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20.1遗传和变异现象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下列生物技术中,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来培育生物新品种无关的是( )
A. 转基因技术 B. 发酵技术 C. 诱变育种 D. 杂交育种
- 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凡是变异都可遗传
B. 将柿树的枝条嫁接到黑枣砧木上,此枝条结出的果实是黑枣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生动描述
D. “克隆羊”和“试管婴儿”都只继承了母体的遗传特征
-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可遗传的变异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可遗传的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个别现象
B. 父母有酒窝,孩子无酒窝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C. 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D. 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变得特别发达,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 小刚和几位同学在探究两个品种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时候,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同一品种的花生大小有差异,说明变异是普通存在的
B. 大花生品种中的小花生只占少数,说明还是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
C. 选小花生品种中的大花生种在地里,一定会结出大花生
D. 两个花生品种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
- 下表是某学习小组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变异”所测得的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
花生品种 | 品种一 | 品种二 | ||||||
长轴长度(毫米) | 22 | 24 | 25 | 28 | 32 | 34 | 36 | 38 |
样品个数 | 2 | 4 | 20 | 4 | 3 | 20 | 5 | 2 |
平均值 | 23.47毫米 | 34.4毫米 |
A. 该小组采用的是抽样检测的实验方法
B. 此实验可提出的问题是: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因为品种不同引起的吗
C. 该实验测量结果可用柱形图表示,也可在坐标纸上绘制曲线图
D. 品种二的花生果实长轴长度的差异一定是由于种植环境不同引起的
- 如图所示,萝卜长在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对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 产生这种差异只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B.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细胞内控制性状的基因不同
C. 萝卜根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 若用地下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在同样环境下种植,根均为白色
- 远离陆地的某海洋小岛风景秀丽,周围海域风大浪急。观察岛上的昆虫时发现,岛上生活着正常翅、无翅和残翅的昆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适应风大浪急的环境,昆虫出现了无翅和残翅的变异
B. 在遗传学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 对于生活在岛上的的昆虫来说,无翅或残翅都是有利变异
D. 海岛的特殊环境对昆虫的翅形起着选择的作用
- 如图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高产抗倒伏小麦品种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产和抗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 B. 杂交后代只表现高产抗倒伏性状
C. 杂交后代出现新品种属于变异现象 D. 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与双亲不同
- 如图是反映滥用抗生素现象的漫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
B. 抗生素会诱导细菌发生变异
C. 细菌发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
D. 服用抗生素不但会杀死体内的有害细菌,也会杀死体内的有益细菌
- 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B. 在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对存在的
C. 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都会遗传
D. 男孩的X染色体是由其母亲遗传下来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 据现有人口现状,为了缓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小东同学的父母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得知消息后,该同学(自然卷发)很高兴,希望爸妈(均是自然直发)再生一个卷发的弟弟或妹妹,他的愿望能实现吗?请分析回答:
(1)父母都是直发,而该同学是卷发,这现象叫 。
(2)若直发和卷发由一对基因控制(用A、a表示),则父母的基因组成均是 。
(3)这对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为自然卷发的概率是 。
(4)人们都说小东长得像妈妈,这是一种 现象。不过,作为男孩子,小东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
- 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根据人类的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不同人种肤色的基 因组成是不同的,但是长期晒太阳的非黑色人种,肤色也会变得较黑。
(1) 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黄色人种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aa)孩子,则这对夫妇肤色的基因组成是 。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是肤色正常的女孩的概率是____。为减少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类肤色的黄色、黑色等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
(3) 这对黄色人种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这种肤色变异一般是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4) 人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____。
-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优秀材料。已知豌豆的高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D、d控制。分析实验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 亲代性状 | 子一代性状 |
杂交实验 | 高茎、高茎 | 高茎、矮茎 |
(1)该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隐性性状个体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2)就该相对性状而言,亲代产生的雌性生殖细胞有______种类型,子一代纯种个体中的性状表现是______。
(3)现有子一代高茎植株一棵,即将形成花芽。欲确定该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请选择下表中操作上最简单的方案并说明理由______。
