸟不管从外形还是内部结构上,都适合游泳、飞行,体现生物学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鱼类的特征有:体形呈流线型;体表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用鳃呼吸;有鳍协助游泳等。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有龙骨突,骨骼轻、薄、坚固,有气囊辅助肺呼吸等。
12.【答案】物镜 细准焦螺旋 红细胞 白细胞 ⑦ 毛细血管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管的类型和特点相关知识。
图甲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图乙中⑤红细胞,⑥白细胞,⑦血小板;图丙中⑧毛细血管。
【解答】
(1)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图甲中④物镜对准通光孔。如果观察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应调节③细准焦螺旋。
(2)图乙是人血涂片视野,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⑤红细胞;⑥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的作用,因此当人体有炎症时,⑥白细胞的数量将显著增加;⑦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作用。
(3)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⑧毛细血管。
13.【答案】生态系统 生产者 捕食和竞争 减小 轻度 生物因素(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或光照)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该小区内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从其组成成分来看,月季属于生产者,蚜虫、瓢虫和食虫鸟属于消费者。瓢虫和食虫鸟同食蚜虫,属于竞争关系,食虫鸟又吃瓢虫,属于捕食关系。
(2)①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遮阳程度的增加,月季的花朵直径和成花率都逐渐减少。
②据表中信息可知,栽培月季推荐使用轻度遮阳处理,原因是此条件下月季的长势最好,且对月季的观赏品质影响较小。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综合(1)和(2)研究可知,影响月季生长的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或光照)。
故答案为:(1)生态系统;生产者;捕食和竞争;
(2)①减小;②轻度;
(3)生物因素(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或光照)。
2021学年第2节 人体的呼吸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2节 人体的呼吸优秀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7章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1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第7章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第1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精品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2节 食物网优秀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2节 食物网优秀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