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865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 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3865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后,安排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是探讨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自然深入,在以案件资料为线索介绍经典遗传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现代遗传学的新进展。从本章五节的内容组织上看,本章是以基因为线索,步步深入和扩展的,并且还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渗透科学史和科学方法。本章内容很多,而且很抽象,相关的概念很多,但这部分内容与高中衔接紧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学生分析
学生上学期已经学过但有些知识已经遗忘,知识零散或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我的思考
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加之时间紧、任务重,采取结合多媒体课件,以基因为线索,模拟现场破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把抽象的、零散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便于理解记忆,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二、复习目标:
1.扎实掌握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等概念;熟练掌握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性别遗传规律及变异的类型与应用;提高探究、资料分析、识图等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和归纳推理法解决问题。
3.关注生命,激情投入,全力以赴,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复习重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四、教学难点:用遗传图解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及性别遗传过程。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主要实施“互动——探究”教学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教学形式。在全班集体讨论时,往往可能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发言的机会,这就需要通过分组讨论来弥补。分组讨论时,我会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同一层次的与不同层次的分组方式交叉进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防出现讨论不起来或某些学生没有发言等局面,尽可能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全体学生受益。
本课还利用创设出破案情景提供引人入胜的学习材料,采用启发式谈话、自主学习和讨论相结合、直接强化法等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构建有关遗传变异的基本知识,发展观察、分析、表达等能力。
六、课前准备
教师:近年遗传变异的历年考点分值,对应的思维导图,导入案发现场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本章节导学案,利用知识点及推理法来破解案件。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板书设计:
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
一、遗传物质间的关系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代代相传
显性基因——显性性状
基因型 掩盖 表现型
隐性基因——隐性性状
三、性别遗传规律
男:44条+XY——22条+X
体细胞 22条+Y
女:44条+XX——22条+X
四、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改变 教学内容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期望教学效果
一、引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已熟悉本章知识点的联系,那么我们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本节课的案件侦破吗?
视频:法证先锋 片段
倾听、思考,准备调动经验,进入学习。
进入案发现场
通过创设侦探破案情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一)遗传物质的关系
探究一:有利罪证——遗传物质的关系
引导学生讨论并纠正学生叙述中不科学的说法。并就其中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等展示相关图片和补充讲解。
概括出遗传物质间的关系
学习小组内讨论,逐步理解遗传物质间的关系。
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积极参与表达。
创设富有挑战性的的破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
(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探究二:拨开迷雾——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从基因的传递过程的图解提炼信息,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得出基因有显性和隐性的关系
并让学生简要了解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过程和近亲结婚之间的关系
阅读案件资料,观察思考问题,说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正确绘制遗传图解
通过图片增加感性认识,助于理解,并掌握基因的传递规律
(三)人体染色体图
探究三:揭露真相——性别遗传规律及变异的类型
先对男女染色体组的对比分析,从而理解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出不同性染色体特点
让学生驱动自己的学习动机机制,从而在男女染色体图中分析、归纳出性染色体的特点。
(四)XY型性别决定的规律
完成习题,理解性别遗传的本质
小组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熟悉生男生女的基本原理。
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变异的类型
通过补充生活中的变异现象(如变性手术),引导学生分析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学生举例变异现象结合图片观察得出变异现象普遍存在并进一步理解变异为何普遍存在及变异的类型,实践中的应用
帮助理解,完成相关概念间的联系
二、考点分析
分析近三年考点分值及分布
了解本章节考点分布
熟悉考点,有利于课后进行针对性复习
三、概念图
训练
列出本章概念图,并挖空部分概念点
一分钟默写,并进行组间抢答
课前整理思维,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发展
四、练习精讲
课前布置精讲练习题,组织学生交流。
选出5道精讲难题
小组合作对习题精讲分析,为抽答铺垫
五、真题抽答
展示十道中考真题,对学生进行学号抽答
真题训练
针对全班不同层次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养成良好答题习惯。
六、小结
分享本课教师收获,引导学生整理复习课内容,布置作业。
思考并尝试学会总结堂上内容。
情感升华,学会体验、感悟并享受学习的乐趣。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共3页。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课题,板书设计,生物体的性状,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节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