实验方案 | 操作简介 | |
方案一 | 该高茎植株自交 | 该高茎植株自然生长、自花受粉;收集植株上的所有种子种下,观察子代性状表现 |
方案二 | 该高基植株与dd个体杂交 | 将dd个体的花粉授给去雄的该高茎植株;收集植株上的所有种子种下,观察子代性状表现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难度不大,理解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来培育生物新品种的生物技术是解题关键。
【解答】
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类应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来培育生物新品种,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籼稻9311”品种是通过杂交获得的水稻新品种,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用一定剂量的放射性钴照射小麦的种子,属于用射线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可遗传变异的过程,因此用这种方法培育小麦新品种的过程是属于基因突变;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用普通西瓜在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四倍体西瓜,把四倍体作为母本,普通西瓜为父本,杂交产生三倍体西瓜,它属于染色体变异。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不会改变生物基因组成。
故选:B。
2.【答案】C
【解析】解:A、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A错误
B、将柿树的枝条嫁接到黑枣砧木上,此枝条结出的果实是柿子,B错误
C、“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说明自然界普遍存在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C正确
D、“克隆羊”只保留了提供细胞核一方的性状;“试管婴儿”继承了父亲和母体的遗传特性,D错误
故选:C。
遗传是指子代与亲代的性状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解释。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的特点,解题关键是熟记遗传和变异的特点。
【解答】
A.可遗传的变异在生物界中是一种普遍现象,A错误;
B.父母有酒窝,孩子无酒窝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
C.生物的变异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变异,不可遗传变异是环境引起的变异,C错误;
D.经常锻炼的人肌肉变得特别发达,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B。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探究两种品种花生果实大小变异实验。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变异的原因。
【解答】
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A.同一品种的花生大小有差异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说明变异是普通存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小两个花生品种的差异是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形成的。而小花生品种的大花生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种在地里不一定会结出大花生,故B不符合题意;
C.大花生品种中的小花生只占少数,是环境因素形成的变异,说明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主要还是遗传物质起决定作用,故C符合题意;
D.大小两个花生品种的差异是因遗传物质不同而形成的,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花生品种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基因决定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生物的变异。分析图表及掌握变异的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解答】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A、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果抽取元素的方法是使总体中的元素成分不改,所观测到的数值是互相独立的随机变量,并有着和总体一样的分布,这样的样本是一个简单的随机样本,它是总体的最好代表。而取得简单随机样本的过程叫做简单随机取样,A正确;
B、由题干“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变异”可知探究问题为: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因为品种不同引起的吗?B正确;
C、选择和设计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实验测量结果可用柱形图表示,也可在坐标纸上绘制曲线图,在作图时以果实的长度为横坐标,以个数为纵坐标,进行描点连线。C正确;
D、花生果实长度的变异,有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D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白萝卜裸露在地上部分是绿色,而埋在地下部分白色,是因为在培育的过程中,地下部分没有接受到阳光的照射,没有叶绿素形成。地上部分见光能形成叶绿素,因此是绿色,这一实验验证出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所以这一事实可以说明:①同是萝卜,基因组成相同,但性状表现不一定相同; ②性状的表现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③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若用地下部分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在同样环境下种植,见光部分为绿色,可见ABD错误。
故选:C。
(1)生物的性状既受基因的影响,又受环境的影响。
(2)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7.【答案】A
【解析】解:A.变异是指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是生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是遗传的结果。变异是不定向的,昆虫的这种无翅或者残翅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昆虫为了适应大风的环境,产生了无翅或者残翅的变异,A错误;
B、昆虫的无翅或残翅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
C、无翅或残翅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有利于昆虫的生存,因此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有利变异,C正确;
D、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地面、近地面的低空风相对较小,远地面的高空风力很大,有翅的昆虫飞的高容易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被淘汰;无翅或残翅的昆虫飞的较低不容易被刮到海里而生存下来,能够遗传的是无翅或残翅的变异。刮大风时,有翅的昆虫被风刮到海里淹死而被淘汰。在这里,能够遗传的变异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大风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定向选择作用,D正确。
故选:A。
(1)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淹死,这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这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的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理解掌握生物变异的概念、类型和原因及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高产和抗倒伏是两种性状,而不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
B、将一种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另一种低产抗倒伏的小麦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图中四种类型,如图所示。
,B错误;
C、杂交后代出现高产抗倒伏、低产不抗倒伏的新品种,属于变异现象,C正确;
D、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与双亲相同,D错误。
故选:C。
(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此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在子代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9.【答案】B
【解析】解:A、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超级细菌的产生,正确。
B、细菌的变异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有的,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错误。
C、细菌发生的变异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正确。
D、抗生素在杀死一些病原体的时候,也会杀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正确。
故选:B。
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青霉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就出现了现在所谓的“超级细菌”。
抗生素的滥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抗生素诞生之初曾是杀菌的神奇武器,但细菌也在逐渐进化,出现抗药性,近年来屡屡出现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遗传和变异的有关知识。明确遗传和变异的特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性别决定的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
A.生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A正确;
B.在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是成单存在的,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B错误;
C.生殖细胞是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都会遗传,C正确;
D.男孩的X染色体是由其母亲遗传下来的,Y染色体来自父亲,D正确。
故选B。
11.【答案】(1)变异
(2)Aa
(3)25%
(4)遗传;XY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有关知识,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理解人体的性别决定的基本知识。
【解答】
(1)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因此,父母都是直发,而该同学是卷发,这一现象叫变异。
(2)(3)由题干可知“父母都是直发,而该同学是卷发,”推知:直发是显性性状,卷发是隐性性状;该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即该同学的基因组成是aa,其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Aa。由遗传图解可知,由于父母基因组成都是Aa,所以他们后来再生了一个自然卷发的孩子的几率是1/4。
(4)人们都说小东长得像妈妈,体现了子代与亲代之间相似的现象,这是一种遗传现象。小东是男孩子,故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Y。
故答案为:
(1)变异
(2)Aa
(3)25%
(4)遗传;XY
12.【答案】(1) Aa、Aa;3/8;近亲结婚
(2)相对性状
(3)不可遗传
(4)22条常染色体+X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决定、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及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解答时应该结合遗传图解进行答题。
【解答】
(1)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图1可知: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的概率是75%。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
从图2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女孩的可能性是75%x 50%=37.5%。因此,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黄色人种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aa)孩子,则这对夫妇肤色的基因组成是Aa、Aa。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是肤色正常的女孩的概率是3/8。为减少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肤色是一种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人类肤色的黄色、黑色等,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3)这对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这种肤色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4)人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即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故答案为:
(1) Aa、Aa;3/8;近亲结婚
(2)相对性状
(3)不可遗传
(4)22条常染色体+X
13.【答案】矮茎 dd 两 矮茎 方案一,如果后代全都是高茎则类型是DD,如果后代有矮茎则为Dd
【解析】解:(1)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在子代个体中消失了的亲代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显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说明豌豆的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隐性基因习惯以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对应的显性基因则以相应的大写字母表示,故矮茎的基因是dd。
(2)两株高茎豌豆杂交,遗传图解:
可见亲代能产生含D或d的生殖细胞,子一代纯种个体dd表现为矮茎。
(3)表中的方案一比较合理。若是Dd的话,后代有矮茎,若是DD的话,后代全部是高茎。
故答案为:(1)(1)矮茎;dd
(2)两;矮茎
(3)方案一,如果后代全都是高茎则类型是DD,如果后代有矮茎则为Dd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不能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生物苏教版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生物苏教版第一节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优秀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的生殖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的生殖精品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第5节 遗传与环境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5节 遗传与环境优秀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